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期接近尾声,我品味着收获的甜蜜,忘却了日常的烦恼;感受着学生的成长,忘记了身心的疲倦。在欣喜和轻松之余,我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我想:学生对我满意吗?学生喜欢我吗?我来到学生中间,跟他们交流,希望通过沟通能够找到答案。可是,有的学生羞于回答,有的学生遮遮掩掩,言不由衷,我心里还是迷迷糊糊的。  相似文献   

2.
陈晓华     
[自我描述]用真名在网络上和家长学生交流,如在雷区行走,如在薄冰上起舞。假如进入另一种境界,则尽享网络的魅力。在教育论坛,以前的学生叫我华哥,后来的学生叫我华叔,如今的学生叫我老大。我女儿羡慕我的学生,我妻了羡慕我学生的家长。学生说:以前我只为自负的自己自豪,如今我为有您这样的班主任而自豪,将来我一定为身处这样的班级而自豪!我相信您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船长……家长说:在我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您伸出有力的手,挽救了我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您的家人以及您的孩子,请您保重身体……家长、学生、网友、朋…  相似文献   

3.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4.
我想,我应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学生。在1993年那一年,我担任我校五年级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我对学生说:每次新课前,大家都要进行自己预习,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下来。没过三周,学生就养成了自己预习的好习惯,我也暗自高兴。一次新课前,我依然是先让学生粗读预习,然后和学生商量:  相似文献   

5.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写日记,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对于写日记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从接手新班以来,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可我发现不少学生敷衍了事,不是照抄范文就是三言两语,有的甚至干脆不写。一开始我以为学生没有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会好一些。我严格要求学生,日记必须写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每天一篇,必须上交。学生虽然按时上交,但内容乱七八糟,个别学生有时三五天都写同一内容,把过去的日记重抄一遍凑数。我真是伤透了脑筋,但又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自己的日记本拿出来让学生看看,给学生树立个榜样,让他…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吾师     
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很得体,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同行称道,学生信服,家长赞许。可今天我才意识到,有时学生让我更懂得教育的艺术,学生比我更像“老师”。  相似文献   

7.
初出茅庐,我便担任初一的班主任,学生的入学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二,真让人叹气。为此,学生一有违规行为,我决不轻饶。在我的“铁腕政策”下,学生对我十分忌惮,碰面时都不敢正视我的眼睛。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心债     
“严格是一种关心与负责,严格是一种敬业与尽职。”这是我开始从教的信条。因此,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从严要求,严格履行我的教育原则。在班上,我从不许学生犯错,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我都会严辞批评,甚至大发雷霆。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严厉,孩子们都很害怕我,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亲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讲心里话。在我出现的地方,孩子们经常望而却步,我也不以为然,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坚信:严师出高徒。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坚信多年的信条。  相似文献   

9.
学生时代,无数次家长会,每次都会让我很紧张,担心老师会不会在大人面前批评我,尽管那时我是所谓的好学生。如今,我已为人师,为人班主任,我该给我的学生们~个什么样的家长会?  相似文献   

10.
试试做学生     
这几天,学生和我商量他们来做老师,我来当学生。虽然有些担心,但看到学生情绪高涨的样子,我还是决定让他们试试。在讲三年级上册“有关0的乘法”时,我只给了学生10分钟的时间。真没想到,他们比我还要厉害!  相似文献   

11.
徐敏 《宣武教育》2004,(10):41-43
我们班学生背地里叫我“小徐”,这是学生毕业时告诉我的。因为我长相“显小”,如果坐在学生中间几乎看不出我是老师。早晨进校门时,值周生很少对我说“老师好!”,大概他们把我当作学生了。  相似文献   

12.
高辉 《青年教师》2005,(12):46-48
我给学生讲过“智子疑邻”的故事。有一年高考作,也曾涉及“智子疑邻”的故事,我给学生辅导时,也讲得头头是道。其实“智子疑邻”的故事也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生活中,不过,怀疑别人的不是“智子”而是我。被怀疑的不是邻里,而是我的学生,说确切些就是我曾怀疑我的一个学生偷了我的手表。多年来,我在许许多多的场合,讲师生间的互相尊重,但是我决不提及那件事情。因为事情的结局证明,是我冤枉了那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开学近两个月了,自我感觉对学生各方面的训练基本到位,对学生的了解也已不少,我便着手进行大面积的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以掌握更为丰富的资料。周二的晨会课上,我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告诉学生许秦:“今天我要到你家家访。”当时我没有在意许秦的反应,因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家访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让我吃惊的是,放学后我准备叫上许秦去家访,他竟然掉下了眼泪。我莫名其妙,有学生悄悄告诉我:“为了您要去家访,许秦今天已哭过好几次了。”虽然我不知其中的原因,但我坚守我的教育宗旨:学生不喜欢的事或对学生不利的事…  相似文献   

14.
学校进行民意调查,要求学生对各科任教师做出评价。我想,我是班主任,平时在学生身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学生应该会给我较高的评价吧。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居然有八位学生对我很有怨气。而且这八位学生都是学习态度很差、需要我平时花更多精力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我在大学里教书,时常感到今天的师生关系和过去又完全不一样,学生并不一定比老师知道的少,因此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定,我在学问上可能不如我的学生,他看的书可能比我多,他的阅历可能比我丰富,但是我的训练比他更严格,我是严格的经受过了基础教育、高等本科教育、高等研究生教育这样一些不同阶段的训练,我知道如何严格地做学问,我可以对我的学生做训练。所以我对我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16.
任何做教师的,都会遭遇学生的不满。当其时,学生私下与教师推心置腹者有之,将积怨藏匿于心者有之,当面顶撞教师者有之,甚至极个别学生会背地里辱骂教师。对教师而言,被学生辱骂确实是尴尬且痛心的事,而我,就不幸被学生辱骂过。那天,我步行上街买东西,我班几个学生在前面走,他们并未留意身后不远处的我,因此谈话也无所顾忌,其中学生甲在谈及我时,语言污秽不堪。当时,我真是怒火万丈,恨不得上前打他的耳光,但理智又使我控制住自己:遇事要沉着冷静,万不可鲁莽,说不定事出有因呢。于是,我继续默默地走在他们后面。学生乙不…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师     
谢凌云 《湖南教育》2004,(19):18-18
一直自以为我这个老师当得很得体,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同行称道,学生信服,家长赞许。可今天我才意识到,有时学生比我更懂得教育的艺术,学生比我更像“老师”。这种感受是从一件小事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不少年轻班主任有类似的描述:刚当班主任时,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宽容他们的错误,注重用爱心感化他们。起初,班里学习劲头很足,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纪律大乱,学生浮躁起来。无奈之下,我开始板起面孔。学生根本不服我,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敢和我顶撞。对于如何进一步严格管理,我束手无策。我感觉上了师爱的当!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那时,我最想做的事情,是让学生喜欢学校生活,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我不停地请教专家、请教教研员、请教我的同行,甚至请教那些英语学得好的学生。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出一个好的方法,帮助我所有的学生能够事  相似文献   

20.
每当教完一届学生,我都会以《我最喜欢的老师》为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以聆听学生的评价.寻找工作中的得与失。也许我是班主任,也许我是语文老师,也许工作还算出色,在以往,“赞扬”我的学生总是不在少数。而这一次,却令我大吃一惊,全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了朱老师——一位“相貌平平”的自然老师。朱老师已年过花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