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佩红 《生物学教学》2005,30(11):47-49
德波洛的“注意滑过”说认为: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事实上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往往将实验过程、步骤、方法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实验的原料、器材一应俱全,学生无需多加思索,按照预设的过程即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预习,作好课前准备实验课前,教师往往忽略了让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首先,每次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课前的准备    1.备与实验有关的理论。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巩固是实验课的目的之一。理论是通过前人多项实验、验证得出的,每一实验结果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教师必须清晰明了。    2.备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就是实验方法、步骤的全部过程。教师能否正确、熟练地掌握,也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因素。教师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操作,不仅训练了技能,还可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作风,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备学生情况。实验前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准备,主要是“教师布置学…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学实验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一步步地模仿操作,或者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就放弃操作过程,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课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实验操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化学课中的很多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通过实验来体现.可以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直接体现高中化学的教学成果,高质量的化学实验课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化学过程,也可以让老师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能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植物压片法是植物细胞学和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性实险操作技能,也是师专生物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率实验技能之一.一般的实验教材只侧重于对操作步骤的介绍,而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末作说明.这样学生对各操作步骤理解不深,只能依葫芦画瓢,致使实验过程中经常出同一些错误,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的好处(1)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验操作考试是让学生独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包含一系列的步骤:思维、动手、观察、总结等。通过这些步骤,检查了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实验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正表现性评价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评价方式,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表现性评价的优越性表现性评价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尤其是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表现性评价能够很好地指导实验过程的展开。表现性评价简要来说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例如实验操作过程、数据分析过程、结论推理过程以及结果论证过程等,评价者会仔细观察学生的具  相似文献   

11.
高玲 《中学理科》2008,(4):125-126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在实验实践中得到的.生物学实验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呢?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过去实验课主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只要方法正确、操作准确、效果明显即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伍建英 《考试周刊》2013,(69):160-160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创新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类型.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实验,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有效巩固的必要途径。 1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开展过程中面临的现状分析 1)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比如就“盐类的水解”这一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来说,为了节省相应的课堂时间,整个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的时间超过了课程时间的一大半,学生则不停在讲台下记着笔记,本来应该参与进去的实验课程最终变成了背诵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模式因其弊端颇多使改革势在必行。一、实验课不能只停在教师讲学生做过去的实验课大多是由教师详细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过程、数据处理及怎样填写实验报告等等 ,学生严格按照教师设置好的程序去做实验 ,这样固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得出理想的结论。但它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创新能力。结果在实验中一旦出现错误的结论便手足无措 ,使学生对实验失去了信心 ,使实验课效果极差。鉴于上述弊端 ,我们对实验…  相似文献   

15.
实验题是历年高考题中的重难点题,根据考试大纲对生物实验题的考查目标与要求,教师在实验的复习教学中一定要设法使学生熟悉各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重视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掌握实验的原理及运用,懂得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程序、实验结果,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升华为具备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三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学实验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轻松、高效的极好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极好途径。当前,高三的实验教学复习中“背实验,做实验题”的现象仍是普遍存在的,这与高考生物学实验题注重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能力考查是极不适应的。因此,本人几年来,在兼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备考实际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新课程十分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教材旨在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使新教材成为落实新理念的载体.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评价实验过程及结果,很好地体现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倪亚清 《物理教师》2008,29(3):13-14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使物理创新式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活、乐、动”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所谓设计性实验试题,通常是指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实验目的和器材,运用所学的实验方法、技能,通过创造性思维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实验步骤,并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题.它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学过的实验知识、方法、技能,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能有效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迁移和应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思维能力.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在于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将原理变成实际可行的操作过程.教学中突破设计性实验这一难点既有物理规律可依,也有思维方法可循.  相似文献   

20.
讲解一个新的实验,要让学生明确实验题目,了解实验内容,掌握实验原理,对于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及试剂要心中有数,并讲清试剂及公用仪器的摆放位置,要求学生用完之后及时放回原位。实验步骤是一个实验的重要部分,讲解要仔细认真,让学生搞懂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对于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操作内容,要特别提出并反复强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是一个实验的核心内容,要求数据记录及时、准确、真实,要告诉学生不能作假。数据处理要求方法正确,结果表示要合理规范。总结与讨论也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