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意义产学研合作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结构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世界加工制造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社会和企业急需适合发展需求的各类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校")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职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卓越地质工程人才的必要性及其模式,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卓越地质人才的模式探讨,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卓越地质工程人才具有显著的优势,有益于学校、企业、科研结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改进措施,为工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新形势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市场对于国际商务人才质与量的需求不断冲击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产学研合作是高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学研合作融入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当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之处,探究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引入国际商务人才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中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机制,是有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机制,同时也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美日两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广西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外国产学研合作的一些经验,去粗取精,有利于促进广西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也是企业寻求科技支撑、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高职院校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本文结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高职院校产学研教学实践,对深化江苏省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校企结合,产、学、研三位一体,是医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医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通过对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制剂专业产学研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校企结合","产、学、研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从组建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办学等方面论述实施产学合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连云港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到来,本科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本文根据连云港市的发展规划,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机械专业应用性复合型本科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也是企业寻求科技支撑、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高职院校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本文结合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高职院校产学研教学实践,对深化江苏省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恒  初国刚  侯建 《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影响因素对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的影响,以及合作培养过程的中介作用和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选取环渤海地区的高校和高新企业的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投入度和产出正向影响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对合作培养影响因素与合作培养效果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环境对二者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创新环境越优越,越利于提升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魏会茹 《科技风》2014,(7):183-183
新建本科院校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但由于受到资金缺乏、建立合作平台较为困难等原因的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租教育模式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最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玩具设计教学中,开展"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培养其专业的美学与设计素养,全方位了解玩具设计相关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最终实现成为玩具设计、制作、管理综合性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6)
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即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中,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力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的提升。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专业人才的现状,探讨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华利  戴葵堂 《中国科技信息》2006,(3A):184-184,189
在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结合,增强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与效果,为企业、社会培养急需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必须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校企联合,才能大力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顾爱怡 《科教文汇》2008,(34):32-32
文章在分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的基础上,认为在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并总结了当前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将引发教育技术革命,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能满足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实现校企双赢与共同发展的目标。日本国立长冈工业高等专门学校通过"JSCOOP"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打开了学生的新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广泛运用专业知识、技术力量解决课题,实现了创造性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分割的力量,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教学体制改革为出发点,探讨产学研合作办学下,"复合型"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以期为中职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讨论了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行)业合作的意义和基本思路。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企(行)业联合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利用教育资源,加强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熟悉社会和适应社会、了解自我和未来职业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强化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校企(行)业合作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