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文章从教育本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角度思考,认为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单纯是一个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应从教育本质上和高等学府长远发展目标上去审视,充分理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及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意义。弘扬人文精神,积淀大学底蕴和塑造大学精神乃是大学的归属,从而推动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来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第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是当今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要求。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2013,(11):F0002-F0002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它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如何借助理工科优势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模式的维度和特征构建D-F模型,采用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的组织模式,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对理工科高校构建特色鲜明、文理交叉的学科体系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5.
试谈理工科大学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林秀琴一理工科大学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级科技人才的教育基地。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各种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异军...  相似文献   

6.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宋连胜,徐宪春,任纯祥众所周知,在我国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历来是个薄弱环节,所培养的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我们吉林工业大学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高教学会在2004年和2006年两次对98所高校的13.5万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测试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比较高,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总体水平不理想;本科与专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差距不明显;测试的8个学科的正确率区别比较大,政治尤其是时事政治的正确率很低;高校的重视程度与该校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直接相关。针对测试结果显示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必须提高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制定与完善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的制度与机制;成立或者委托专门机构指导与检查高校的人文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政治思想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它拥有一批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一大批在国内外举足轻重的人文社会科学权威专家学者,代表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的第20天,笔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就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这一专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9.
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 问题和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部分高校争创“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很多理工科大学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和措施。无论是争创一流,还是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理工科大学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他们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本文将对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长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建校60多年来,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住房与城乡建设等专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指引下,学校把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依托工科优势,坚持"交叉、渗透、培育、延伸"的原则,认真探索理工科特色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路径,并取得显著进展。学校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自然科学素质教育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分析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阐述了自然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内容和方法,探讨了教学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以及素质教育管理体系的架构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What might science education learn from the recent affective turn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ramed as a response to Michalinos Zembylas’s article, this essay draws from selected theorizing in affect theory, science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in pursuit of diverse and productive ways to talk of affect within science education. These discussions are framed by desires to transcend traditional epistemic boundaries and practi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offering some associated ambiguities and tension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3.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riticised on many grounds: excessive capital and recurrent costs, grave social opportunity costs, forms of regressive taxation, social divisiveness, failure to produce the right kind of manpower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ailure to adv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spite these charges, university enrolments continue to expand.The main explanation seems to be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the university as the sole effective producer of high level manpower, whether through directly professional studies or through cours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This article questions the pedagogical bases of both forms of study as preparations of manpower for employment. Pre-career professional studies appear to be an unsatisfactory compromis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a university and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With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the transferability of disciplinary skills to forms of employment only tangentially related to them appears uncertain.Although the function of manpower development may be inappropriate to the universities, it in fact dominates their existence and underdevelops their other roles as centres of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deed, universities seem to be losing thes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to special institutes, which devote themselves primarily to research and only at will to teaching. By undertaking to do what they can only do badly and consequently failing to do what they might do well,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ay constitute frauds upon their peoples.  相似文献   

14.
稷下学宫走出了许多世界级人文大家,编撰了许多世界驰名的人文著作。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社会要全面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科学教育欠发达,人文教育更落后,人文教育摊子宽、效率低,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大而实际收效不大。面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怎样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成了高教领域的一个难点。回溯历史,在稷下学宫的教育特色中或许可以给高校人文教育找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鉴指标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台湾教育部门所提出的所谓"一流大学"的考评指针,潜藏着三项特征:①完全以定量指针为准,忽视定性指针;②强调科技发展重于人文社会之研究与教学;③重视大学的研究功能远过于教学功能.虽然其具有可比较性与可操作性,但是如果彻底执行落实,则就迈向"一流大学"之目标而言,不仅如孟子所说"缘木求鱼",而且"后必有灾",因为在这些所订的指针之强力规范之下,大学教师终不能免于沦为SCI或SSCI或A&HCI论文的生产机器,而大学的社会功能也将窄化为资本主义社会既得利益阶级后备部队的培养工厂,而大学在经济功能上也将被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工厂,使大学成为"有体无魂"的行尸走肉.所谓"一流大学"应有内涵包括:①一流大学应致力于知识的创新;②一流大学应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③一流大学师生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不公不义应有批判的能力与节操.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在理工科人文主义教育遇到新的挑战的背景下,应该从宏观上推进大学教育自由,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增强教育执行力;在微观层面发挥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建立起一个立体化人文主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Prio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tudents from less educated families are less likely to study both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subjects and arts and humanities subjects. This article used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enjoyment, perception of 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subject choices. Although these attitudes differed by students’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subject choices, disparities in choices persisted when accounting for these differences. Students with less educated parents were less likely to choose arts and humanities and more likely to study social sciences, law and business, over STEM, even when their enjoyment and perception of ability in subjects were similar. Students whose parents had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STEM over arts and humanities as their enjoyment of STEM increased, suggesting different underlying processes informing student choices by social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大学怎么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办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第一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要爱国,在任何时候都心向神州;第二是 要有创造性,我们国家这些年自然科学奖的一二等奖长期空缺,说明我们没有原创性、突破性的发现。华中科技大学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大转变:一、由机电类工学院转向文、理、工、管、生命类相结合;二、505从基本教学转向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三、从光搞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并重,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等;四、从科学技术教育转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五、从立足国内竞争转向立足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结合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人类社会教育、科技与经济相互关系的统一。产学研结合的矛盾在于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矛盾、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矛盾。作为教育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应遵循非营利性、教育性、互利共赢、学生参与等原则;作为经济活动的产学研结合应遵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共同发展、注重实效等原则。产学研结合的局限在于,过度推崇会导致基础理论与人文社科研究的动摇、纯学术研究与大学品格的损害、教学核心价值的旁落、组织公平感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在我国众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两种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理工高校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即通过树立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在科学教育中挖掘弘扬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崇尚追求科学价值;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两种教育的融合;营造两种教育融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