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王淑 《甘肃教育》2014,(11):18-18
正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当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会引起学生的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等。当然,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要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情绪上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试图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教育方  相似文献   

2.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英语国家的孩子比中国孩子算得慢。普通话“一”的发音与英语“ONE”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小学生在数学上造成不少差距——中国学生领先于美国学生。美国密苏里大学心理学教授吉瑞认为,中国学生的数学优势得益于语言因素,他们在受教育之前已有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儿童早期进行"双语教育"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语教育”是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授其他学科知识的媒介或工具,从而达到既提高了外语水平,又学习了学科知识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如果不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里,过早地对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仅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会对他们将来的外语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语言生成的深层机制。语言紧紧依附于思维,受思维的支配,而语言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思维的发展。连淑能指出,不同民族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征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学生习作中,正由于他们不熟悉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才屡屡写出形式是英文而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却是中文的句子和语篇。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现阶段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造成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教育资源失衡已逐渐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障碍,也成为影响和谐社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利用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城镇居民和城镇移民的工资歧视问题,得出的两个初步结论是:城镇居民和城镇移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几乎完全是由他们的人力资本特征差距造成的;虽然收入差异中几乎不存在歧视性因素,但是实质歧视仍存在于不同群体受教育阶段中获得资源的不均衡。这种歧视在人力资本差距中,以受教育程度显著差距的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刘文静 《成才之路》2009,(21):57-58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宋春花 《学周刊C版》2019,(24):180-180
学校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执行者,特别是班主任,除了承担专业教育的职能外,还要承担繁重的教育管理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采用暴力语言模式和方法,会对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上造成创伤,同时也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障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地位本末倒置,“学生为主体”实际上却变成“教师为主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不但在学校教学中广为流传,而且在教育中大有市场,一切的教育信息、方法手段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无不操纵在班主任、老师手中。学生对批评不能也不允许流露出半点不满,而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只能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但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无益,而且还会扭曲他们的心理结构,甚至可能会危及他们的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世上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因外因条件的不同,事物与事物的发展会出现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这种变化中产生差异,会出现先进后进发展的不平衡。面对这种差异,做为教育者应如何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向优秀生转化,这是当前我们住教育教学管理中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清代非常注重对北部边疆的经营和开发,但在汉族移民问题上带有很大的民族和阶级局限性。通过对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的分析,论述了汉族移民政策转变的过程及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到满蒙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