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不少教师,把图画、音乐等科当做“小四科”、“副科”,不重视这些科目,认为它们没有课本,不需要备课;认为这些科目是怕学生上累了“正课”,弄些画儿画画、歌儿唱唱、足球踢踢来调剂调剂。因此,这些课就变成“调剂课”“歇劲课”了。譬如有一位图画老师拿了粉笔跑到教室门口,还没有想到教材,恰巧碰到另一位老师上过图画课,黑板上有现成的范画,就拿来进行教学。学校行政上也存在着不重视的偏向,在分配课务时,往往听到这样的话:“上语文又上算术,再上历史太吃劲了,不如弄两节图画吧!”教师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图画课,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少学生看到老师不重视,也就不认真学图画了。  相似文献   

2.
一、征服你的薄弱科目 分析一下你的成绩,你可能会遇到一个让你头痛而又难以回避的问题—薄弱科目,总有那么一门或几门功课“不给面子”,怎么学都学不好,望着那一点点的分数,甚至会产生一丝恐惧。于是,你说:“我不是学这科的料。”其实,这只是一种借口而已。你是在缓解、逃避屡次失败的痛苦和压力。  相似文献   

3.
一、“3+X”的涵义广东省1999年率先在全国第一次试行“3+X”高考改革后的科目设置方案,采用专门的高考试题。“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必考的科目。这三科在内容和试题形式上与全国今年普通高考有所不同,其中语文试题在内容上更灵活一些;数学不再分文理科,即报考文科和理科的考生使用同样的数学试卷;英语有较大变化,比如新增加了30分听力测试部分,取消了语音识别部分等。“X”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个科目的一门或几门,也可以是综合科目(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初级中学,“一支白粉笔、三平黑板块”仍是学校的教学背景.受办学条件的局限,生源基础较差.在文科生所有科目中,学生数学科基础的薄弱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激发高二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恐数”心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一、介绍地理名人之贡献,认识地理学科之重要目前,虽然地理学科被列为“高招”、“大综合”考试科目之一,“中招”也紧跟着把地理学科作为“中招”、“小综合”(史、地、生)考试科目之一,但与语、数、英大三门相比,学生、家长仍然“看不上”地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搞好地理教学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用介绍地理名人及名人在社会历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数学、外语一直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主要科目,被称为“大三科”。作为其中之一的数学,不仅在考试中地位突出,在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学生都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教师也清楚自身教学任务的严峻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大量存在。这不仅于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而且阻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这些年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并逐步得到落实。国弱学校:正待攻克的“堡垒”薄弱学校主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比较薄弱,从而造成教育质量偏低。也有人把薄弱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概括为“三差”和“三低”:即生源差、教师队伍差、办学条件差,教师授课水平低、领导管理水平低、学生学习水平低(合格率低、升学率低等)。…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观念上,从“教”转为“学”;在概念上,从“科目”转为“学习经历”。总的来说,是把青年人应有的学习生活,还给学生;而不是让少数的“科目”、繁忙的功课、不断的考试,霸占着学生的全部时间,剥夺他们应有的学习经历。但这还只是结构上的变化,即使学生有  相似文献   

9.
薄弱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心理素质差、文化素质低,其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自卑、消极,学习习惯上主要表现为浮于表面、一知半解和心神不集中等。大多数学生学习陷入困境,处于对学习感到无望同时又渴望学习的矛盾之中。怎样让他们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两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和“三习惯”(多思、多问、专注)很奏效。一、培养坚强的“两心”1.自信心。自信心是稳定学习的保证。例如,某同学刚进入高中时,学习基础不太好,但她很努力,白天到晚把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可时间不长,发现她精神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初中音乐薄弱生学习能力弱、不能自主地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等问题,剖析学生的家庭因素、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因素,提出音乐薄弱生的三大转化策略:一是动力机制上的“唤醒与兴趣”策略;二是教学手段上的“差异与多元”策略;三是推动发展的“循序与渐进”策略。以此来培养薄弱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突显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