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2.
正参加这个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和非常荣幸。这是因为:第一,会议主题特殊。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编辑工作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编辑工作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编辑界的楷模和代表,举行以"纪念叶圣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9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研讨活动,意义重大。第二,会议地点特殊。会议由叶圣陶研究会主办,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媒产业或文化产业的出版业 ,多少年来 ,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 ,出版业正如日中天 ,在积累科学文化、传播知识技能、弘扬人类文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出版业的作用是通过各个出版社的作用实现的。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物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是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之一。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物涉及出版社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 ,然而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编辑环节。在许多情况下 ,编辑人员的知识和智力在出版物中的含量多少决定了出…  相似文献   

4.
书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知识的海洋,给人以智慧和力量。我从小就爱看书,吃饭、走路……都看。睡前看书已成习惯,常常看到深夜,直至听到母亲的劝告声才不得已闭灯。为此小小年纪就架上了一副近视眼镜,然而依然那么爱看书。 好像我与书有缘,大学毕业就分到出版社当编辑。这使我感到书是那么亲切,那么神圣,编辑工作却是那么陌生,那么枯燥、费时而又累人。 我体会编辑工作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工艺。它的艺术性,在于编辑要善于判断,有想象力和直接感知力,具有广博、熟练的学科知识,准确地运用于对稿件的处理,即精雕细作,才会使一部高品位的好书问世。 众所周知的自传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刚送出版社时,曾是一部从逻辑结构到文字都相当混乱的手稿,经编辑逐章逐段,逐句逐字呕心沥血加工,付出巨大劳动,才将其琢成精致完美的瑰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编辑学会:在全党全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新闻出版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努力的形势下,上海市编辑学会第  相似文献   

6.
编辑、教学、科研三结合是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徐志东当今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人才的竞争;出版方向的把握,图书质量的提高,都是以提高出版队伍的素质为前提的。因此,建立一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高校出版社的迫切任务。下...  相似文献   

7.
总体编辑构思指的是出版社对一定时期所要编辑书籍的全面规划。笔者的《书籍编辑构思论》在1995年2~4期《出版发行研究》刊出后,有的同志来信要求就总体编辑构思与编辑方针、选题计划的关系及总体编辑构思过程等再详加阐述。此文就是应此而作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可以有编辑技术、编辑科学与编辑艺术三个层次或境界,而其最高境界就是三者的高度统一。三者,犹如构成出版物这个木桶的三块木板,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导致出版物整体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编辑、出版与编辑学、出版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编辑、出版与编辑学、出版学王振锋【开封】编者按:本期我们选发了1995年全国编辑学研讨会上的两篇论文,作者分别是河南大学的王振锋教授和复旦大学的王华良教授,这二位都是近年来颇有成绩的编辑学研究者,但他们所持的学术观点却是明显相左的,这也是目前编辑学研...  相似文献   

10.
一、大文化提出的研究背景 我们的大文化是基于1994年以来我们关于国际竞争力发展的世界格局研究,以及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要求提出来并深刻理解的。我们的判断和依据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竞争力发展主题,作为后来者居上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文化在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着首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志辉 《出版史料》2012,(3):109-113
胡道静,上海人,祖籍安徽泾县,著名的科技史家、古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成果卓著,誉满中外。曹聚仁在《胡道静——新一代的学人》一文中,曾将胡道静与钱锺书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中华民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特殊时刻,中国编辑群体要开拓宽广视野,把握历史高度,弘扬人文精神,深入文化层面,对文化、媒体和编辑三者关系进行高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从而进一步认清编辑界尤其是领军人物的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编辑业绩。为此,有必要建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大家都懂得的一个道理。可是一说到下生活,熟悉生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总会被人误解为是作家们的事,至于对编作家书稿的编辑们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尽管有许多同志不断呼吁:要重视编辑的生活积累,要创造些条件,让编辑有机会分别走出书稿层叠的办公室,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感受,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但,可惜的是响应者寥寥无几,甚至连编辑自己也由于忙于书稿而忽视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科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已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并驾齐驱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信息是人类感官所能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之中。信息并不具有实在的物质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编辑、记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了使新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加强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建设。如果新闻工作者不具备相当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就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开始就写下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题目,编辑、作者和名字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这还得从几件真实的故事说起。一天,某报社编辑部收到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先生的诗稿,自然是很快就发排见报了,并且还加了花边以示重视。谁知第二天那位老先生来了电话,声明那首诗不是他作的,他绝写不出那么浅陋的诗来。经过编辑部的努力查询,最后查明原来是老先生家里的孩子写的,冒用了老先生的大名。这件事老先生是毫无责任  相似文献   

17.
编辑意识、策划意识、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闯 《编辑学刊》2002,(3):39-42
编辑活动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们意识到精神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尖锐矛盾时才产生的.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精神生产都是一定社会形态之下的精神生产,它离不开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的制约,精神生产从本质而言是个性自由的,它在实践中有其主观随意性.但精神生产同时又必须是社会化的.精神产品只能来源于社会,并且必须为社会所认同,社会存在对精神产品具有质的规定性,这就是精神生产的个性自由与精神产品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编辑实践中最基本的矛盾,所有的编辑劳动都是围绕着这一矛盾的解决而进行的,所有的编辑理论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践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了编辑学之后,如果能从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而不能动手编好书、编好刊,那就无异于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但是,如果以为学编辑学就是学些编书、编刊的手艺,只会“照着葫芦画瓢”,对理论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创造性地做好编辑工作,难以提高、发展编辑工作,难以成为一个编辑家,同样也是不够的。编辑理论是在编辑实践活动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它来自实践。但编辑理论形成后,又会反过来推动编辑工作的前进。对做好编辑工作来说很重要的预见性,也不仅来自编辑实践,更来自编辑理论的力量。哲学上说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对于编辑学来说,同样是完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期刊业从原来在管理上以行政体制为主,在发行上以计划手段为重,正快速向"市场就是准绳,读者就是上帝"的先进管理体制和营销策略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期刊产业的主体--编辑,更是面临着跟市场同步、与国际接轨、接受先进办刊理念的严峻考验和挑战.这种考验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二是素质,三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和编辑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中国编辑学会的组织引导下,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话题日益集中和深入,有关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理论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理论阐述或见解不断涌现,对于编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这实在是一个好兆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