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消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可持续消费的地位、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可持续消费的三种消费模式,即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精神消费,并指出可持续消费的实现机制,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和图表对我国当前消费转型进行分析,揭示了生存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正在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转换的事实;分析了享受型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消费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消费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可持续消费的涵义、原则、核心理念及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开展可持续消费研究和如何构建可持续消费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消费集聚程度不同。消费的外部性、规模经济性、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网络效应是形成这种消费集聚效应的重要原因。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金融工具和商业新业态革新消费工具,完善消费制度,改善农村公共消费品供给,扩大农村公共消费空间,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集聚效应,缩小城乡消费方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体对信息消费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消费正成为社会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在信息消费过程中,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消费主体的信息搜寻成本、信息素质状况、消费习惯、消费的示范效应以及支付能力等五个因素,阐释了信息消费主体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鹏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4):397-400,410
研究以消费价值观入手,在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和大学生信用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三种主流的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成就型、快乐满足型与大学生信用消费数额存在高度正相关,刺激归属型则与之负相关,享乐满足型与大学生信用消费资金来源是高度正相关,揭示了消费价值观对大学生信用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2001-2009<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了2000至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动趋势和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基本消费需求比重、需求的收入弹性.发现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目前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消费支出还是为了满足基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消费矛盾态度强度、社会比较倾向、消费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矛盾态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支持消费和反对消费2种消费态度计算出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强度,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论证并检验了消费矛盾态度强度对人们消费幸福感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比较倾向在消费矛盾态度强度与消费幸福感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微观矛盾态度强度对消费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且社会比较倾向负向调节微观矛盾态度强度与消费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我国农村消费持续低迷的态势阻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和农民消费预期不稳等。因此,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等措施来促进农村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生态消费已经成为人类消费行为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生态消费不同于传统的节俭消费,也不同于炫耀式的奢侈消费,而是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质量的生态生活为重要消费指向的商品购买、使用和享受行为。积极倡导生态消费,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綦松波 《科教文汇》2013,(23):164-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都在变化。其中青少年的消费观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并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青少年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当代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并且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所以对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探析,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心态。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并从内外因方面探讨和提出了班主任对中学生正确积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杜威 《科教文汇》2009,(33):206-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消费的群体中,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影响校园体育消费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一些对策,为开展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灵恩  侯鹏  刘晓洁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18,40(8):1550-1559
食物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消费活动。践行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领域呈现出膳食结构变化大、消费方式多元化等特征,同时存在不合理消费带来的健康隐患、食物浪费严重以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食物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原则、特征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提出了现阶段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的实现路径,即立足中国实际,从制度设计、方案制定、示范推广、科普引导和监测评估五个步骤着手构建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本文研究结论指出应当重点关注大中城市和贫困农村等重点区域,并聚焦流动人口和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在居民家庭和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优先探索构建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的组织、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心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消费社会的一些特征已经在很多方面呈现出来了,这些特征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以过度消费为本质表现的消费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树立健康、和谐的消费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刘金萍 《科教文汇》2007,(11X):145-145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的组织、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心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消费社会的一些特征已经在很多方面呈现出来了,这些特征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以过度消费为本质表现的消费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树立健康、和谐的消费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梁燕 《华夏星火》2021,(5):74-77
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在农村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渠道之一.网络零售通过农产品上行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消费能力,改善了县域消费环境,加速了农村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4,(12):23-26
利用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GMM方法,从文化消费的特性出发,考察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消费习惯的作用并不显著。从而提出在收入主导型的文化消费模式下,应进一步强化收入增长机制和分配格局,优化文化消费环境,以实现文化消费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消费有了新的认识,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审视教育消费变化的趋势,通过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调整教育供给结构以促使教育消费正常化,使人们对教育的多种自主选择需求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信息消费的特征和信息消费的3个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消费实现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提出了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消费心理中的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主要有:品牌依恋、名人效应、归因风格、价格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