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训与惩罚》标志着福柯的研究从知识考古学研究转向权力系谱学,是一部比较成熟的作品。他从其他社会学者很少涉足的惩罚方式角度着手进行研究,并对现代社会的规训技术与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的剖析。本文首先对福柯介绍的三种惩罚方式进行梳理,进而对惩罚方式现代化后的规训手段做出分析并总结福柯的权力观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提出了微观权力学理论。他从微观视野出发,描述通过规训与惩罚两种技术将具有不易察觉的微观权力表现出来,进而讨论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权力的技术、权力的机制问题。基于福柯的政治权力思想,从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惩罚行为的历史演变和规训技术的运作方式等角度分析,试图考察微观权力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正当权力如何内化为群体行为,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满规范性与模式性,从而达到社会政治层面的治理与支配。  相似文献   

3.
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微观权力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强大的规训作用。规训与全景敞视主义都是福柯创造的新术语,它们是现代社会最为有效的权力功能运行机制。中国的人事制度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福柯和尼采批判了现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规训这种异化现象。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可以看做对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的第2章整体思想的一个继承和发展,尼采在这一部分主要谈基督教的良知的心理学,福柯以尼采的分析为基础,将尼采的思考运用到欧洲现代社会的分析,福柯指出:欧洲古典时期的社会是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社会,现代监狱是对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机制的深化,规训社会不断生产出受规训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福柯对权力的分析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权力思想,而且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理论。他在名著《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阐述的微观权力是多形态的、非实体的、关系的、生产性及与知识密不可分等特点;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与检查的技术,以及空间、时间与动作的规定性策略,使得微观权力无所不在。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认知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福柯的自我监视、规训、惩罚这三个角度分析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描述的是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制下被驯服的悲剧故事。这一变化过程恰恰与福柯所描述的规训惩罚过程相吻合,但总体而言,黑人在白人文化的压制驯服下摒弃自身的民族性,其规训手段使黑人失去了警觉,也丧失了反抗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研究倾向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福柯关注知识—权力问题,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知识观,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并生共存的关系:权力产生知识,制造知识,规定知识,裁判知识;知识助长权力,增效权力,捍卫权力。并在此基础上,细致研究了学校教育中的"规训"现象,指出学校就是一个规训机构,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无声地控制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展开对个体的规训,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展示了不同时代权力对个体的规训,其中视觉的规训有着不同的形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个体的自由,而是规训得更加彻底,这其中视觉的规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展开对个体的规训,福柯在《规划与惩罚》中展示了不同时代权力对个体的规训,其中视觉的规训有着不同的形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个体的自由,而是规训得更加彻底,这其中视觉的规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柯对他的微观权力理论阐释方式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强调权力是关系、是网络、非实体、无中心等,容易导致人们认为其权力理论缺乏技术支撑。福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更加关注和阐释了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的技术问题,运用谱系学的方法考察了权力技术支撑系统的历史流变,阐述了现代社会规训权力的技术支撑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为其微观权力理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来说,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详细描述了魔鬼号上的规训权力体系及船长赖生如何运用层级监视、刚柔并施的惩罚措施等手段规训及征服船员及外来者。被规训者抗争的失败和规训者人生命运的转变印证了规训权力的不可抗拒性。  相似文献   

12.
福柯的权力现与传统权力观有很大不同,他的权力是一种力量,是网状的.本文借用福柯的权力观来分析当代学校考试中的权力及其运作.既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考试作为一种知识交换过程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两种规训观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惩罚问题。肯定的规训观将规训当作正面的教育过程,否定的规训观将规训视为负面的教育现象。前者源于康德,认为规训是将"动物性"转化为"人性"的过程;后者源于福柯,认为规训是一种施加于肉体之上的微观权力技术。肯定的规训观视角下的惩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而否定的规训观则提醒惩罚权力可能会侵害学生的个人自由。结合这两种规训观以及福柯晚年的规训思想转向,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以明文形式规定惩罚权的内容和边界;在惩罚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教育性原则;建立具体透明的惩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璐玭 《时代教育》2009,(7):213-214
后现代思想大师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揭示了现代社会赖以组织和生存的政治技术--规训,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和规训与惩罚有关的政治、权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伴随着现代社会规范化教育的是一系列新的规训手段与惩罚手段.本文将结合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操练驯顺的肉体的方式及规训的手段两方面的理论来审视现代教育中的规训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福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说明权力问题,借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研究方法,关注边缘性的社会现象如疯癫、罪犯和性,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权力观,认为权力并非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散布于各处,具有生产性。他具体的考察了权力是如何运做的,认为权力有一整套支配技术,后期在自我伦理学中引入自我技术,更全面的阐释了他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6.
福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说明权力问题,借考古学和谱系学的研究方法,关注边缘性的社会现象如疯癫、罪犯和性,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权力观,认为权力并非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散布于各处,具有生产性。他具体的考察了权力是如何运做的,认为权力有一整套支配技术,后期在自我伦理学中引入自我技术,更全面的阐释了他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巨匠福柯,基于对文艺复兴、古典时期、现代时期的惩罚史的谱系学考察,提出了微观权力技术学的概念。福柯的微观权力技术学是以主体自由为前提,具有隐蔽性、生成性、对抗性的力量策略。"知识——权力——身体"的内在逻辑揭示出现代权力运作的原理。通过对现代规训机制外在结构的展示,揭示权力技术学的实践体系,遍布于整个社会体系的微观权力构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宏观权力网络。福柯的权力技术观具有非本质主义、非历史主义、批判性、实践性的特征,对于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权力理论在微观社会领域的实践效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打开了一个关注民生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8.
田国秀 《中国教师》2008,(17):16-1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生活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但因为它相对隐蔽,变化不居,往往被人们忽视。“规训”(discipline)是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使用的概念,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与特殊的权力技术。福柯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师生关系。本文借助福柯的权力研究视角,解剖现代权力作用下师生关系的一些变化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的理论和知识与权力的理论对弗兰克·诺里斯的名著《麦克提格》进行解读,探讨小说中关国现代社会的权力不公对小说主人公麦克提格这样的身处社会边沿人物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小说对权力不公的揭露,体现了文本对弱势群体生死困境的关注和对社会权力运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福柯从多个角度寻找构成社会制度背后的隐蔽规则——权力关系。权力思想反映了知识与权力由相互对立排斥、相互外在影响到相互内在、相互生成的思想发展新走向。要考察福柯的权力观以及福柯的"人之死"的观点,权力与知识的话语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