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ogers)等。他们于1961年创建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这个学派是针对反对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而出现的,当时号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其影响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愈来愈大,地位继续上升。下面仅就这个学派的学习理论作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对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冲击,倡导教育革新运动的潮流中诞生的,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的重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的许多学习理论,与已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有着浓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对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试图探讨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是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自我实现的人们: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1950)、《动机和人格》(1954)、《科学的心理学》(1966)和他去世后发表的《人类本性的进一步研究》(1971)等书。他的主要理论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的思想是其理论核心。马斯洛倡导的西方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1 人本主义教育观念的理论依据1 .1 心理学的发展上世纪 60年代兴起了一个以马斯洛 (A .H .Maxlow)、罗杰斯 (C .R .Rogers)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其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 ;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愿、需要和价值观 ;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发展自己的潜能 ,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1 .2 教育学的发展叶澜教授在他的《教育概论》…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重要学派,并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性的发展,关注了人的主动性、价值、潜能、尊严与创造;鼓励人们的自我实现,积极向上,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运用于教育,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倡导"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心理学血液,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颇多的启发之处,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仅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更反映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聆 《现代语文》2009,(11):15-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对人的研究,"以人为本",主张用人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人,反对把人当作动物。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延伸.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们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道德经》,故认为老子无教育思想,甚至认为老子思想具有反教育的倾向.事实上,老子的“自然”、“无为”、“行不言之教”、“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等主张皆蕴含了值得珍视的教育思想.这些智慧甚至对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曾产生积极作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理论的形成上吸收了老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等学习理论,从而成为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被称为心理学“第三种力量“(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而言)的心理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成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趋向;人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地作出选择的权利;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极其重要的.[1]在教学上,人本主义强调学生潜能的发展,学生身心与情感的发展,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成长.在学习上,人本主义强调培养“充分起作用的人“,即在现实中是能自我提高的人,能适应社会有创造性的人,经常在自己身上发现新东西的人,自尊也尊重别人的人.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即基于理解的学习,自主、自觉的学习.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重视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以马斯洛(H.A.Maslow,1908~1967)、罗杰斯(R.G.Rogers,1902—)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猛烈冲击着当代西方心理学体系。它既不赞成精神分析心理学把人一律当作精神病患者来研究,也不同意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理论上讲,它对第一势力行为主义与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做了深刻的批判,并在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从实践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贡献。它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他在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 0世纪 5 0至 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派别 ,是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学派相对立的“第三种力量”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弗罗姆、罗杰斯等 .该学派试图从行为者本身 ,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 ,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这些使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 .它的研究主题是人的潜能和价值问题 ,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 .该学派自产生以来 ,对心理学研究有重大的冲击作用 ,对教育等方面也同样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实践与理论研究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  相似文献   

13.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中涉及到了诸多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观中.罗杰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教育理论中.  相似文献   

14.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在心理学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相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相似文献   

15.
人本心理学的教育心理思想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产生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Rogers,1902— )。人本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以其重视人的“自我实现、情感、接受、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价值、社会活动、人际和人类关系、人类经验的类似方面”而著名于世,成为目前西方较为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本文对人本心理学的主要教育心理思想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评罗杰斯的学习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初兴起于美国,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在美国心理学界形成了"第三势力".其主要发起人是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Rogers,190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以注重情感、自我、价值、创造性为特征,并以此同强调性本能倾向为特征的精神分析学派和强调机械化倾向为特征的行为主义学派分庭抗礼.罗杰斯是马斯洛去世之后,当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公开宣称"患者中心疗法".六十年代以来,他把他的理论移植,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理论,他的理论独树一帜,冲击着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在世界教改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教与学的理论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试着对罗杰斯的学习观作初步探讨,仅抒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之一,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与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本质相契合,因而构成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本文在简要回顾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构想,并运用该方法分析我国教育界当前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来源 长期以来,人类都在努力探索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它成为教育心理学最中心、最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西方的学习理论先后主要有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观点,其中联结理论强调刺激--反应学习,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条件反射,在头脑中形成知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上的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发展个体的潜能和实现自身价值。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与思考,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打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有利于建立积极的、科学的教育观,有利于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质量的切实提高。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在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学…  相似文献   

20.
在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第三思潮”关注人的潜能与价值问题,其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观点,“自我实现(self-actualizing)”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