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北京档案》2008,(9):45
张锐在《黑龙江档案》2008年第三期一文中指出,档案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在:职业热情消退,丧失进取精神,工作满意度低,缺乏责任意识:个人情感树立对人对事冷漠。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伤害,已严重影响档案、图书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引发的一种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是影响档案从业人员工作动机和热情的显著问题,尤其在青壮年档案人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霍战旗 《兰台世界》2007,(8S):46-47
21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职业者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危机:职业话语的严谨性削弱,职业道德的约束力降低;对档案职业的忠诚战了“守望”。档案营理者在工作中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表现出身心俱疲、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理逆反、工作疲沓、观念陈旧、不思进取、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消极怠工、行为怪癖、申请调动,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针对职业人由于工作引发的情感枯竭现象提出的理论。198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勒诗明确将其界定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研究明确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易发在助人群体中,而编辑职业是典型的"为人作嫁"的职业,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自我期望值高,尤其是从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员工大多数是女性,执著于理想的生活方式,当现实没有给予对等的美好,自我心理又没有及时调适,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压力,从而导致女编辑的职业表现不佳,职业生涯不顺,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单调机械无新意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近年来,随着传统媒体发行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报纸发行系统员工的职业倦怠症日益突出,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员工职业倦怠现状 发行工作不仅单调枯燥、机械重复,而且要求严谨细致,久而久之员工就会感觉乏味,产生倦怠情绪,造成工作热情丧失和工作绩效下降,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两方面不适应和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7.
曲春梅  郭旭 《档案学研究》2019,33(3):118-12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档案职业主体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休·泰勒对于档案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信息时代档案职业主体发展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探讨了管理环境、专业教育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对档案职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非专业化素质”、信息素质及新媒体的素养,还对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展望,以谋求档案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郎辉 《兰台世界》2005,(8):128-129
人们对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工作倦怠,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根据国际标准,它包括三个指标: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日前,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等媒体进行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明:有70%的被调查者在三个指标中的一项上出现工作倦怠,处于轻微程度;有39.2%的受访者在两项指标上出现工作倦怠,处于中度;13%的受访者在三项指标上均出现工作倦怠,处于高度.由于职业以及工作性质的不同,某些行业的工作倦怠(职业倦怠)程度远远高于以上水平.就教师而言,是面临压力最多、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职业倦怠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数字化情境下图书、档案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从职业压力、人际匮乏、归因失当、工作程式化等方面分析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创设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组织管理建设,加强人员素质建设、进行归因方式训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多年从事职业倦怠方面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职业倦怠其实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职业倦怠,是由于职业压力,给人带来的一种身体和心理被耗干、被燃尽的一种感觉。概括而言,职业倦怠就是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身心疲惫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多年从事职业倦怠方面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职业倦怠其实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职业倦怠,是由于职业压力,给人带来的一种身体和心理被耗干、被燃尽的一种感觉。概括而言,职业倦怠就是由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身心疲惫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计算机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档案事业也正向着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多样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变化过程中,高校档案人员工作压力增大,易产生职业倦怠。档案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质量,还直接影响着档案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因此,探讨档案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寻求对策,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的迫切需要。1.高校档案人员职业倦怠及危害。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现象,从超负荷工作、信息超载、职业角色定位偏差、职业价值动摇与绩效焦虑、其它组织及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分析科技查新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指出查新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坚定职业价值,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抑制职业倦怠;同时,查新管理机构应合理管理查新员工作负荷,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查新员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采取轮岗等方式积极协助查新员调整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西方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在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渐渐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从而导致个体潜能受到抑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  相似文献   

15.
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存在着职业倦怠、整体素质不够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服务意识不足等相关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馆员队伍中缺少激励和竞争机制.运用"鲶鱼效应"理论,制定相应的策略,改革馆员队伍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实现图书馆与馆员职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档案工作就其与党和国家其他事业的关系来说,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科学性的工作.通过管理和提供档案资料为各项工作服务,则是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特点之一,而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服务等项职能活动中,更好地体现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则是今天我们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 一、档案馆职业精神的内涵 谈到职业精神,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想到教师的"甘为人烛"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实事求是"等等.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推进档案职业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档案职业的现代化,《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和《档案学研究》编辑部决定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全国各省(区)、市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各高等院校档案管理部门、各级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一、主题演讲:(一)中国档案职业状况分析,《档案学通讯》总编辑胡鸿杰(二)新时期对档案职业的要求与挑战,《档  相似文献   

18.
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来源于英文Job Burnout,又被翻译为工作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等.Burnout的本意是"火烧尽了或燃料烧尽了",后被转义为精疲力竭,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首次将它引入心理学领域而于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代表助人行业(或叫服务行业)中的职业枯竭现象,即那些助人行业的人们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武汉八所高校的231名档案工作者为采集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其职业承诺进行分析与讨论,借此了解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状态,帮助其提升职业认同,以期有更好的工作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2015,(4):15
为配合2015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宣传档案工作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服务,展示档案与民众的密切联系及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风采,国家档案局决定举办"档案——与你相伴"征文活动。通知内容如下:一、活动名称"档案——与你相伴"征文活动。二、活动组织征文活动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档案杂志社承办,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国家档案局成立征文评选委员会,负责征文的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