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古人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做好教学工作,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感情,以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关心爱护他们,做到以情动人。《英语课程标准》将情感目标列为了课程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有益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与情感是密切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可见情感因素在学习和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时,也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并克服种种困难把这门功课学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当学生厌恶某位教师时,对他的学科往往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拒绝学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重视情感因素,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把学习英语当做一种爱好,把上英语课当成一种享受,把英语教师当成良师益友。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要想搞好教学活动就必须在师生感情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一、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现实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觉、感情、情绪、态度等。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行为和效果。计算情感表现为学生的计算愿望、计算热情等,是  相似文献   

4.
教育工作是极富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曾经有位名人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授知识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一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了对数学情感的缺失,很是让人忧虑.本文着重谈谈学生由于情感缺失而产生学习障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感情归依问题是灾后教育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想方设法陪伴学生,帮学生找到快乐的钥匙,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魅力,可以使学生恢复情感健康,顺利度过感情危机,走向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6.
课文中所饱含的情感,教师讲不出,学生听不来。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去感染、去熏陶;要靠自己去体验、感悟。没有感情的文章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就没有活力,而没有活力的课堂就难以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情感是语文学习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才愿敞开情感的大门“情动而辞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志者,感情也。没有感情或者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奋发努力,不断进取,陶冶情操,使他们的心灵达到高尚的境界。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是一个艰苦努力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更需要愉悦的心理情感氛围去  相似文献   

8.
情感因素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感情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把情感教学放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充分发挥情感的催化作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标为主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可以通过英语阅读来获取更多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英语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英语阅读还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对英语越来越热爱。英语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情,这种感情越深厚,越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学生甚至能通过这种感情来提升自己对他国文化的热爱。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也能让老师更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让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并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人们的各种情感。又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讲课没有感情。这说明学生希望教师能带着感情讲课。有没有感情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愿不愿意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全身投入,尽量使感情的体验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融洽,相一致,从而打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emo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This study uses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conceptualiz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to explore whether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styles differentially predict their prosocial behavior in class. For the study, 240 sixth and seventh grade Israeli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responded to self-report measures.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howed integr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predicts student prosocial behavior, both directly and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empathy towards classmat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integr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ldren's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class.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a surprisingly small amount of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vocabulary children use to refer to emo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spontaneous use of emotion vocabulary during their naturally-occurring peer interactions and explored thes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 to their likability as assessed by their peers. Preschoolers were observed i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children and their utterances containing emotion words were recorded. The content, form, and pragmatic function of these emotion words then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age, emotion vocabulary became more differentiated and complex. Moreover, children who used a larger number of different emotion words, made more references to others' emotional states, and used emotion vocabulary for social functions, were more liked by their peers. Discussion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young children's use of emotion vocabulary, the contributions it makes to the quality of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or early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3.
对345名高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困难、学校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校幸福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调节困难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幸福感在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校情感体验的中介作用大于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研究生焦虑情绪的各种影响因素,文章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量表(STAI)对我国南方某综合大学11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焦虑情绪问卷调查,并与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调查发现:34.2%的被试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研究生焦虑情绪与其性别、年龄、专业兴趣、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个人期望值、经济负担、就业压力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研究生焦虑情绪日趋严重,缓解研究生焦虑情绪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庄子和屈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作为诗人的哲人与哲人的诗人,二人的情感世界都绚丽多彩。然而,学界在研究二人的哲理与诗性时,似乎忽略了他们情感世界的研究。如果深入到二人情感世界中就可发现,虽然"哀怨"、"愤激"、"孤独"是庄屈情感基本特征,但仔细研究,二人情感世界又不同。本文通过解读庄屈的情感世界,以求深化对庄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注美术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改革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与他们的专业特点、性格特征关系紧密.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他们英语素质的关键,也是培养艺术类人才健全人格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高兴、生气与伤心这三种情绪对4岁儿童记忆受暗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在伤心、高兴和生气状态下的记忆受暗示性有显著的差异。(2)儿童具有情绪易感染性的特质。(3)儿童在伤心、高兴及生气状态下记忆的准确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健康的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师生情感交流作用以及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从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和教学方法来阐述如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调控学生消极情感,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用2个心理理论范式测量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比较33名孤儿和33名非孤儿的表现,并分析了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关系。结果显示:(1)孤儿错误信念认知水平发展趋势与非孤儿一致,但孤儿的错误信念认知能力发展显著低于非孤儿;(2)孤儿的情绪理解发展趋势和水平与非孤儿基本一致;(3)儿童(包括孤儿)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已基本具备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儿童错误信念认知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4)儿童错误信念认知与情绪理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学业情绪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情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各种情绪。近10年,国内对学业情绪的概念、结构、测量、相关变量和干预等研究都有所成果。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关注研究内容的系统化、研究对象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科学化和干预研究的推广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