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形式,是完成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体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体育逐步向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教育和休闲社会化过渡,更是给我国学校体育课的发展带来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是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而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体育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大学生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因此老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到激发兴趣的原因,并针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目的的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愉快情感,诱导学生产生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强烈愿望等等,这不单纯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体育活动,达到体育锻炼的“终身化”。本文就近年来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是各级各类学校必修的身体教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学校体育实施的基本措施。因此,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应该重视体育课教学。体育课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课堂上,教师既要讲解,又要动作示范和组织适当的练习形式,还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和身体活动的紧密结合,去领会动作要领,掌握运动技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体育课很重要。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第一印象总是最深刻的。因而,让第一堂体育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疑将作用于学生的一生。第一堂体育课主要应该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的目的教育和常规教育。通过目的教育和常规教育,使学生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建立必要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物质保征,这是  相似文献   

4.
提高体育授课练习密度的可行性途径与办法研究岳阳市北港二中袁应秋一、加强体育目的教育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这是课的练习密度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了教法多样化,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教育,促使他...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们对现实客观世界所持的特殊态度和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些事物兴趣越浓,爱得就越深,钻研得也就越勤奋。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地讲解、示范和练习。忽视了兴趣教学法,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地培养,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遵循体育课的规律和特点,在兴趣法教学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摸索,以求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既要遵循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也要遵循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 ,还要遵循人在体育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本文仅对体育课中如何遵循人的运动心理规律 ,指导学生运动技能训练的问题 ,进行了讲述。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认真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他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学生对此练习无兴趣列,  相似文献   

8.
在新学年里,体育课变成了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的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在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教学资料和教学实践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新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杰 《体育教学》2005,(5):52-52
利用角力趣味练习,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对抗练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要真正地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有趣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搬进学校体育课堂,使活动的内容、形式、器械的重量标准符合体育教学规律,真正地达到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体育教师除积极参与此项有意义的活动外,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也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帮助。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理论课和黑板报对广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讲解,并在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操作简单易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练习,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一、在学校的宣传栏…  相似文献   

12.
赵申  李娜 《中华武术》2024,(3):61-6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当今的大部分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体育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基于此类现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洞察初中生的心理规律,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依据学生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通过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善体育锻炼的条件和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更好的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体育课的兴趣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的兴趣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对教材的组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力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兴趣人人皆有。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总是精力集中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也是学生上好课的内在动力。体育课的教学项目很多,不是所有的项目学生都感兴趣,要使学生集中精力上好体育课,教师就要做好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15.
激发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锻炼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过程。同时也是由静止的脑力劳动转为积极的活动性休息的过程,具有调节、缓解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现在体育课时间的安排,不依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考虑体育教学效果及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孤立地“就体育而上体育”。把体育课多安排在下午、上午的一、四节,减少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降低了体育锻炼效果,失去了体育调节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体育课要进行身体练习,机体要承担一定运动负荷,能量消耗最多可是安静时的10~15  相似文献   

17.
1.开场不宜淡如水在上体育课之前往往大多是体育委员先进行整队,检查出席情况,然后向教师汇报,接着教师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这样是课堂常规,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但是我们教师能否在上课之初设计一段好的导语和导入方法,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上好该节课奠定基础。这样,效果往往会更好。例如,在准备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差异,既可以做模仿练习,也可以做辅助性练习,还可以做其它练习来热身,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兴趣。2.示范讲解动作要领时时机要适宜示范讲解应当简明扼要,不失时机、抓住重点,充分发…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的讲解与示范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而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也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讲解技巧体育教学的讲解,就是教师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讲解时的语言技巧,如若教师掌握了精湛的讲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讲,从而给技术动作打下理性基础。(一)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身体练习,所以讲解要简练、生动,抓住关键,做到有的放矢。除…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当好组织指挥者,又要当好练习者,师生同练好处多。首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新授课,学生对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认识还很模糊,教师的示范性练习及练习过程中的讲解、提示,比单纯讲解更易于学生领会。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练习示范,获得正确的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加速技能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通过共同练习,有助于加深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练习,平易近人的教态,令学生感到平等、亲近;心情舒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要完成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增强体质服务。体育教学应该把工作重点从依靠体育课的时间去加大运动负荷和增加练习密度转向为学生现在和将来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