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文 《视听界》2007,(6):98-100
身为电视人,收视率的升降,是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以为,观众不会出于职责或敬意而去看电视,仅仅是因为喜爱。 收视率的变化带给电视人的困惑、迷茫,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喜悦、兴奋。如何根据收视率的起伏设计节目、编排节目,是每个电视人都想解答又难以解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媒体新闻栏目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来的高峰。能够吸引观众眼球、提高收视率的“涉案”报道也成为各家媒体抢夺的重点之一。一般每个新闻栏目都拥有专门的公安政法线记者,有的甚至还有两三个  相似文献   

3.
浅析栏目改版中的收视率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栏目的评价体系作为每个电视台绩效评价的尺度.对于促进各栏目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收视率作为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在现存的电视栏目评价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收视率在整个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的位置,如何运用收视率指标进行栏目的评判,不仅关系到栏目的"优胜劣汰",也影响着栏目改版的运作.本文从收视率的含义、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误读、正视收视率的应有举措三个方面论述栏目改版中收视率的应用情况,以期对栏目改版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都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者认为:收视率的作用当然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收视率概念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6年,央视首先使用收视率,从此收视率正式确立了在中国电视领域的地位。面对收视率调查这个巨大的市场,近年来从事收视率调查的机构也开始逐渐增加。最近几年,各台都比较注重收视率的作用,纷纷斥资从统计局、专业的收视率调查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购买数据,也使收视率调查业成为目前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寰球传媒     
世界:北京奥运开幕式收视创新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吸引了全球目光,在多国收视率也创历史新高。据各国媒体和调查公司报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日本的平均收视率为37.7%,瞬间最高收视率约为48%,超过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在西欧各国的收视率都达到了20%左右;在全美收视率达18.6%,创非美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最高的纪录,被称为"一个不可思议和值得纪  相似文献   

7.
收视率是什么颜色的?重庆卫视说,是红色的;湖南卫视说,是橙色的;浙江卫视说是蓝色的……每个电视台,也都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努力着、奋斗着,只不过,有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享受着、陶醉着,有些电视台的工  相似文献   

8.
刘进 《新闻界》2007,(1):71-72,17
中央电视台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理念:“重视收视率、收视份额,但对收视率、收视份额不是绝对化,不是单一、片面追求收视率,更不是所谓的‘收视率为王’。央视作为国家台承担社会导向义不容辞,在去年的一年改革中,在‘绿色收视率’的指导原则下,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央视上上下下大家都认可的一个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眼下,各电视台在竞争中各显其能,目的都在于抓住尽可能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因为收视率就是潜在的利润。以致“电视台不惜以高价争相购买收视率数据,把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质量好坏的标准;依据收视率去编排节目;依靠收视率来评判媒介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划分待遇等级;凭借收视率进行宏观调控,给频道  相似文献   

10.
秦瑞果 《新闻传播》2009,(10):42-42
1收视率的作用 如今各个电视台、栏目以及频道.都把收视率作为获得广告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数据,收视率日益成为电视广告的基准,电视台已经把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一个标准。广告商也会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广告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我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往往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是什么因素决定收视率的高低呢?而电视收视率后面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旦把这个原因找到的话,也就会知道调动哪些因素来改善收视率,使得提升收视率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收视率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命题,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伴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升温。各电视台末位淘汰制度的全面展开,对收视率的讨论尤其是批判迅速升温。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举行的“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上,崔永元语出惊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一时间应者云集,人们纷纷批判收视率的各种弊端。正是在一片批判声中。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提出“绿色收视率”命题。并很快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肯定。笔者认为,无论是“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论断,还是“绿色收视率——叫好与叫座的双赢”的阐述。都缺少基本的理论命题的严谨和科学。既是对收视率的内涵与功能的严重误读,也是对绿色收视率的理论建构和操作可能的盲目乐观,在理论发展和媒介实践层面都不会有明显助益。  相似文献   

12.
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客观评判标准。片面强调收视率的作用、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收视率和过分夸大收视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都极其有害。本文对如何辩证地看待收视率的作用以及制定科学的考量标准、促进电视收视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在不久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时下收视率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最先实行的央视的末位淘汰制到地方级电视台的工资奖金挂钩、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改版和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但电视行业中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的现象已然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者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高王珏 《视听界》2009,(3):89-90
近年来,谍战剧在各电视频道上的播出越来越频繁,并且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收视率,如《特殊使命》在2007年CCTV-8的年度收视率总排名中排第二位的好成绩,《51号兵站》在2007年CCTV-1电视剧收视率排名中排在第四位,《暗算》、《潜伏》等剧在各卫视和地面频道播出时,也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且不断复播。  相似文献   

16.
梁昊光  倪桓 《视听界》2002,(3):9-12
在国外,收视率调查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国内的收视率调查则延迟到八十年代中期才有人尝试。收视率调查目前已倍受业界重视。收视率调查的作用和电视传播的意义收视率调查已成为介于媒介业和广告业之间至关重要的相关行业。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传播内容及节目制作、广告商选择都起着决定作用。收视率是通过抽样调查进行估计的,这个抽  相似文献   

17.
姜黎黎 《青年记者》2013,(23):19-20
人口只有2300多万的台湾地区拥有100多个电视频道,其中,全天候24小时播出的新闻台有8个之多,每个时段都有超过10个频道在制作并播出新闻,台湾地区人均新闻频道的占有量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名列前茅的。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台湾媒体业也存在不少弊端。收视率高低成为检验一档节目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电视节目过多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苑广阔 《声屏世界》2013,(12):55-56
收视率就是黄金标准,收视率就是万恶之源。这两句看上去完全是对立矛盾的话,却都是对电视台或者说某档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评价之词。所不同的,只是前一句话来自电视台,后一句话却来自电视观众。对电视台来说,收视率飘红,意味着广告商的投怀送抱,意味着真金白银的广告收入。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11,(3):17-17
事由: 据了解,央视正在酝酿出台栏目综合评价体系标准,这套标准将覆盖央视所有频道的所有栏目。在新评价体系中,除了收视率之外,还将新增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个指标。五个指标结合在一起,给每个栏目打分,而不再是单一拿收视率来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