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A就B"格式是一个具有多种语用意义的格式,对它的研究多是从关联词、虚词用法和复句的角度进行的,缺少对语用意义的揭示,不便于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实际上该格式包含丰富的语用意义,而产生语用意义的主要条件是"一"、"就"的语法意义和说话人的主观尺度.这种格式的表义范畴,能表达短时义、长时义、量多义、规律义、非凡义、容易义和因果义等七种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表短时义的“V—V”、“VV”和“V一下”都应看作“动+量”组合。历时考察表明,表短时义的“VV”和“V一下”格式都是由表短时义的“V—V”格式演化而来的,三者在共时平面上能够并存。是因为其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各有区别。在共时层面上.当主语为生物且动作为来然态时.这三种格式可表达尝试义。“VV”式与尝试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规约化后就会形成一种构式意义.构式意义又反过来对进入句中的成分施加影响。经由类推机制,使得能够用于该句式的成分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表短时义的“V—V”、“VV”和“V一下”都应看作“动+量”组合。历时考察表明,表短时义的“VV”和“V一下”格式都是由表短时义的“V—V”格式演化而来的,三者在共时平面上能够并存。是因为其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各有区别。在共时层面上.当主语为生物且动作为来然态时.这三种格式可表达尝试义。“VV”式与尝试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规约化后就会形成一种构式意义.构式意义又反过来对进入句中的成分施加影响。经由类推机制,使得能够用于该句式的成分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研究认为,话语的语用意义可分为一般语用义(包括语气、语调等)、实现语用义、色彩语用义、言外语用义、文化语用义和社会语用义等几种。这里笔者着重对《雷雨》的一般语用义、实现语用义和言外语用义等方面作简略分析。一话剧的语言多为口头语言,把握台词的语气语调对理解人物性格非常重要。同样的肯定语气,选用“的”、“了”表示的语用意义就有区别。采用“了”表示以前不曾这样,现在如此了,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哦,——那用不着了。”这句话中的“了”可用“的”代替,但有区别:“那用不…  相似文献   

5.
“说A就A”格式是动词“说”和副词“就”前后搭配所构成的一种固定格式。能充当“A”的成分一般是谓词性成分。从句法功能看,“说A就A”能够做谓语、定语,可以独立成句,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从语义角度看,“说A就A”的语义通常表示动作的迅速或情况发生、变化得快;其连用也有两种不同语义。从语用角度看,“说A就A”格式主要表示决心和服从、接受两种语用义,具有凸显句子焦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动词“说”与副词“就”所组成的“说x就x”格式,是现代汉语的常用格式。该格式具有丰富的语用义。从焦点角度看,该格式能够凸现句子的焦点。从语篇角度看,该格式与上文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较强的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用的认知角度分析“不是 NP VP, 后续句”格式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特点。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1.从句法分析考察该格式的语法特点;2.从会话蕴含义考察该格式的否定意义;3.从认知理论考察该格式的语用推理;4.从认知语用看该格式含义的规约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爱XX”格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点,发现“爱XX”格式句法功能丰富,可以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还可以充当分句或单独成句;“爱XX”格式语义丰富,具有随便义、不满义和否定义;“爱XX”格式在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主观色彩强烈,焦点信息突出,其后的词语更凸显了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倒P"和"P倒不(没)P"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中的肯定式“P倒P”和否定式“P倒不(没)P”除了都可以选择中性谓词之外,它们在选择期望义谓词和非期望义谓词方面具有互补性:前倾向选择期望义谓词,后倾向选择非期望义谓词。本认为这两种格式有着共同的语用意义,它们一般用来权且认同或认定某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人们所期望的或是不违背期望的。这种语用意义决定了“P倒P”和“P倒不(没)P”选择谓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有多住学者对“A就A”复说格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但对此类格式的分析远没有分析透,存在概念模糊、结论不一的现象。“A就A”的格式意义要分层次论证,分为句法结构层面上的“确认认可义”和语境层面上的“决断容忍”义。  相似文献   

11.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2.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3.
神秘数“九”在《楚辞》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一是祭祖。《九歌》是一组民间祭祖乐歌,十一篇内容都与祭祖相关;二是崇天。“九天”的“九”是楚族神圣的、神秘的表现崇天观念的数字符号;三是崇日。楚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九阳”神话潜藏着楚族炽热的崇日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对血缘人伦的覆盖 ;而在新时期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人们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波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乡土性的苦闷、焦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5.
“不是A,就是B”中的表述对象与该格式的语法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单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一贯或数次行为等标志词,其语法意义为表并列之外,其余都是表推测。复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两个中的一种”等标志词语,其语法意义是表推测之外,其余全部是表并列。  相似文献   

16.
郭佾 《海外英语》2012,(5):244-245,247
人物对话的含义往往超越话语本身的含义,该文以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为例,结合动态语用模糊理论,从三方面,即:话语、语篇及语境与语用模糊的互动角度,对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话进行分析,深层揭示语用模糊对电影对话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语气标记"就结了"与句子的真值语义无关,其标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明示说话者交际意图。从主观性来看语气标记"就结了"主要表现为在未然事件中对建议等的主观认可,以及在非未然事件中对主观评论的肯定及再强调,其交互主观性的表现主要通过"就结了"与"不""吗"等的组配模式得以实现。语气标记"就结了"大致形成于清末民国时期,且在语法化过程中对"就结了"的词汇意义有一定的保留,作为语气标记其虽已具备语气标记的功能性,但其语法化过程还并未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有对"A就A"的研究,在论述了"A就A"结构式的成分、语义和语境之后,对"A就A"这种结构的三种成分在四种语境中的具体情感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A就A"结构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表达多种复杂的情感,并达到不同的情感效应。最后针对"A就A"这种结构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