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博语境下的虚假信息传播“围观”让网民有力量.这是2010年微博最“给力”的宣言.2010年,微博为公民的信息自由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成为普通人反抗“利益阶层”的武器,“宜黄自焚”、“局长香艳日记”、“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通过微博演变成一场场舆论风暴,利益集团被网民通过微博“围观”而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2.
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本质、微博给社会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微博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增强微博舆论传播引导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 说起云南的微博应用,最引人注目的是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政务微博.云南的宣传文化部门主动与网民群体多层次交流互动,在微博问政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形成网上舆论引导新格局,被一些媒体称为“网络执政的云南模式”.善用微博,倾听草根,感悟民意,触摸底层,承上联下,勇于担当,成为云南政务微博发展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5.
微博已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务微博发展迅猛,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在两年多时间里,微博为党政机关与社会沟通带来新机遇,逐渐成为“全天候”互动和“零距离”对话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可以实现民间、官方两个舆论场的对接和沟通,消弭彼此之间的对立情绪,成为一支沟通两个舆论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它是指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以及微博等共同反映与形成.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从“哈警察打人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周久耕“天价香烟”案到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等等,这些著名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和解决,网络舆论尤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博以其独有的快书写、快发布、快阅读、快交流等特点跻身2010年十大关键词。140个字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式的“微传播”正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传播方式。通过关注的“互粉”,我们可以在“我关注的”与“关注我的”这样一个人际传播中发布身边的见闻、关注当下的热点、交换互相的意见,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8.
网络水军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影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进程中的毒瘤。微博平台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网络舆论阵地,网络水军借由平台肆意散播诽谤、抹黑、炒作等言论,造成舆论引导失范。治理微博平台上的网络水军成为迫在眉睫的网络社会问题,应该从法律法规建设、网络公关行业与微博服务提供商的行业规范与网民自律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2015年9月3日,正值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明星范玮琪一则晒娃微博引来网上一片谩骂,“范玮琪晒娃”成为舆论热点。在这个事件中,受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孰是孰非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场网络风波产生的原因——服务器抓取技术。本文以“范玮琪晒娃”事件为例,从传播学的技术决定论出发,分析数字时代技术因素对网络舆论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薛枢明 《新闻世界》2013,(8):162-163
这是一个舆情危机高发的时代,地沟油事件、古井贡酒“勾兑门”、“毒胶囊”、丰田“召回门”、“红罐大战”等频频爆发,每天都在冲击公众的眼球。2012年9月由新浪发出的一条微博,“黄金大米”事件和转基因食品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公众的讨论与关注。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个案,探讨涉事主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得失,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交流互动工具,微博被网友戏称为“围脖”.2010年2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和佛山市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之后,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警方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各地的警察开始“织围脖”.这些公安微博虽只是咨询、问政的平台,但还兼具“悬赏缉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如此众多的使用者,那么当其介入社会热点事件之中时,也必定拥有不可小视的力量.而事实也证明,微博已经成为参与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微博的舆论监督之中,一些用户成为了意见的重要影响者,笔者将他们称作是微博“意见领袖”.这些微博“意见领袖”所发布的信息往往在微博的舆论监督过程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除了不断增加的网民微博用户以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党政机构、学校团体等组织和政府官员也纷纷开通微博,微博已成为舆情工作重要工具。如何使用微博、搭建与网民沟通的平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任,塑造政府微博在网络环境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微博引导向上的、积极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当代政府在提升执政能力方面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7.23动车追尾”舆情形成过程基础上,通过剖析草根微博、意见领袖等大量的微博内容及其传播方式,探讨了微博网状链式、循环转发的嵌套机制及对信息资源的凝聚力,揭示了微博舆论波形成与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郭峥  张明西 《青年记者》2012,(17):63-64
与传统社交网站“0度视角”的好友关系不同,微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是建立在“45度仰角”之上的,大部分用户都在微博中仰望着别人.①处于高处的被仰望者是微博中的舆论领袖,他们通过微博传播个人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粉丝”的态度和行为,信息以“45度俯角”由上而下地传播给“粉丝”.  相似文献   

16.
翟明杰 《东南传播》2018,(7):106-109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社会事件的事态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舆论的形成期、爆发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舆论主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揭示出舆论主体的宣泄性、从众性和极化性,从而为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央视新闻”微博,从2012年11月1日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至今,一直在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位.以微博为先导的新媒体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传统电视、国际视通对外发稿平台之外的第三个发稿平台.“@央视新闻”作为台网融合的新媒体先锋,其采编制度、实现方式与管理运行办法,成为电视媒体实现社交化转型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的理论奠基人乌尔里希·贝克和吉登斯认为,社会巨变所带来的现代性将社会风险大大放大。现代性亦指新的网络环境。网络提高了信息传达的便捷性,同时也增加了由信息混乱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政务微博的出现为政府舆论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共识。本文通过相应案例,分析政务微博目前运行状况,探讨提升政务微博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表现出开放性、复杂性、自由性、延展性、风险性和多样性等六个基本特征.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下,中央媒体纷纷进驻微博,在微博舆论空间积极地发出主流的声音.微博“国家队”的崛起充分表明,在舆论引导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完全可以通过主动的积极转变作为赢取新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的手段,而其关键则取决于主流媒体对于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认识态度、舆论传播规律的调适程度和舆论引导艺术的提升幅度.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工作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微博由于其发布信息及时便捷、传播全民化、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强等特点,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战场。微博反腐在促进政务公开化、弥补传统反腐方式不足的同时,也显露出了诸多弊端,如真假信息难辨、易带来网络暴力和媒介审判等,这些问题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微博平台在反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