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对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地理分布、主要国家PCT布局、技术热点、未来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人工智能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东亚和西欧地区;中国专利数量已赶超美国,但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国巨头均重视专利全球化布局,国外机构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数的50%;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教育、智能驾驶6个方面的新兴技术主题,与人工智能热点技术存在较强的交叉关联,创新机构需对上述热点与新兴技术加以重点关注。本研究可为中国相关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判断技术发展阶段,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结合K-means算法,以专利IPC号为基础,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对专利差异性矩阵进行专利技术聚类;对技术集群从技术影响力、技术范围、技术保护、扩散指数、专利家族数量5个维度进行技术评价;综合孔多塞投票法和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前沿技术集群的命名与比较;引入时间维度,最终得到前沿技术演进图。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最终得到近5年的10类前沿技术,包括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机器人、智能系统、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汽车自动驾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3.
关键技术识别对国家、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通过大数据挖掘,运用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利信息,利用共被引信息形成数个聚类簇,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从重要性和引领性两个维度区分关键技术、潜力技术、活跃技术和一般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的研发布局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不能只关注发明专利的部署,还要实施全面有效的外观专利保护战略,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领军者,苹果公司在GUI外观专利保护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文以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i OS为主体,通过对其在美国GUI外观专利的梳理,从制度层面和实务层面分析苹果如何开展专利布局,构建GUI外观专利保护系统,从而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来源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6.
蔡霖  任锦鸾 《科研管理》2021,42(12):100-107
    如何与产业融合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鉴于“万物皆媒”的未来场景,对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研究对媒体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本文对2008年至2020年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鉴别出75 051条德温特专利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采取关键词、专利代码及学科领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智能媒体技术涉及的专利范围;结合时间变迁和聚类分析将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为平稳、迅速、平缓和迅猛发展四个阶段;利用共词分析建立了不同专利代码之间的共现关系,利用社会化网络分析将共现关系可视化,识别出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集群;结合企业专利拥有量及所属国家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基于以上定量分析从媒体业务与智能技术融合视角提出了媒体机构的智能化战略建议,从智能媒体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国际竞争力提升视角提出了智能媒体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专利测度从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三方面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发展规律,为从专利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形势,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极具代表性的改变既是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车辆管理部门系统完善性的挑战。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车牌识别技术日渐显示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欲通过专利分析技术对现有智能车辆识别技术从时空分异、技术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企业发展的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针对车载设备人机交互输入技术,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公开的车载设备人机交互输入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通过对车载设备人机交互输入技术领域专利文献的收集、标引和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申请趋势、技术原创国和申请人,力求还原车载设备人机交互输入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行业起到指引技术发展和改进方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面向智能船舶相关技术的专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利统计层面对智能船舶技术全球分布态势、主要专利权人、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分布、专利价值、重点专利、主IPC分布对比分析;并且通过3D专利地图对热点技术领域可视化分析。从专利价值层面来看,中国虽然在智能船舶技术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但是专利质量普遍较低;从创新主体来看,国外多为科研机构和企业,而中国高校占绝对优势。从技术研究热点来看,智能船舶技术主要集中在智能运动控制、航线规划、通信导航。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明确我国在智能船舶技术领域布局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为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德温特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来源地,我国的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我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专利行业价值评估工作对于电力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专利的筛选与评估显得十分必要。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技术、法律、经济三方面的指标入手。本文将从电力行业的行业技术特点入手,分析将专利标准化指标引入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初步构建基于专利标准化指标的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提出运用客观数据和系统的方法来识别颠覆性技术并提高识别精准度的方法。基于颠覆性技术理论,重新修正颠覆性技术特征,从创新性、扩散性和转轨性三方面构建一种采用搜索路径统计数(SPC)算法、专利吸收率和专利扩散率测度的新方法对颠覆性技术进行识别和判断;并利用1970—2020年间1 985件专利的数据对智能语音领域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识别出强化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是该领域的颠覆性技术,而端到端的神经网络算法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比论文数据和专利数据的特征指标,识别热点、新兴、潜在和消亡研究前沿主题.[方法/过程]利用LDA主题模型,对智能汽车领域相关的论文数据和专利数据进行主题提取,计算两个数据源下各主题的强度和主题新颖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本文识别出路径规划技术等热点研究前沿6个、智能计算等新兴研究前沿2个、安全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脸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相比,人脸识别更加直接和便利化,因而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并且其在身份验证、公安刑侦、智能视频监控、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专利法律状态在技术动态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专利视角的技术机会识别往往只关注专利存量,而忽视了失效量。兼采专利申请数据与失效数据,意在构建竞争对手研发方向识别的有效方法,为企业寻找技术机会提供支撑。通过LDA模型识别企业研发技术主题,并构建申请相关度与失效相关度测度模型,建立有效规则识别初探阶段、发展阶段、更新阶段、衰落阶段四类研发状态,分析企业技术研发趋势,并以电子信息行业重点企业为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智能照明四大关键技术,编制技术分解表,制定检索策略,利用ISPatent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从申请趋势、申请人、技术路线和竞争对手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控制技术和调光技术是智能照明产业专利布局热点;国外龙头照明企业引领创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全球智能照明产业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专利申请进入平台调整期;中国智能照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迎来新的机遇。最后,从产业转型升级、海外专利布局、专利与标准融合、跨界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冯灵  袁晓东 《科研管理》2021,42(4):123-130
专利丛林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必须关注的技术陷阱之一。专利越分散、专利权的交叉和重叠现象越严重,专利丛林越多。对专利丛林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有助于相关企业预测及规避本技术领域潜在的专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术创新中的障碍。本文拟以高铁制动技术为例,以小见大,对高铁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问题展开研究。利用专利引证三元组计算法对高铁制动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进行测量和识别。随后,基于有效专利时间序列的系统聚类分析,分析高铁制动技术领域对专利丛林演变进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铁技术领域存在专利丛林问题,在经历了专利丛林的萌芽期、成长期及成熟期后,现阶段正处于专利丛林的衰退期。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构建识别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方法并分析其现状。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数据源,从地域、申请人和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层面分析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分布和发展情况;构建涵盖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维度的核心专利识别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AHP)-熵权法的核心识别模型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识别。结果发现: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逐渐形成以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中国在体量和应用多元化上有所突破,但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短板;识别得到的14项核心技术均为美国持有,集中在语音识别、通信传输、电数据处理、图像分析技术领域,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研发重心逐渐扩散,已经涉及医疗、交通、物流以及金融、工业等各个产业领域。所筛选出的核心专利符合世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现状,证明基于专利属性特征构建的三维核心技术识别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和研发方向等方面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91%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掌握在日本、中国大陆、美国、韩国、德国手中,通过聚焦分析主要国家(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综合应用Derwent Innovation、Derwent Data Analyzer、Innography等专利检索平台和分析工具,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上构建检索策略,从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主要专利权人、专利价值等视角,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进行宏观分析,对主要国家(地区)专利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智能手机行业专利大战风起云涌,苹果与三星、苹果与HTC、诺基亚与苹果、微软与摩托罗拉等各大手机巨头之间的专利诉讼案频发,而诉讼额高达数十亿美元,除了智能手机厂商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之外,还与其市场策略和营销手段密切相关。在上述多个专利大战之中,以苹果与三星专利诉讼最为引人注目,苹果公司在专利诉讼策略、核心专利技术的保护以及胜诉后的结果影响都给予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在专利申请布局方面很多的启示。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苹果与三星专利大战中胜诉的6件专利中,其中3项发明专利均为人机交互技术,而剩余的3项为外观设计专利。本文将从苹果的专利诉讼策略以及苹果胜诉的这6件专利进行分析,以期给国内企业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的专利布局带来一些启示,从而在未来的专利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