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并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影响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进行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与之异名同质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都认为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法使我尝到了教育的乐趣,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欣赏者",赏识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小小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以有效地教好历史。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10)
赏识与惩罚都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二者各具特点,功能不同。问题在于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运用"赏识"与"惩罚",把握好分寸,抓好时机,充分发挥两种教育手段的作用。赏识,是指对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成绩等公  相似文献   

5.
缪雪 《四川教育》2015,(Z1):82-83
爱听好话是每一个人的天性。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当下,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所谓赏识,就是指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6.
<正>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学生,就如一剂良药激励学生,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尊重下受到的教育。赏识教育,能让学生快乐地走向成功,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师  相似文献   

7.
王方和 《成才之路》2012,(20):13-I0008
赏识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教育聋女周婷婷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对于老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发展前途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地教育方式,才是教育最佳的体现。这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相适应的。赏识和喜爱好学生是每个教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但是好学生只占到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十,更多是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这些没有达到老师期望值的学生的关心和赏识,才是教育真正公平的体现,才是雪中送炭。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赏识。  相似文献   

8.
林叶珍 《现代语文》2013,(6):119-120
"参与式赏识教育"是我校德育创新的一项新举措,在此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略见成效。"参与式赏识教育"是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但教育要有实效,光有教育者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断追求成功才能达成。如  相似文献   

9.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随后,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推崇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教师不约而同地拿起了表扬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武器。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赏识,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教师应学会用赏识的目光注视学生,给予学生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赏识可使好的学生变得更好,使后进生变成优秀生。总之,赏识会让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了学生,那么当你在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管理好班集体,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要从自身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一、赏识班级里的顽童1.赏识"顽童"的开始——发现闪光点。发现了  相似文献   

13.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郑雅敏 《文教资料》2011,(31):136-137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对学生心理机制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对于"赏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193页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赏——即赞美之意,识——即肯定与认可.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所以,依我之见,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地追求成功的教育理念.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事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挥潜能和取得成功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从"赏识教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不少教师也"粉墨登场"大显身手,他们认为好学生都是被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肆鼓励学生,奖赏学生,导致教育过于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有教师狭隘和片面地理解了赏识,认为"赏识"就是"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似乎已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诸多不当的"表扬",迷失在一个生硬、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行为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创造环境,激励学生按照良好的方向奋发前进。还要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用以强化学生的行为,不断激励,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我认为,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爱。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和最高的行为准则,我们从"发现优点"、"赏识优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希平 《中国教师》2009,(Z1):478-478
<正>著名的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赏识犹如阳光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让你由失败走向成功,由痛苦走向幸福。"可见,赏识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方式,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  相似文献   

20.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重视赏识教育,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