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
近年来,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因其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安全特性高等优势受到了极大地关注。本文对比了以锰酸锂(LMO)、三元材料(NCM)、钴酸锂(LCO)、磷酸铁锂(LFP)为正极材料的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结合市场需求,分析了不同正极体系的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中在分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性能基础上,主要对锰酸锂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CNABS和DWP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专利为样本,从专利的视角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的石墨烯技术进行的统计和标引,分析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石墨烯技术的发展路线以及代表公司合肥国轩高科的技术发展路线,并从中得到一定的规律。石墨烯与锂离子电池均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高性能的突破带来了可能。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比较多元化,不仅可以将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3)
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锂离子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以镍钴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制成容量为1300m A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经过1C倍率测试循环性能达到1000次以上,经过针刺安全测试后没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2)
锂离子电池诞生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文章采用了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人工石墨为负极材料,制成18650型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其中5C放电容量可以达到95%以上。1.0C循环300次以上仍可以保持90%以上的容量,显示电池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优势、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简要介绍了青海省围绕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所做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复合包覆掺杂技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纳米化合成和表面修饰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建成了万吨级磷酸铁锂生产基地,解决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性能差、制造困难、批次稳定性差的难题,为青海省锂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势,理论比容量为170 m Ah/g,由于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安全性好,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被认为是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之一。美国威伦斯技术公司是较早对磷酸铁锂进行研究的企业。本文将对威伦斯公司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对其申请现状和技术发展脉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电池自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容量相对偏低,它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三元氧化物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正极材料,它与锂镍钴材料相比,具有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0,(15):96-97
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恰能满足理想的高安全高容量高功率锂电池的需要。磷酸铁锂的发现,被誉为标志着“锂离子电池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磷酸铁锂无毒、对环境友好、原料丰富、比容量与库仑效率高、充放电平台平稳、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高、极安全可靠,非常适合于对安全性、循环寿命、功率特性、使用成本等极为敏感的大型电池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磷酸铁锂(LiFePO_4)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颇具发展前途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文章依据反应物的相态,分两大类综述了国内外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对其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详细介绍了一种以磷酸铁和碳酸锂为主要原料生产磷酸铁锂的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1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前公布了一项新型电池技术成果,研究人员称,他们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经济可行的新型锂镍锰氧化物改性电池.相比目前的电池来说,新型电池能效高,充放电时间短,价格低,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好,可以很好地满足电动混合燃料汽车的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6,(6):42-4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前公布了一项新型电池技术成果,研究人员称,他们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经济可行的新型锂镍锰氧化物改性电池。相比目前的电池来说,新型电池能效高,充放电时间短,价格低,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好,可以很好地满足电动混合燃料汽车的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的核心一动力电池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动力、能源系统转型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使得电池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策给力锂电池电池材料是锂离干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约30%的正极材料销售趋势,能很人程度的反应钾离了电池产业的发展现队。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我国在该材料上的专利覆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LiMn2O4、LiCoO2和LiFePO4三种主要正极材料的技术研发现状和专利概况,对比国外领先企业的专利技术发展方向,为我国企业选择合理的研发领域、制定研发策略以及相应的专利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09,(4):F0003-F0003
新型电池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新型电池及电池材料技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贮氢材料及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嵌入材料及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电化学贮能超级电容器等。各类电池在生产和研究中具有不同的创新和发展方向,未来的新型电池将在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面向21世纪的重大技术领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然鳞片石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随着石墨的改性处理方法日益成熟,可逆容量和首次充放电效率逐渐改善,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地位也日渐提高。石墨自大规模开发利用至今,有关鳞片石墨的提纯工艺已经开发的较为成熟,然而我国储量丰富的天然微晶石墨的开发和利用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在我国,天然微晶石墨的提纯和加工技术和工艺还不完善,影响了这部分石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从介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入手,着重分析了石墨作为良好的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其主要的嵌锂机理及提纯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淀粉、柠檬酸作为有机碳源,配合液相分散混合、高温固相处理以及雾化造粒工艺,制备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就不同碳源包覆改性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有机碳源中,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柠檬酸(139.4mAh/g)、淀粉(144.4mAh/g)和聚乙烯醇(153.8mAh/g)。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23)
锂离子电池最早于1990年研究成功,截止到目前,已经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新能源电池,锂离子电池有着理想的性价比与综合性能,应用范围涵盖到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武器设备、摄录机等等,在储能、航天、电动汽车领域中,也逐渐展露头角。本文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可在新电池之中重复使用,回收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资源匮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基于专利检索数据和产业调研数据,通过检索、人工降噪和筛选统计全球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对该技术领域专利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和储能电池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和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强劲的政策利好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支撑正极材料走向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还是以石墨为主,但是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较低(为372 mAh/g),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硅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 200 mAh/g,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负极材料在锂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巨大的体积膨胀效应,导致电极材料破裂和粉碎,从而大幅度降低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并且硅的电导率不理想,也限制了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用石墨烯对硅负极材料进行改性,有望缓解其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以及导电性差的难题。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于硅基负极材料的性能提升机理,期望对未来石墨烯改性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