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信息传播的密集,各种媒体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同一个困惑:新闻同质化。翻开各家报纸,新闻几乎以同样的"面孔"出现,许多读者感觉每天只需看完一份报纸就足够了。如何"同中求异"吸引读者的眼球?原创新闻成了各种媒体人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互联网发达的信息资讯,为平面媒体提供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新闻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记者、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我国互联网自1994年向公众开放以来,最先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得到应用,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时确立了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用党和政府的声音占领互联网这一新的思想舆论阵地,先后确定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各类信息传播极为活跃,并为当今形成了新的舆境。从形成的源头看,新舆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舆论部分,即由新闻媒体发布自采新闻或转发其他媒体的新闻;二是公众舆论部分,由网民借助互联网所建立起的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信息。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5.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5,(11):28-29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早在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曾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为规范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坪 《新闻实践》2008,(11):56-56
清醒认识"两重性"当今,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显示它的"两重性"。它既可以是重要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还可以是不良有害新闻信息的扩散途径。网络以迅速、便利、廉价等优点,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同时,网络污染已经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安定。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网络欺诈等丑恶现象屡禁  相似文献   

7.
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可以作为一种舆论力量,引领社会风气。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到之前的电视广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也为新闻开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互联网新闻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性分析,得出互联网新闻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以重视,尽快改善当前状况,使我国的互联网新闻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RSS风潮已经席卷而来,并成为新一轮网络媒体竞争的关键,RSS为互联网信息定义提供了简洁的标准,并对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RSS对既定互联网价值链构成巨大冲击。能否锻造出新型的新闻传播模式,能否利用新技术和从赢利的角度开拓出新的业务领域,新闻网站必须要在技术上迅速跟进、消化采用、有所创新,找到自己成为网络媒体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加速信息传播,地球村公民随时可以上网了解各种新闻.从大量文字资讯到新闻图片,从现场直播到新闻焦点,无不宣告网络时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湛  吴伟 《当代传播》2003,(5):45-46
近两年,一种新的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引人关注,这就是手机短信.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闻的传播可以看出其优势.今年的大年初一晚22时10分,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有报道称"手机短信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又发掘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①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移动终端由此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终端影响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文本主要介绍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和互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数字媒体带入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最初,数字媒体只被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或互联网行业,但随着数字媒体功能的逐渐丰富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日益进步,数字媒体的应用面越来越广阔,更是对新闻制作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有利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立足于数字媒体的视阈下,围绕着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两方面内容开展分析,探讨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和新闻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信息的呈现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信息获取要求。  相似文献   

13.
芮必峰  陈夏蕊 《新闻界》2013,(14):62-66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去被排斥在新闻生产之外的公众,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介入专业新闻生产过程。针对专业化新闻生产提出的传统"媒介素养"在中国尚未来得及全面普及,新的媒介技术又使新闻生产进入了一个"去专业化"的过程。新传播技术在给人们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些什么问题?它对"媒介素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该如何在新传播技术条件下培养新媒介素养?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色新闻是新闻史上一个特殊的新闻现象,对世界近现代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面临重大转型,加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色新闻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并在网络环境中不断蔓延。本文探究黄色新闻在互联网时代的成因与表征,结合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如何防范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产生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常江  田浩 《新闻界》2020,(4):6-13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知名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主席詹妮特·瓦斯科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重点考察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对数字新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念的重新界定与批判性理解。在瓦斯科看来,研究者对于技术对新闻的影响应当抱持谨慎的态度,数字新闻从业者应当警惕超级互联网平台的信息霸权,新闻受众(消费者)则应当有意识地追求新闻的公正性而非沉迷于"客观"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马兵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39-140
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作为"平民媒体"的微博,因其使用的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信息传播裂变性等特性,顺应了全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快餐式"信息获取的需求,正逐步侵蚀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形态,使微博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变革。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微博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17,(2):6-7
2016年12月5日,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的专项行动,还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明确要求各网站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互联网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环节。"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国家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在官方网站建立了网站"标题党"问题举报专区。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的高压态势,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18.
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由于与生俱来的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优势,因此在应用之初就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新闻媒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Web2.0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主要特征,使原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被忽视遗忘的大众智慧的价值“碎片”有效聚合和利用起来,从而翻开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图片新闻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电视和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发展迅速,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各种形态媒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凭什么赢得读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为更多的办报人所接受。但是,目前报纸对图片新闻的处理仍存在血腥恐怖、过分渲染等许多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勃兴和社会多层面的赋权,催生了新的新闻文体出现。它们不拘一格,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其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闻信息符号化的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演变:各种新式新闻文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现象,体现出特有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