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不得”与“恨不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词.二者都有“迫切希望”的意义,但是“巴不得”往往表达的是希望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恨不得”更倾向于对既定事实相反方面的希望.本文将从语义、感情色彩、语法三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大纲还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我们在教学中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3.
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具有的语法特征,也是英语和汉语常用的句式。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被动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历史不同,所属的语言系统也不同,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积极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析,进而加强我们对英汉被动句的了解。研究英汉被动句对比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表达形式、语法意义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比较分析,以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  相似文献   

5.
崔敏 《职大学报》2013,(3):40-43
随着我国在国际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汉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与传播汉语。我们如此的大力传播汉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急切需求,也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在传播汉语的过程中,最需要的解决的就是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因为我们培养的教师在以后从事的是对外交流的职位,传播我们的汉语.更是与外国留学生或是国外的学生的交流。所以跨文化间的交际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示范 ,又可以叫做演示 ,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 ,又是最简易、直观而有效的指导模式。我们当语言教师的 ,无不碰到这种情况 :你要学生背诵某篇课文 ,学生会脱口而出地说 :“老师 ,你先背一遍给我们听听。”你布置学生写作文 ,学生又会诚恳地说 :“老师 ,你写一篇给我们看看 ,让我们学习学习。”在我们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学生显然不欢迎你纸上谈兵 ,而迫切希望你先作示范朗读。总之 ,我们要学生做到的 ,学生都希望老师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们自己先做到 ,这可以使我们在学法指导时不致隔靴搔痒 ,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背诵、作…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8.
外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对汉语的结构形式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因为各种语言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对有一些汉语结构表达的意义却难以理解,比如说初学者对"吃饭"很容易理解,但讲到"吃食堂"可能就不容易理解。当学到这一类似结构时,学生不应该只从结构形式表面去看,而应结合语境、语义指向多方面因素整体把握。这就体现了语义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以"动+宾"结构为例,探讨汉语语义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良军 《职大学报》2005,(4):121-122
就怎样摆好朗读的位置,如何发挥其功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朗读为先”的原则,并强调朗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任何方法都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至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在英语学习中几乎不重视朗读方面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不强。本文首先考察了“朗读”的定义,然后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最后探讨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作为国语,是我们蒙族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二语言.因此汉语文课是我们蒙族语生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当前在我们各民族的交往中,汉语已经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通用语.尤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及时地去捕捉.许多先进的人物,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借鉴.在当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除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外,还要努力学习使用其它民族的语言文学.这既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标志.因此搞好“双语”、“多语”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民族发展与强盛的需要.怎样在蒙族学生中搞好汉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必须首先了解蒙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特点,然后根据实际情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外国学生和民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认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对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记叙文是学习者接触最多的一类文体,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内容,从阅读认知角度进行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学习者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阅读理解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黄色文明”在与“洋鬼子”的“蓝色文明”较量中吃了败仗,迫使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睁开眼睛看世界”,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都曾向西方学习,从外国文化中去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但是学生老是斗不过先生。原因何在呢?一是当时拿来的东西——资产阶级思想武器已经比较陈旧。二是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比较幼稚,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在学习西方时往往忽略了本国的国情,“只知生吞活剥地学外国”①,因而往往只有宣传之功,而无实行之效。鲁迅的拿来主义正是在总结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学习西方正反经验的基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从外国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分析入手,初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名词是汉语和维吾尔语中最为基本的词类之一,他们都有着数量众多,情况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特点,但是在语法的地位中确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来说,研究现代汉语和现代维吾尔语构词的原理就得从名词来进行全面的分析。汉语和维吾尔语是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思维的共性、双语环境等多种因素,也有不少的共性。而且这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都处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对这两种文字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我们更好的对两种语言进行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火”是英汉语中共有的基本词汇,“火”这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愤怒、激情、灾难”,同时,由于两个民族文化背景、认知模式的差异,“火”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本文试从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语的“fire”和汉语的“火”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投射的范围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7.
外国朋友在学习汉字时往往障碍重重,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希望能提高汉字教学效率,促进汉语传播。  相似文献   

18.
数量的表达     
阮正军 《阅读》2015,(Z3):64-65
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碰到要表达数量多少的名词,有些表达是与汉语不一样的。1.汉语里所说的一头牛、一匹马、五枝笔、两本书,在英语里并没有对应的“头、匹、枝、本”这些量词,都是在冠词或数词后面直接加上可数名词就可以了。a cow,a horse,five pens,two books2.英语里碰到成双成对的物品时,就需要用到pair来帮忙: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期 ,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文艺思想的争论 ,这些争论常常与一些词语和概念的翻译联系在一起。本文讨论的四个词 ,即“文学还是出版物”、“形象思维”、“主体性还是主观性”、“本体论” ,都是通过翻译出现在汉语语境中的。它们随着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 ,取得了许多新的含义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几个实例 ,了解这些词的意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对于我们进行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了解翻译的本质特征 ,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在删减词语的比较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语感指导朗读课文时,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可以删除一些词语,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增强语感。如《祖国多么广大》一文的原文是这样的: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长江两岸,柳枝刚刚发芽,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我删去文中的“已经”、“刚刚”、”还在”、“我们”这四个词,让学生把删减词语后的文句和原文进行比较朗读,学生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