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地理强调人地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中学地理教材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地理环境知识丰富,地理实践活动多样,在中学地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校环境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生态道德,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水平。历史教育有生态道德教育的潜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可以提高教育成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进行生态道德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培养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要想提高教育效果,必须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应该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加强教师生态科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进修,改革历史教学的课程标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  相似文献   

3.
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验,考察渗透式实验对中等卫校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影响.实验内容为:生态道德认知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对中等卫校《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进行分析并设计教案、找出教材中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设计生物实验和课外活动案例对学生进行渗透生态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情感和行为习惯.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是符合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介绍小学美术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重点讨论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同时提出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辅导员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和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是对大学生生态人格的一种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需要在社会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在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积极寻找创新教育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同时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46+248-246,248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资源的掠夺越来越严重,同时产生了大量度物污染自然环境,生态危机较为突出,很有必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为了承担责任,也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战略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生态道德教育是工业革命后逐渐兴起的道德教育活动,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的涵育,绿色消费观的培育,生态国情常识的知育以及生态科技知识的教育。因此,村支部委员会干部要带头践行生态道德活动,依靠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生态道德教育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转变,抓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难点、重点和要点,同时培育农民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生产实践中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育德之学,育人之本.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及所承载的使命前所未有.在对广州市20所完全中学德育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学德育如何对待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从师生主体差异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道德教育中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挥起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新时代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已是当务之急.我校作为省级实验小学,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中子课题"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研究任务,对构建生态校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这一理念进行了系统思考并开始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