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问题]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理想变压器接在电压恒定的交流电路中,如图1所示.已知两变压器负载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甲:R乙=2:1,设甲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甲,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为I'甲;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乙,副线圈上通  相似文献   

2.
[问题]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理想变压器接在电压恒定的交流电路中,如图1所示.已知两变压器负载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甲:R乙=2:1,设甲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甲,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为I甲';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乙,副线圈上通过的电流为I乙'.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3.
如图,理想变压器有两个接有电阻的独立副线圈甲、乙,其匝数分别为n1和n2。现测得线圈甲上的电流与电压分别为I1和U1,线圈乙上的电流为I2,则线圈乙上的电压U2=——,原线圈上的输入功率P=  相似文献   

4.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26页第1题(同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第二册第134页第1题)的题目是:变压器为什么不能改变直流的电压? 教参解答;直流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时,通过原线圈的电流是直流电流,电流大小、方向不变,所以产生的磁场通过副线圈的磁能量不变。因此,在副线圈中不会产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没有电压,所以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试验课本第二册第十七章《变压器》一节中,在推导变压规律“U1/U2=n1/n2”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原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1起着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跟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的作用相反,原线圈的电阻很小,如果略去不计,则有U1=E1。副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源,  相似文献   

6.
互感能使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以及两端的电压成比例地发生变化,那么变压器能否变换电路中的电阻呢? 引例 图1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两线圈直流电阻均可忽略.若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那么变压器工作时,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多少? 分析 a,b间的等效电阻理解为该两点间的电压U1与流经两点的电流I1之比,即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第18题:图1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1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  相似文献   

8.
刘殿岩 《新高考》2007,(12):9-10
对于变压器问题,多集中于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I、U、P、n各量间基本关系的考查.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变压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大题型:一、一原一副,“口”型铁芯变压器问题图1例1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PA∶PB=,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A∶UB=.解析此题很容易将电阻A消耗的功率当成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并将a、b两端电压当成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U1,从而得到错误答案1∶1,4∶1.实际上电阻A消耗的功率并非变压器…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试验课本第二册第十七章《变压器》一节中,在推导变压规律“U1/U2=n1/n2”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原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1起着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跟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的作用相反,原线圈的电阻很小,如果略去不计,则有U1=E1。副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源,感应电动势E2相当于电源电动势,副线圈的电阻也很小,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变压器”一章中 ,有这样的描述 :“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E1=n1ΔΦΔT,E2 =n2 ΔΦΔ T,由此可得 E1E2=n1n2.在原线圈中 ,感应电动势 E1起着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 ,跟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U1的作用相反 ,原线圈的电阻很小 ,如果忽略不计 ,则有 U1=E1.副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源 ,感应电动势 E2 相当于电源的电动势 .副线圈的电阻也很小 ,如果忽略不计 ,副线圈就相当于无内阻的电源 ,因而副线圈的端电压 U2 =E2 .于是得到U1U2=n1n2……”由这段描述可知 ,电动势 E1、E2 指其平均值 ,…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文讨论的是理想变压器,并得出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两个重要结论:(1)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_1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_2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n_1、n_2之比,即(U_1/U_2)=(n_1/n_2);  相似文献   

12.
原题:附图一台三相变压器的示意图,原线圈和副线圈匝数比为n_1/n_2=30.今测得副线圈一边a、b、c三端的任意两端之间的电压为380伏,则在原线圈一边A、B、  相似文献   

13.
例1图1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4,原线圈两端接到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副线圈与电阻R串联成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成人中专《电工基础》统考试题中有一填空题:理想变压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副线圈处于开路状态,则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 ;如果副线圈上所接的负载电阻增加,则原线圈从电源获取的功率 (增加、不变、减小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零、减小。原线圈从电源获取的功率将减小,这个问题可作进一步讨论。   设交流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ε和 r。设想原线圈电路存在一个等效电阻 R′,它的作用是将副线圈电阻 R折合到原线圈电路中去。在如图 1所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R与变压器副线圈连接,虚框部分为 R折合到原线圈的等效电阻 R′,…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变压器的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的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原线圈和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相似文献   

16.
在多份试卷中看到此条题目,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 √2sin100πt (V)的交流电,电阻R1 =R2 =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50 V.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2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00 W. (D)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3A. 对于此题,不同的试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分歧主要在(D)选顶"求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此电流指的是电流的有效值.笔者上网查了一下,有的给出了具体解答,有的没有.笔者和多位同事进行了讨论,综合网上的查阅,共有下面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7.
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的一种用来改变电压的重要设备,变压器是交变电流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学阶段仅限于研究理想变压器的问题,涉及理想变压器的主要知识有:①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关系:U1U2=n1n2 ②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关系:I1I2=n2n1 ③输入、输出功率关系:P1 =P2(即P入=P出).  相似文献   

18.
在含有理想变压器的交流电路中,原、副线圈分别与其他元件组成2个回路,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由I2=U/R,和P2=U2/R可知,副线圈的电流和输出功率直接受到影响,而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关系和电流关系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和输入功率也将受到影响.那么负载电阻R相对交流电源有多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课本上讲的理想变压器,由“口”字形铁芯,一个原线圈和一个副线圈构成.依据穿过原副线圈每匝的磁通量相同得出了原副线圈的电压关系:U_1/U_2=n_1/n_2;依据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出了原副线圈的电流  相似文献   

20.
一、理解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当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时产生交变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