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以下简称《续提要》)撰修于一九二八至一九四二年间,一九九六年由齐鲁书社影印出版,正文三十七册,索引一册,收提要三万余篇,是《四库总目》的续编。仿《四库全书总目》体例,给每部书撰写提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它成于众手,又适值国内局势动荡,在编写中不免有所舛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若干纰漏,现就浅见所及,例举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人文渊薮,清人的诗文集更是浩若繁星,数不胜数。从人民日报社的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清集提要》),我们便可以窥见清人别集著述之隆盛。《清集提要》介绍诗文刊刻源流,版本异同及庋藏情况,实是嘉惠学术。笔者在参与吾师杜泽逊先生主持的国家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编辑工作时,对此书多有检核,其检索方便,提要翔实,但也偶有疏误。现将己所发现条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七九一、《清人别集总目》页九二五皆著录旷敏本《岣嵝集》,后者未详其生卒年,前者据“彭坊《瓦卮集》有其(旷敏本)所作序称,‘坊齿多敏本十九年’,彭坊生於康熙五十八年”,定敏本生年为乾隆三年(1738),江庆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从之。今按:敏本实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提要》考订有误。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瓦卮集》,  相似文献   

4.
《今古奇闻》乃晚清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下简称《孙目》)及江苏社科院《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下简称《提要》)等书记载,存世有三种版本,一为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东壁山房原刊本,二为光绪辛卯(1891)北京坊刊本,三为光绪辛卯(1891)铅印本。笔者查阅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东壁山房原刊本,书为聚珍版,凡六册,扉页题“上元王寅冶梅氏选”,扉二有牌记“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孟夏开刻”,卷前题“东壁山房主人编次,退思轩主人校订”,前有序言,署“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夏四月上…  相似文献   

5.
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称为《提要》),是从事清代文史研究及目录版本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然而柯先生在编辑此书时,对一些著者的简介却存有考证失误之处。本文意在对《提要》中的一些舛误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6.
余嘉锡(1883-11955)所著《四库提要辨证》,是辨证《四库全书总目》的第一部杰出学术专著。然而,有关《四库提要辨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尤其是对《四库提要辨证》的考据方法,更是少有论及。像胡楚生《〈四库提要补正〉与〈四库提要辨证〉》,旨在揭示二书异同。廖璠《余嘉锡及其〈四库提要辨证〉》,则从考辨《提要》之得失、《四库提要辨证》之形成、《四库提要辨证》之思想方法三方面对《四库提要辨证》及余嘉锡的思想方法加以评述。可惜的是,这两篇文章均未涉及《四库提要辨证》的考据方法。其他的,如廖璠《余嘉  相似文献   

7.
四库提要的具体所指有:七阁库书提要,或称"原本提要",指《四库全书》所收三千四五百种图书,每种皆冠《提要》一篇;七阁《总目》提要,指四库馆缮写本《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含库书提要加存目提要,并四部总叙、四十三类小序暨子目案语等核心内容),分置《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之首。此外还有:《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所载《提要》近六百篇,以及邵晋涵、翁方纲、姚鼐、戴震、周永年、任大椿等人的《四库提要》分纂稿,等等。《荟要》内四百六十三篇提要,《聚珍版书》内百馀篇提要,经总纂官纪昀等删润、修改,已经写入库书提要之中;邵晋涵等分纂稿,皆为草稿、初稿,  相似文献   

8.
杜泽逊 《图书馆杂志》2006,25(10):72-74
《四库全书总目》(简称《四库提要》)为中国传统学术集大成之作,张之洞认为《总目》是从事学术研究之“良师”,洵非过誉。唯卷帙浩繁,出于众手,偶有疏误,诚所难免。余撰《四库存目标注》,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每见《提要》讹误,辄笔于简端,经、史两部陆续整理刊布,此则子部,聊作赓续之篇,仍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天津图书馆珍藏一部清乾隆时纪晓岚(昀)删定《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残存稿本。笔者在校理这部《总目》时,发现晓岚在删定各书提要时,对其中的撰者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及事迹等爵里内容,进行了删改。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6):117-122
《四库全书荟要提要》、文津阁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判所收录春秋类典籍,多以朱子《春秋》说为据,然朱子自称五经中最不能理会的便是《春秋》①,朱子亦无春秋学专著,那么以朱子《春秋》说为标准的实质内容为何?本文试就三部提要称述,与引以为评判指标之朱子《春秋》,条理其内容,以说明编纂《四库全书》选书与形成评价的基本要项与内容,对朱子说的接受与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研究它的纂修情况离不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时提要的编写是由纂修官分别拟定,再经过修改和补充,然后由总纂官纪昀修订并总其成,因此提要分纂稿与总目提要两者之间存在差别。这些差别对探讨当时全书及提要的编纂有着重要价值。但分撰稿传世无多,甚为研究者遗憾。当时的总目协勘官张羲年所著《噉蔗全集》有分纂提要稿三篇,为辑佚者所未见。  相似文献   

12.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一部大型古籍提要目录。由于该书未经最后整理,其中讹误不少。就齐鲁书社影印稿本中所见若干错误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13.
论文根据董康《书舶庸谭》中的材料,论述了董康与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的设立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修之关系,同时对董氏所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要稿与《嘉业堂藏书志》的渊源关系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荟要提要》是指收录于《四库全书荟要》中各书的书前提要,因完成时间相对较早,与它本《四库全书》提要存在不少差异。论文以史部提要为例,将《荟要提要》与它本《四库全书》提要作一综合比对,以《荟要提要》证《四库全书》提要之误,也以《四库全书》提要证《荟要提要》之误。  相似文献   

15.
史丽君 《图书与情报》2005,(5):96-99,103
以《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史部提要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总目》非常注重考证所录古籍的版本情况:考证版本差别,考证版本产生和流传过程,考论善本的标准。在这三项工作中。《总目》都注重从版本内容入手。有助于克服版本研究中形式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提要》200卷,是古典目录的集大成者,继承吸收了前人大量的目录学成果。清初学者朱彝尊的大量学术观点及考据成果即为《提要》所借鉴,此已有学者作过探讨,而《提要》明确援引朱彝尊序跋达42处之多,对于此学者罕有研究。本文着力讨论了《提要》对朱彝尊序跋的借鉴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7.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非如当今学界所认为的皆据原书撰写,而是存在大量抄撮、袭用各省地方艺文志的情况,极易对利用者产生误导.揭示这一点,有利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史的研究和更好地使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18.
《四库》馆分校官沈叔埏的《颐綵堂文集》卷8、9、10收有多篇"书后"。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一书认为这些"书后"多为沈氏所拟的《四库》提要稿。文章从沈氏之任职时间、职分及"书后"具体内容来分析,认为这些"书后"并非是沈氏所拟的《四库》提要稿。它们应多为沈氏对《四库》书录副后所作的跋语,其中一些内容或多或少参考了《四库》提要稿。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朝廷开馆修《四库全书》。《四库》馆纂修官对经办之书均需拟定提要,交总纂官核定。我们目前普遍见到的提要收于《四库全书总目》或是各阁本《四库全书》的书前提要。但是,这些提要是经总纂官修订过的,与各纂修官初拟的提要稿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提要草稿与定本,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四库全书》编修情况。可惜的是,目前存世的提要稿不多(主要是余集、邵晋涵、翁方纲、姚鼐四人的提要稿),尤其是大典本提要稿就更少。近日获读陈昌图《南屏山房集》,发现其卷21保存有12篇大典本提要,是目前所知个人拟就的数量最多的大典本提要  相似文献   

20.
王重民先生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五千余篇(包括正编四千二百余篇、《补遗》 一百余篇、题跋二十七篇、《补编》约七百八十篇。正编、补遗、题跋1983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排印。《补编》199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其中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远 东部藏中国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一千六百余篇,为北京图书馆在抗日战争期间寄 存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部的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二千七百二十余篇,为北京大学 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所撰提要约六百篇。分别标明“国会”、“北图”、“北大”。其中 北京图书馆寄存之书已于六十年代初运往台北,暂存台北中央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