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造性习题编制的意义与内涵素质教育倡导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  相似文献   

2.
李桂福 《物理教师》2006,27(4):5-16,25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现,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指明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发展,超越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5.
吴多传 《考试周刊》2011,(36):180-180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发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自然、生活到物理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②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③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④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⑤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静 《考试周刊》2014,(98):141-141
初中物理新课标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制定,为中学物理教育开辟了一方崭新的天地,让物理教育工作者欣喜地看到了物理教学告别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候真正地到来了.课标开宗明义明确了物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教学中,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的课程改革使教育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学科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做,淡化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12.
尚延山 《教学与管理》2007,(10):137-13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抽象概括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发展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陈国清 《考试周刊》2010,(10):193-193
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设的物理教学情境应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而且能增长探索意识,这就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扣林 《中学理科》2006,(12):61-61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的考查既要落实《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又要为科学探究教学提供导向和帮助.中考对科学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考查在逐年加强.本文就中考是“如何考查科学探究能力”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生成、验证和发展的过程,面对的是开放性的问题,需要探究者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直觉和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个性品质的介入。将科学探究纳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养成科学精神。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研究能力,在初中阶段应作为一种显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给科学探究下的定义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指出,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⑤分析与验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我们不妨简称为“科学探究七要素”。那么,了解这七个要素在科学探究中孰轻孰重,对于我们进行探究教学特别是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笔者采用“专家访谈法”,就这一问题访问了全国部分高师院校的物理教育专家,计算得出了各要素的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陈晓东 《考试周刊》2011,(51):177-178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作为物理学习的突破口,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问题的意识,是科学探究不可缺的要素之一。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即“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应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通过探究的方式来经历和体验科学过程,从而实现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新课标也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创造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实现创新发展.基于此,从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实践探究教学策略,即结合实验探索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重视课外拓展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