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一个区域性的舞种,研究满族舞蹈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满族舞蹈的发展特点,依托学校民族特色,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拓展现有舞蹈专业教学范畴。将满族舞蹈系统引入高师舞蹈课堂进行尝试性的教学,突出了学校舞蹈教学的民族特色,使学生在学习满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了解满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满族宫廷舞蹈中的服饰元素和祭祀元素,使女子形成端庄、柔美、大方稳重、祥和的特点;男子形成古朴、激昂、骁勇善战的特点.满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图腾元素和风俗性元素,使满族舞蹈形成图腾文化,产生特有的民族生活和教育信仰.在生活习俗中提炼出动、植物形象,把满族人民的豪爽大度充分体现出来.现代的满族舞蹈更是继承了先祖的马背民族文化,把道具元素利用得淋漓尽致,使满族舞蹈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辽宁地区的满族人民创造了无数文化、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辽宁地区满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入手,对有代表性的满族故事、诗歌、剪纸、舞蹈等文化艺术的变迁发展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4.
对满族舞蹈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 ,明确其独特的神韵风格。强调在教学中 ,应强化满族舞蹈的规范性 ,掌握满族舞蹈的特殊性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 ,培养表演、鉴赏以及未来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瑶 《教育教学论坛》2012,(37):279-280
满族宫廷舞蹈中的服饰元素和祭祀元素,使女子形成端庄、柔美、大方稳重、祥和的特点;男子形成古朴、激昂、骁勇善战的特点。满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图腾元素和风俗性元素,使满族舞蹈形成图腾文化,产生特有的民族生活和教育信仰。在生活习俗中提炼出动、植物形象,把满族人民的豪爽大度充分体现出来。现代的满族舞蹈更是继承了先祖的马背民族文化,把道具元素利用得淋漓尽致,使满族舞蹈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北方民族皆能歌善舞。据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可知,满族先民曾创造了旖旎多彩、雄健遒劲的民族舞蹈,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近世以来,满族舞蹈已鲜为人知。可喜的是,近20年来,中国有关学者在对北方原始宗教──萨满教的调查,已发现了数十种满族萨满教舞蹈,这些舞蹈在祭坛上,以象征的艺术方式,再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神与人、神话与世俗社会融汇一体的文化景观。尤为值得重视的是,王宏刚等学者在满族萨满教中发现了古老的舞蹈神,这在中国诸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原始艺术中尚不多见。本文对满族萨满教舞蹈神的文化意蕴作一个初步的揭承与探…  相似文献   

7.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己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  相似文献   

8.
满族民间音乐与满族的民族活动紧密相连,满族民间音乐主要来源于节庆舞蹈音乐,如:满族秧歌音乐、太平鼓音乐、莽式空齐音乐、笊篱姑姑舞蹈音乐,体现出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与风俗活动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民族师范院校舞蹈教学要突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研究传承满族舞蹈要打破原有的舞蹈教育体系,凸显我院的地方特色,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萌生于这块土地上的满族民间舞蹈纳入到舞蹈教学中,丰富承德本地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满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腰铃是十分重要的运用道具,它最早是满族萨满在祭祀时系在腰间寓意是通过腰铃摇晃碰撞发出的声响而达到驱赶鬼怪的法器,富有浓厚的宗教特色。而现如今,腰铃也被运用在了满族民间舞蹈当中。民间舞蹈属于一种艺术体现方式。它能够将不同民族所包含的民俗风情体现出来,传递出当地民族的信仰,这种艺术体现方式源于生活,营造了生活情趣。本文从满族舞蹈道具腰铃的外貌和表演形式和历史演变入手,对了解满族舞蹈和满族萨满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演出过的满族舞蹈<莽式空齐>在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我的三十二个"横飞燕"在电影<姹萦嫣红>中有精彩的镜头;在大型音乐舞蹈剧<神鼓>中饰演重要角色;还在许多原创满族舞蹈中参加演出,都留下了我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隆化满族"二贵摔跤"是流传于河北承德北部满族聚居区的一种具有浓烈满族风格特色的道具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道具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发展演变,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宫廷舞蹈的美学形态既延续了历代宫廷礼乐制度的文化精神,又吸纳了满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髓,形成了独具美学价值的宫廷舞蹈形态。这种舞蹈样式既包含着满族先民生存的渔猎农耕形态,又表现了庄重的战斗庆祝传统,赋予了清代宫廷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写意美感。研究清代宫廷舞蹈的美学形态,旨在新时代的思想潮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追溯其审美源头,梳理其稚拙朴质特征、虚实相生的艺术神韵、包容相济的“和”之美态特征,使其能够适应当代文化发展节奏,实现这一舞蹈形式在新时代的价值重生与美学嬗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满族民俗的传承情况众说纷纭,本文结合对西南民族大学在校的满族同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对满族民俗的传承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实证分析。节日、仪式、祭祖、育儿和舞蹈方面的民俗的传承情况相对于日常饮食、礼仪、婚俗、丧葬习俗、民间故事和语言的传承情况要好一些,同时民俗的传承呈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满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勤劳、善良、勇敢、豪爽且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歌舞是各民族文化园地的奇葩,本文通过在艺术、文化习俗几方面对满族歌舞影响而进行了诠释以及它在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二贵摔跤是满族特色体育道具舞蹈,其道具应用具有坚固性,舒适轻便性、做工合理性、形象逼真性,易于携带和运输方便等特点.随着二贵摔跤的发展,其道具应用存在不足,作者就其在发型、头及头部表情、裙摆、躯体和其灵活运用.道具鞋的运用及音乐方面提出改进和改造方法,从而使二贵摔跤的表演更加完善和完羡.  相似文献   

17.
满族民间体育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满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的社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发展满族民间体育是对这种文化形式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满族民间体育是满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探索而形成的,其源于生活生产,是寓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该文通过对满族民间体育项目及其特点的分析,探讨了满族民间体育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了解其锻炼价值,旨在为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满族民间体育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挖掘和整理满族民间体育的内容,满族民间体育体系形成的因素,满族民间体育体系的特点,满族民间体育体系的来源,对满族民间体育体系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满族民间体育的挖掘对东北全民健身计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由于历史及地理等因素使这一地域的文化长期被湮没,20世纪80年代王纯信教授在这里发现了遗存的满族民间剪纸,从此开始了挖掘和研究工作,并通过文化和教育部门对满族民间剪纸进行传播和推广,最终实现了满族民间文化由自觉传承到教育传承的转换.实践证明这种转换是非物质文化得到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该个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