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对于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互动的积极有效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成果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的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探究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有效。从而达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展学生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应从"三个关注"入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获取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构建出更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探究、更加主动地思索,从而形成更加自觉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感情,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新知识,提升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质量,提高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获取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构建出更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探究、更加主动地思索,从而形成更加自觉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感情,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新知识,提升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质量,提高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众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课堂教学,推动了数学课堂的进一步改革。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心天 《华章》2008,(19):140-140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适用广泛,形式多样,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善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互动中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角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及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心天 《华章》2008,(20):140-140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适用广泛,形式多样,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善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互动中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角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及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师生的共同舞台.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中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策略尤为重要,特别是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促进多向交流,实时调控,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从而使得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平等、有效的师生互动,提出变"教"为"导"、变"动口"为"动手"、变"站"为"蹲"等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何润盛 《中国教师》2014,(16):44-45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更加强调课堂教学实效。教师通过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形成教与学的合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课堂驾驭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11.
"自然生成"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式引导和学习,并不断创造新情境、产生新数学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方位发展,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更多数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多方向的数学思维;对教师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营造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师生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学生思考能力,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广"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互动教学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以听、说为手段,让学生"为学而用、在用中学",有效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关注互助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尝试从互动课堂的氛围创设、互动课堂的活动设计和互动课堂的有效调控三方面进行探讨,聚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新精神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交往互动.在这精神的指引下,不少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与探讨.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互动,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现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曾蓥松 《教师》2020,(13):80-81
教育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及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关系到民族繁荣与振兴,但是国家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能否获得高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综合能力与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高低以及学生个体能力培养正相关。数学课堂互动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进而推动课堂教学良性发展,而这也是教师、学生共同进步的具体过程。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展开剖析,探索小学阶段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策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灵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互动就像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对学生的思维能动性起到了引导、启发和驱动作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使用有效的策略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和发展学生思维。数学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独特性以及变通性能否通过教学得到训练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参照指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多角度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质量,切实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都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然而,在小学教学生态课堂中,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没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教学互动实效性不强,这样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将大幅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重塑师生关系,确立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生成的基础;设计弹性方案,展现真实课堂——课堂教学生成的保证;驾驭实施过程,培养自主能力——课堂教学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