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的教学条件和设施下,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一种原生态的效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在常态中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常态中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研讨课等非常态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轰轰烈烈,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忙于这类课,而忽视扎扎实实的常态课教学。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返璞归真,把着眼点关注在我们平时朴实的常态课教学上。常态教学为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所进行的日常教学活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可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我们面前。提高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提高每一节常态课的实效。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量的是常态下的课,也正是大量常态课的累积,才构成了一门学科,才有了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对常态课近距离的观察与发现常态课上老师和学生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我们带着这一专题,围绕"师生活动时间配比,师生的主要活动方式,教师提问的次数与内容,学生回答方式,学生朗读,学生个体对比"等方面设计量表,走进常  相似文献   

4.
常态课简言之就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平常课,常态课全面、真实地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实实地感受与学习;需要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然而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的课,常态课不是“脚踏西瓜皮”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平时、关注常态、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真实感受,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教研活动需要示范课和优质课的引领,但更离不开常态课的参与。常态课教学是指,在现有常规的、自然状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平平常常的课堂教学。较之于时下刻意准备的,经过反复锤炼、多次预演的观摩课、研讨课和示范课,常态课更能够反映教学的本质,它是优质课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陈延武 《时代教育》2009,(11):198-198,200
体育常态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根,体育常态课是最能反映学校管理水平的“窗口”之一,而体育常态课的优劣,最终要靠体育教师来创造。因此,基于学校层面对常态课的有效管理,实质上是对体育教师的管理,笔者围绕“注重精神引领,加强职业关怀;注重制度建设,严格过程管理;注重有效监管,实施科学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层面如何加强对体育常态课堂的有效管理,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柳燕 《广西教育》2013,(18):96-96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此,笔者主要介绍几种创设体育教学情境的方法。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人们面前,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常态课,常态课就是平常课,它是相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而言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上好常态课.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情怀、人生价值观就是在常态课堂中慢慢培养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自我区倡导"有效教学"以来,区教育局各级相关部门包括教研室、学校校长室等积极践行"聚焦课堂教学,有效提高45分钟效益",并推出一系列措施。"推门听课"便是其中一项。"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就是指课前对讲课人不通知、不打招呼的一种随机的听课方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把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按"公开课"和"常态"情况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公开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课堂上重视学生参与、注重师生交流、教学目标定位恰当并能落实;而"常态"情况下的课堂教学却不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影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不断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都受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等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教学受空间大、活动组织繁杂、外界干扰因素多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常常低于师生的预设目标。因此,从体育课堂教学的不同教学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促进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同步发展,就成为促进体育课堂学生有效参与的关键因素。一、理清思路、精心准备,打好学生有效参与的基础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学生有效参与的基础。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教材内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在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广大农村学校,体育课几乎成为了学生的"放松课",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跑几圈后,便让他们自由活动,规定的教学内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意识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本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说常态课是一日三餐的"家常饭",那么展示课就是一年一遇的"年夜饭"。正因为如此,教学不可能没有常态课,如果课堂中缺少了它,就等于没了教学。常态课是教学的核心,是返璞归真、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的课,是我们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常态课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教师就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还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兴趣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一、师生一起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1.与学生一起活动,有助于师生沟通思想情感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投入智力,积  相似文献   

15.
郑先宜 《考试周刊》2013,(93):114-114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亦应是人的教育,身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的反思,逐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一些实践探究,目的在于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端正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改变,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堂教学的"常态",虽不能准确地给以界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常态指的是非常平实的体育课,即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是一个不断为学生提供援助的引导者,时时在为学生的每一天的成长引领护航。而不是为了某一天的短暂行为给予支持的,因此,教师教学更多应追求平实。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一堂精彩的课堂表演,远远不如教师脚踏实地上好一节实实在在的课来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重视过程,其实是指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体验,特别是学生的有效参与、体验的过程.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堂的"满堂灌",学生课后的"机械模仿",成为了某些教师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教学的常态.在这样的课堂上,怎能提高教学质量,怎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怎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为此,本文试图以对习题课的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智力参与""个人体验",把课堂的活动、参与、体验还给学生的一点自我经验.  相似文献   

19.
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的教学条件和设施下.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一种原生态的效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在常态中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常态中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韦昌明 《广西教育》2014,(29):34-35
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教学时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一般的做法是课前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熟悉课文,课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实际收效并不佳。初中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写作代替预习,为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