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则案例上说: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棵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副画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王捷 《考试周刊》2014,(34):191-191
<正>美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社会评价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棵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当教师要求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位小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画一颗圣诞树,这位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惊叹不已,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高的,可美国老师的评价是:"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想象力、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位小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画一颗圣诞树.这位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惊叹不已,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高的,可美国老师的评价是:“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想象力、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美术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国内小学生,到了美国上的第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栋房子,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画技法让美国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吃惊,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照片上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作品时,这位小朋友却想了半天都无从下笔。这位小朋友的绘画水平在国内属于中等水平,人家评价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临摹能力非常强,创造能力却很弱"。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国美术教育专家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还  相似文献   

6.
以往我园上美术课,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只要孩子画出来的画符合老师要求,就算成功。幼儿学画以临摹老师的范例为主,老师怎么画,小朋友就怎么画。有些小朋友临摹水平很高,但让他们画意愿画,就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不能只重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和色彩的感受能力,以及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是以绘画形式来表现美与创新制造美为主的审美活动之一。小学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它是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提升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以及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等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新课标要求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课桌下画。素质教育理念早已渗入美术教学方面,那种过去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已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美术课堂已如乐园一般,不断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并乐在其中。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经验,探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一些粗浅的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小学美术课中,想象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对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小学美术课《想象画—海底世界》一课中,我就是依据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把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分大纲剖析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明确小学美术课的性质、作用 ,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及大纲对教师的要求。二、基本内容(一)小学美术课的性质、作用。1.性质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小学生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2.作用 :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治情操、启迪智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任务。1.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 ,教学目的是全面的 ,而不是单一的。2.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3.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课的…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美术学科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幅画,不是一味模仿,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上好美术课,不仅能让学生在绘画能力方面提升,并能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作为美术教师,如能意识到上述观点,那么反思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不要过早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而是多采  相似文献   

11.
要重视美术教学的过程江苏程凤鸣重视美术教学过程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色彩的感受能力……以往我上美术课,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只要符合我的要求,就算成功。幼儿学画常以临摹老师的范例为主,老师怎么画,小朋友就怎...  相似文献   

12.
付艳敏 《成才之路》2013,(16):65-65
多年来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小学美术是最轻松的,最好教的一门学科,老师不用讲,学生不用用心学,画一画就可以了。"还有人说":上美术课是一件重复的机械运动,每节课都是老师画一幅示范画,学生跟着学画,没有什么意思,也谈不到什么创新。"我想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真正上好一节美术课根本不是简单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还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要通过自己  相似文献   

13.
老师 您错了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一天下午,他的班主任老师在电话中告诉了我一件事情:那天下午他们班正在上美术课,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位女教师,要求同学们在下面模仿着画。同学们开始画画。班上一位女同学画好了,几个学生就围上去看。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小朋友和几个美国小朋友同在一个活动中心玩耍,一位美国小朋友内急,出于礼貌,他在向这位中国小朋友询问厕所在哪里时,没有使用WC,toilet,lavatory这类词汇,而是说May I go some where?中国小朋友照字面意思理解,以为这位美国小朋友想去别的地方玩,便回答说Ofcourse,you can go anywhere.(在哪里都可以)。"做出这样的回答,其尴尬场面可想而知了。我想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不应该当作笑话笑笑就算了,这位中国朋友的回答并没有犯语法错误,那原因何在呢?这个事情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些漏洞——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师到国外一所学校考察时,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件事:美术课上,教师对怎样画苹果作了一番精心指导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到地上摔烂了."老师听了便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上的欣赏是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评述是指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来对画做一些评论,包括视觉上的评论或者技巧上的评论。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培养,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安排类似情境,让学生体会内涵;视频方式再现画家作画时的心态。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做到两点:转变观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随便否定学生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一位日本教师有一次在教小朋友画苹果时,发现一个学生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方苹果。但这位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问他:“你为什么画一个方苹果呢?”原来,这位小学生有一次招待客人,把苹果放在桌上后,苹果滚到了地板上,他感到很难堪,就想,要是苹果是方的,不就不滚了吗?画方苹果就是受到了那次想法的启示。这位老师听完微笑着说:“你想的好,你真聪明。祝愿你将来能培育出又大又好的方苹果。” 虽然,现在世界上的确没有方苹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餐桌上出现方苹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生事物几…  相似文献   

18.
小学美术课的进行,重点就是美育,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创新力进行培养,从而激发学生感悟美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带的中班新来了一个叫小宇的小朋友。刚来的两三天小宇很安静,不怎么说话,也不闹事。没过几天,我便接到了美术老师的"投诉"。原来,小宇在美术课上不按老师的要求画画儿,只是在那儿自顾自地用黑色的蜡笔在纸上乱画。其他小朋友的纸上画的都是五彩缤纷的图案,只有小宇的纸上画的是一团黑黑的东西,也看不清是什么。几次下来,小宇的纸上画的都是一团黑黑的东西,美术老师实在忍无可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对他说:"你就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怎样才能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关注幼儿,满足需要。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幼儿之所以对活动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不够造成的。有位小朋友每次画画都迟迟不肯下笔,即使画了,也是画不了几笔就对老师说画完了。有一次,我选了这位小朋友的画,很认真地进行了装饰并贴在班上的“欣赏角”里。这是这位小朋友的作品第一次受到关注。令人感慨的是,自此以后,这位小朋友爱上了画画,且每天都要画一幅画送给我。教师对幼儿的一个赞赏和鼓励,会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