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2.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很多,最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是心理描写,而借助其他描写方法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则显得更巧妙、含蓄、耐人寻味。那么,如何暗示出人物的心理呢?一、用动作描写流露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物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各种动作。例如,某同学在作文中描写  相似文献   

3.
李阳 《现代教育》2013,(6):120-120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对人物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呢?一、直接描写这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方法。所谓直接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叙述者旁白的形式直接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过程。这种描写不但易于把握,而且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情感。如:“丢掉箱子逃吗?”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他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相似文献   

4.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内心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它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达文章主题的艺术手段。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只有综合地巧妙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法,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着重谈一谈散文《铃兰花》中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5.
导仿点拨心理描写指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表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描写心理活动时,应借助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外部景物的描写,间接地烘托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既能突出、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又能生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及复杂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丰富、更饱满。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心理状态、情绪感觉等的描写。心理描写常起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作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梦境幻觉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8.
写人的章往往离不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一种写法。跟语言、行动描写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不但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容易跟读者的心情及时沟通,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学生的习作中,在心理活动描写方面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写心理活动,常常喜欢用“我想”、“他想”为起始语,似乎非得出现个“想”字才是写心理活动。其实,这是一种很幼稚的笔法。要知道,即使是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也不一定要用“想”字,何况,除了直接描写心理,还可以间接描写,即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揭示内心。比如,我们常常用“怒目而视”来表现内心的愤慨或敢怒不敢言,用“翻白眼”来表现对某人的蔑视和不屑一顾。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描写两个人吵架。注意:除了对话,还要通过动作、神态来表现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即人物内心的活动。学习用动作、神态来表现心理活动@榕子…  相似文献   

11.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它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相似文献   

12.
<正>【技法点拨】所谓心理活动描写,也称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心理描写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13.
技法导航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一、通过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4.
人物描写,无论是刻画外貌还是描写语言,都是外在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人物,则需要描写人物的心理世界。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思维过程的描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要透过人物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进入到他(她)的内心世界去,准确地把握其个性。  相似文献   

15.
胡少华 《江西教育》2004,(11):38-38
心理活动、语言、行动.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三要素。学生写人,一般比较长于描写语言和行动.心理描写则是他们的弱项。为了使弱项转化为强项,我利用小作文的时间进行心理描写的单项训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采用的心理描写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少年雏特的内心世界。小说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与间接心理描写两种方式: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剖析和描绘,有四种方法:由人物直接倾吐、由"编者"叙述、由思忆联想表现、由梦境幻觉反映;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借助景物、事件和人物表情、动作等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表现、烘托。由此又概述了三种方法:细节表现、言行体现、景物烘托。以此来探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阐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都是以心理分析见长的作家,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描写艺术,前者关注的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后者注意的则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结果。在心理分析手段的运用上,二者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8.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即人物想什么、怎么想的,用文字记录下来。跟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相比,心理描写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好的心理描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文字是真实心声的表达。当笔尖轻触纸张的时候,流泻下来的一字一句都凝聚着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精彩的心理描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心理描写呢?把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古典小说,是不太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的(除《红楼梦》外),但古典诗词刻划人物心理却十分细腻成功。尤其是词,以抒情为主,故尤重内潜。许多词作,出色地描绘出人的心理活动,展示出蕴含在人物内心中巨大的感情激流和风暴,精细人微地揭示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并且巧妙地通过人物精神活动透露人的生活境遇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