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课本中出现了两次不同的“短路”概念。第一次是在第四章的“电路和电路图”中,“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做短路”。第二次是在第十章的“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中,“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的通路”。两次定义不统一。其实,第一次定义指的是电源短路,课本在这里专门提出电源短路问题,旨在提醒学生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杜绝电源短路现象的发生。第二次定义指的是包含用电器和电源在内的短路,比较全面。我觉得应在第八章讲过欧姆定律后,…  相似文献   

2.
王荣伟 《物理教师》2006,27(11):28-28
初中物理中的短路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曾两次在教学目标提到短路.一次是上册第五章第二节要求学生认识通路、断路和短路,了解断路和短路.一次是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可见,短路作为电路的一种状态还是非常重要的.短路作为电路的三种状态之一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即电源短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还有一种是用导线将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即用电器短路,若此时的用电器还和其他用电器串联,则此时…  相似文献   

3.
短路和开路     
短路和开路是电路连接发生变化或电路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充分理解这两个概念十分必要.1.短路和开路的基本含义短路的含义在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人教版)中有两种叙述.第一种:“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做短路”(P52).第二种:“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P126).第二种含义比第一种含义更广义些.第一种特指电源短路或全电路短路;第二种可以是电源短路,也可以是某一电路元件或部分电路短路.如果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或各用电器…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52页,有这样一段话:“直接把导线连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教材对短路所下的定义,实际上仅说明了短路的其中一种类型——整体短路(或称为电源短路),并未能概括进短路的另一种类型——局部短路(或称为短接),事实上,恰恰正是由于局部短路问题的存在,才使得电路命题在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更能变化多端、丰富多彩。因此,对局部短路问题进行一下较为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短路是初中电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知识,教材中有4处直接或间接地讲述了短路的知识,在“电路”一节中,教材以“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引出短路,并指出短路会损坏电源的危害;在“电流表”一节中,教材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会烧坏电流表”又一次间接地介绍了短路;在“欧姆定律”一节中,教材以“想想议议”的方式讨论了电流表短接时的短路原因,实际上深化了对短路原理的认识;在“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教材第4次阐述了短路的知识,配合实验演示和分析讲解,对短路的概念、原理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电磁感应”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152页),教材用黑体字这样描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笔者认为,上面的表述中,“闭合电路”一说,提法欠妥,有待商榷.其一,同一概念内涵相异.在本教材第四章第五节“电路和电路图”(51页)中明确提出:“一般的电路,不论简单和复杂,其组成总离不开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电路”都必须具备上述“四要素”,或者至少应该有提供电压…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2001年12月第一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138面“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如图1、2(教材中图10-9、图10-10)所示的电路图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8.
简单的电路一般可分为断路、通路和短路三种情况。在过去物理教材的电学部分常涉及到短路的内容,但教材中只介绍断路和通路的知识,没有明确提出短路的概念,加上现行关于调整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意见的通知精神(下称“通知”)中指出,电路计算只限于电阻不超过两个的电路,不要求做混联电路的计算。这样虽降低了习题的深度,但教学中对有些问题,教师也感到不大好处理。而今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电路一章的开关就引入了短路概念,这不仅使知识的介绍更系统、条理化,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电学内容中,短路是电路的一种形式.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很多学生觉得困难.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把短路分为两种情况,以供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电源短路这种短路就是教科书明确提出的,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的通路.这是绝对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短路”,课本里第二章第四节是这样介绍的:在电路中,如果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是短路中的一种,我们用演示实验来显示一下,实际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样同学们对短路有了一定的印象。但也容易造成同学们的误解,认为只有用导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二极不经过用电器才是短路。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电学中实际有两种短路:一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谓之电源短路;二是部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短接,该用电器不能工作而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的电路,谓之部分短路.电源短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在基本电路连接的练习和实验中,经常出现短路错误。如何让学生认识短路,避免错误,是教师平时课堂教学和实验指导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短路的定义,初中课本的表述是:“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这里所说的短路是指电源被电阻极小的导线接通,这种短路是不能允许的。在实际问  相似文献   

13.
张兴华 《物理教师》2001,(11):45-46
初三电学教学根据大纲要求 ,要让学生学会联接简单的电路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还要让学生能够安装简单的家庭电路 .因此初三电学教学的关键在于识别电路 .从初三电学开始的第十五章起 (沪科版的教材 ) ,我的教学重点就全部放在识别电路上 .在第十五章 1 5 -1节中 ,在引入短路的概念后 ,指出用电器虽接入电路 ,如果连接不正确 ,也能造成短路 ,如图 1所示 ,并且指出短路在连接电路中是绝对禁止的 .要防止短路产生 ,先要认清短路的几种形式 .我把电流的这种性质称作电流走“捷径” ,电流专向没有用电器的地方通过 .在 1 5 -3节中…  相似文献   

14.
电路中的“短路”现象,人教版教材、华东地区新编教材均作了一般介绍,而初中学生学习电学时却时常遇到,如学生做电学实验时,由于连接不正确,出现短路;解习题时,由于题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使电路连接发生变化,也会出现短路,而许多学生对短路现象认识比较模糊。那么,电路的短路现象怎样识别呢?短路的实质是什么?电源短路有什么危害?用电器短路出现的危害又是什么?有时为什么会有“用电器短路”的应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1.怎样识别短路 短路,有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短路都可看成是:用一根导线的两端直接与电源两端(正、负极)或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第二册,讲述了照明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二:短路或用电器功率过大.其实照明电路电流过大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干路零线断路.  相似文献   

16.
短路是初中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对短路的辨析以及短路造成的电路结构的变化等问题 ,是学生在学习电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 .因此 ,我们必须加深对短路概念的理解一、短路的定义和种类短路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导线上通过所构成的通路 .它是因为导线、开关、电流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等 ,把用电器两端直接连接起来造成的 ,如图 1所示 .图 1根据发生短路的电路结构来分 ,短路有部分电路短路和全电路短路两类 ,如图 2所示 .图 2  二、短路的原理短路时 ,为什么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导线上通过呢 ?我们可以从两方…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中《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由于电源电压220V,使有的师生害怕触电而不敢开设这个实验。为此,我研制了既安全可靠又能说明原理的示教板。  相似文献   

18.
初中理化教材应该统一物质微观构成的表述●江苏丹阳荆林贺巷初中吴通章我们使用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下称《化学》)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试用教材·第二版·物理(第二册)》(下称《物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电路的状态有三种:通路、开路和短路.对于短路,可以分为整体短路和局部短路.课本上通常讲,所谓“短路”就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即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这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短路称为整体短路.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一章的重点知识之一.为了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条重要的原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安排了一个随堂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