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agnac效应的光学陀螺通常可分为干涉式光学陀螺(IOG)和谐振式光学陀螺(ROG)。IOG中最具代表性的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现在已完全产品化,其角速度传感精度已接近激光陀螺(LG)。而ROG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则是集成光学陀螺,它可以利用现在高度发达的微电子技术将无源环形谐振器(PRR)、耦合器、偏振控制器、调制器件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个硅基片上,在保证陀螺精度的情况下,可使成本大幅降低,是未来高精度、低价格光学陀螺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Sagnac效应及谐振腔理论,PRR的顺逆时针方向的谐振频率差正比于陀螺角速度的大小,因此精确的检测与跟踪顺逆时针谐振点即为谐振式光纤陀螺角速度检测的基本原理。目前,IOG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基于相位调制器的调相谱(PM)法,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调相谱法的调制系数约等于1,从调制原理上属于频率调制范畴,与频率调制相对应的另一种调制方法即波长调制方法未见深入研究。本论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波长调制情况下的谐振式光纤陀螺检测方法,给出了解调曲线的数值描述公式,通过实验得到1Hz锁频精度,需要保证0.1uV的电压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谐振式陀螺的输出信号呈现调幅调频特性,为探究陀螺特性增加了难度.该文基于谐振式陀螺的动态特性方程,在考虑硬弹簧非线性情况下,利用Multisim搭建谐振式陀螺等效电路来模拟其工作状态,直观展示了输入不同角速度时谐振式陀螺的输出信号波形,进而可用来分析陀螺的动态特性.文章最后还使用该方法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频率稳定度,采用数字环路锁相技术,并通过SMT(表面贴装技术)的应用,使该振荡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该振荡器实现了从8MHz到S波段频率稳定度的良好传递。长期频率稳定度为10-7量级,输出功率大于5mw。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频率自动跟踪与锁定的核四极共振(NQR)谱仪。采用自动跟踪与销定系统,获得稳定的输出频率,其频率稳定度为10~(-6).在室温下,对氯酸钾(KCIO_3)样品进行测试,可得到稳定的不同温度下的吸收谱线,频率均可被锁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控制陀螺驱动模态的工作状态,从原理上分析了微机械陀螺的驱动特性,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微机械陀螺闭环驱动数字控制电路,即采用数字锁相环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分别控制驱动频率和振荡幅度.设计了带有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数字处理电路,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变化时,驱动频率能够自动跟踪陀螺驱动模态的谐振频率,并且振荡幅值始终保持在设定值.在常温下驱动频率相对偏差为0.624×10-6,振荡幅值相对偏差为8.0×10-6,分别是模拟控制方案的0.094%和18.39%.因此,基于数字锁相环和自动增益控制的频率和幅值闭环驱动控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路在技术性能、集成化和设计周期各方面都超过模拟电路。该文提出了一个采用数字锁相环(DPLL)实现同步的高频滞回控制降压型DC-DC转换器的设计。数字锁相环锁定到参考时钟频率,使用数字控制延迟线(DCDL)补偿占空比变化对转换器开关频率的影响,消除了开关频率对转换器输出电压的依赖性,有效解决了转换器的稳定性与快速阶跃响应的矛盾,转换效率、纹波等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7.
为使开关电源中的压电变压器(PT)始终工作在其谐振频率附近,提出了在压电变压器驱动电路中使用锁相环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通过锁相环(PLL)实现频率跟踪的系统.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锁相环在负载,环境温度等因素改变时,PLL可以锁定PT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使压电变压器工作频率稳定在谐振频率附近,并使压电变压器始终工作在最佳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频率合成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DDS工作原理及其特性,详细阐述了应用DDS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选用AD9851芯片研制一台高分辨率、高稳定度和较高纯度信号源的工程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主要硬件电路、频率控制字传送程序以及抑制杂散的方法.本设计结构简单,拓展性好;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数据输入简单、可靠;电磁兼容设计合理,保证了仪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低、频率可变的信号源.为提高频率稳定度,采用数字环路锁相技术,使该信号源的频稳度与8MHz晶振的频率稳定度相同,达10-7量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DDS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法,并从DDS原理、FPGA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试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法的波形发生器输出的波形具有平滑、稳定度高、频率稳定度和相位连续等众多优点,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英晶振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而制成的谐振组件,以取代LC选频电路,频率稳定度高达10^-9-10^-11,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振荡电路中,如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发生器等。作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提供系统振荡脉冲,稳定频率,选择频率。本文将对石英晶振的基本特性、稳频条件、及电路设计方面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激光透过原子气室时的端面反射产生泵浦光,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提高饱和吸收光谱锁频方法对运动平台的适应性。创新点:1.在饱和吸收光谱中实现无需额外反射镜调节的泵浦光与探测光的重合方法;2.在饱和吸收光谱中实现强探测-弱泵浦的实验方式。方法:1.利用原子气室端面反射光作为泵浦光,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装置(图1和2);2.研究实现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所需的角度控制精度(图4);3.研究采用此方法的激光频率锁定效果(图5和6)。结论:1.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方法可以满足激光频率锁定的要求;2.低泵浦场的饱和吸收光谱装置相比传统装置,没有多余的可调节的反射镜,装置更加简洁,锁频效果受环境影响更小,对运动平台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以磁耦合共振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频率跟踪式无线充电系统,系统可在耦合系数与负载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实现恒压输出.根据电磁耦合理论,利用串串型谐振拓扑结构分析出负载以及耦合系数变化会使系统产生频率分岔现象,在MATLAB中模拟频率分岔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和系统效率下降等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磁耦合频率跟踪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PDH( Pound-Drever-Hall)稳频技术原理设计了基于FPGA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频率锁定控制电路, 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频率误差信号解调电路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能够输出频率误差信号.以FPGA为核心控制A/D采集光电探测器探测的信号, 结合DDS( Direct Digital Sy...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RL -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谐振曲线 ,说明按电压与电流同相位的谐振条件算出的谐振频率与输出电压最大值对应的频率有差别 ,在电路Q值较高的情况下二者的差别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振荡器,采用输出波形好、频率稳定度高、具有波段切换功能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在每一个波段内,频率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压控振荡器的变容二极管的直流反向电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通过GPIB接口和标准设备命令语言(SCPI)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对M2000数字繁用表的程序控制.采用Quick BASIC作为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编程思想.软件部分由系统设置模块、快速测量模块、连续测量模块、结果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组成.利用所设计的自动测试系统实际测量了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器输出电流的稳定度,输出电流稳定度的测量结果为30 pp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用于毫米波系统的下变频器,其中混频器采用了肖特基二极管镜频回收混频结构,振荡器采用了DRO(dielectric resonator oscillator)结构以提高系统性能,以保证在合适的体积内实现较高的频率稳定度.描述了系统中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的性能,用于评估系统链路性能,最后合并制作在单个基片上.根据测试结果,该下变频器的噪声系数在35GHz处1GHz频率范围内小于5dB,单边带相位噪声系数在偏离载波200kHz处达到-70dBc/Hz.由于采用了介质谐振结构,本振的频率稳定度小于60×10-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功率开关器件谐振驱动的新思想,提出了基本谐振驱动电路,建立了它的数学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功率开关器件谐振驱动的工作过程,探讨了不同工作情况下功率开关器件谐振驱动频率与负载频率的关系,分析了它的基本特性,得出谐振驱动电路的基本设计参数,最后将谐振驱动电路应用在逆变电路中。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谐振驱动电路具有功耗小、节约能源、实现电路简单且具有较软的开关特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硅微陀螺仪温度补偿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微陀螺的温度特性,提出了硅微陀螺仪的温度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开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仪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素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采用闭环电路测试了微陀螺整机零偏随温度变化规律.然后,为研究降低温度对微陀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基于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的优化模型经过4步就得到很好训练,并使全温范围内微陀螺零偏的目标误差达到0.001.该补偿方法实时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40 ~80℃变化过程中,微陀螺仪的最大零偏经过补偿能从12.43(°) /s降低到0.75(°) /s,从而大大提高了微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