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传统方法涉及步长和周期的选取,而变步长算法需依赖系统参数等条件,影响系统的跟踪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快最大功率点的搜索速度同时降低稳态时功率输出振荡,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步长搜索算法。此算法通过定义虚拟负载线并结合I-U曲线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定向跟踪,可以在数个运算周期将工作点锁定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再通过对容许误差的定义,实现了稳态时输出功率无振荡。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搜索速度并保证了输出的稳定性,适应不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114-117
针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MPPT)常用算法在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模糊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模糊控制算法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模糊算法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减小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该算法简单、灵活且跟踪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光伏阵列是光伏系统的发电设备,光伏阵列中的最大功率点追踪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与牛顿插值法相结合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扰动观测法及电导增量法相比,改进型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可对最大功率跟踪点输出的功率波形振动幅度高效控制,具有追踪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决定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算法的性能,深入分析了算法在不同跟踪步长下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要同时兼顾算法的跟踪速度和跟踪精度通常难以确定合适的跟踪步长,研究算法的动态跟踪步长,以达到自动兼顾算法的速度与精度,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传统干扰观察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法———双门限值变步长干扰观察法。该方法以电流作为扰动量,在最大功率点左右两侧设立两个门限值,并以ab(sdP/dI)的值作为步长选择标准;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相应的光伏阵列控制模型,再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跟踪速度快,稳定性高,在光强突变时也能更快地追踪到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使输出功率最大化。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类箕舌线的自适应变步长扰动观测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跟踪速度、振荡幅度和计算复杂度等因素,分析了类箕舌线函数中参数α和β的不同取值对算法的影响。应用Matlab/Simulink分别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两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并与定步长扰动观测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明显提高了跟踪速度,改善了靠近MPP时功率的振荡问题,相比于传统算法具有明显优越性。算法计算复杂度小,跟踪性能好,可应用于算力较小的MPPT控制器中。  相似文献   

7.
光伏电池模块可以直接将太阳能变为直流电,但模块转化率低,工作效率不高。为了克服此种缺陷,通常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此种技术提高了前期资金回报率和光电转化率,可以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文章结合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两种常用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结合恒定电压法,通过加入步长的自动在线调整,得到一种快速的改进型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保证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通过建立光伏模块的数学模型和对光伏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变步长的改进扰动观察法能很好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相似文献   

8.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充电特性,设计了一套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充电系统。该系统以dsPIC30F5011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Cuk电路为充电主回路,根据蓄电池端电压对蓄电池采用四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在欠电压充电阶段,采用基于PI调节的涓流对蓄电池充电;在快速充电的阶段,使用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冲与浮充阶段,使用基于PI调节的带有温度补偿的恒压充电。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快速跟踪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过冲和浮充电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光伏直流供电系统将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大功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中,通过采用移相全桥变换器实现光伏能量的控制,用于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或者稳压。本文主要以光伏直流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光电互补并联供电系统中的全桥电路进行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和稳压设计,采用DSP进行数字移相控制,重点对补偿网络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并进行了供电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数字移相的高频链光伏供电系统可以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或者直流负载稳压。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光伏发电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光伏微型逆变器作为能量传输的桥梁,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光伏系统的效率高低以及输出电能的质量好坏。基于STM32设计的一款光伏微型逆变器,其硬件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人机交互电路。通过MATLAB仿真和实物制作调试,验证了该设计,使其系统的输出能满足并网要求,并能迅速准确地追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且当电网断电时,也能快速检测到孤岛现象并关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