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红 《中华武术》2022,(2):9-11
小学体育课程中,走和跑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折返跑教学策略是提高走和跑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快速奔跑和往返奔跑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折返跑在各种体育竞赛中的应用很多,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运用德尔菲法对广西大学生心肺耐力测试项目分为一、二、三级指标进行研究与分析,确定了1000m(男生)、800m(女生)、12min往返跑、库博12min跑和20米折返跑为评价广西大学生心肺耐力指标重要测试项目,为开展广西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监测、制定运动处方和科学研究提供实践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打电话是折返跑生活化的一种体现。游戏前,先在地上每间隔3~5米划一条线,共划若干条线,分别用数字0、1、2、3、4……标示出来,然后让一列学生依据电话号码(如31241324)触数字线进行折返跑,每拨一次号,要跑触一次该号数字线,每触一次数字线,必须回到零位线一次,如此往返去完成拨号打电话任务。游戏时,还可采用合作跑的方式进行,如几个人并列手握一根跳绳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4.
陈志权 《体育教学》2010,29(1):54-55
一、快速往返跑(折返跑)练习 1.递增往返跑练习(由近至远的练习):练习方法如图1所示,四路纵队,排头从端线A出发,快速跑到限制线B,用手触到限制线B后返回端线A,用手触端线A后,向中线C跑进,以手触中线C后返回端线A,手触端线A后钻过排球网底部,向限制线D跑进,手触限制线D后,钻过排球网,返回A,用手触A线后钻过网跑到端线E,手触线后至E线后,钻过网返回A线,第二位同学出发。  相似文献   

5.
张乾 《体育教学》2011,31(4):72-72
折返跑是各水平阶段跑类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折返跑教学中,根据该项目的动作形式、动作规律和动作轨迹进行了探索,摸索出利用“键盘”游戏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折返跑的练习方法,现总结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平板支撑与十字象限跳、四角折返跑和快速前后退跑三个灵敏测试随机变量的相关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64名受试者的平板支撑与三种灵敏性进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平板支撑与三种灵敏测试具有相关性,十字象限跳与平板支撑的相关性要高于快速前后退跑和四角折返跑(r=0.5534,0.547,0.0...  相似文献   

7.
要充分利用篮球场现有的运动场地,发挥它的多种功能,不但能改变学校场地小的困难,还可以缓解学生对跑的枯燥、单调、乏味和累而造成不感兴趣的情绪。一、触线折返跑利用篮球场的两条端线、罚球线和两条中线进行触线折返跑练习:121324351二、图形跑1."8"字形跑:利用三个圈中的任意两个圈或端线、中线、边线进行"8"字形跑练习。2.长方形跑:利用端线、边线、中线进行长方  相似文献   

8.
金云 《体育科研》2003,24(2):31-31
15-30-15码变速往返跑具体是指在各组[三组]循环练习的单程实际距离。每次测试时跑三组作为总循环:第一组循环,往返跑距离为15码,第二组为30码,第三组为15码。每组往返跑是持续性的,由15码往返跑为开始,再由最后的15码往返跑为结束。15码往返跑做24次后,增加距离到30码往返跑的第二组循环,即30码往返跑的18次来回,最后减少到15码往返跑的24次来回的第三组循环练习。此训练可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适用于非赛季时,同时还能用于赛前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和作为赛期中变速跑的主要测试指标。跑速慢时以有氧耐力为主,快时以速度耐力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班多场地小的学校,体育教师往往将短距离的往返跑作为一种练习速度的手段广泛使用。本人认为:用往返跑练习速度实在是弊多利少。1.往返跑不宜学生发挥最佳速度。通常往返跑的距离比较短,练习者的最佳速度还没有发挥出来,就已经到了折返点,只得减速,以减少惯性绕过标志物。返回时亦如此。故在往返跑练习中,学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速度。2.往返跑不利于快速跑技术的系统掌握。快速跑的几个技术环节都比较重要,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往返跑对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有一定的练习效果,但对于途中跑技术的半握和形成并没…  相似文献   

10.
25米计时往返跑或10秒25米往返跑,是新《标准》中的替代项目,适合于场地小或没有跑表的学校。这个项目既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又能提高变换方向的能力,是一项很有价值的锻炼项目。定时计距离的10秒25米往返跑的技术基本与短跑相同,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绕竿和绕竿后的加速跑四个部分。一、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2003年第2期上,看到《不宜用往返跑练习速度》一文,有些不同的认识,借此文与陈国英老师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不宜用往返跑练习速度》一文中,陈老师的观点如下:1)往返跑不宜发挥学生的最佳速度;2)往返跑不利于快速跑技术的系统掌握;3)人经常练习往返跑形成不正确的跑的姿势;4)往返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速度,却不宜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笔者非常赞同陈老师的第4个观点。在第4个观点中明确阐述了往返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速度,而陈老师的第1个观点中却认为往返跑不宜发挥学生的最佳速度。如果这个最佳速度专指位移速…  相似文献   

12.
陈昕 《新体育》2023,(12):110-112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以提高消防救援人员体能素质为目的,抽取消防救援学院24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8周指导训练,分别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和常规传统训练法。经过8周的系统训练,对学生引体向上、100m负重、5000m跑及5×10m折返跑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分析数据,此次实验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对消防救援人员100m负重、5000m跑、5×10m折返跑成绩提升极其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3.
JL童组少年甲组第一类第二类50米跑25米计时往返跑10秒25米往返跑 (以上男女同)l分钟跳绳(9一10岁)400米跑2分钟25米往返跑 少年乙组50米跑25米计时往返跑10秒25米往返跑100米跑(男女同)1000米跑1500米跑(以上男)500米跑(女)50米跑25米计时往返跑10秒25米往返跑100米跑(男女同)1000米跑1500米跑(以上男)500米跑(女)成年组50米跑100米跑(男女同)1500米跑1000米跑1500米滑冰(以L男)~一,叮一一~~~~~一一’一「、~~~一~~~一护亏r咭丫嘀八污‘丫毛f啥宁啥宁啥泞咯泞咯烤坛华分洲料坛 咖米游泳 咖米精冰 (以上丈l一12岁) (以上男女同)‘第三类跳…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市6所普通高校43名男篮队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评,经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了影响运动训练水平的30m起动跑、助跑摸高、穿梭跑、28m×10折返跑等4个有效因子,并进一步提出了简易综合评定方法,为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为导线,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切入点,利用文献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400米跑与50米×8往返跑进行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名学生身上测得的400米跑与50米×8往返跑项目成绩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在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上规定的五、六年级50米×8往返跑项目不能用400米跑项目进行简单的代替(或替换)。如果用400米跑代替50米×8往返跑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可能会造成比较大偏差,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等级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点子中标:交流妙计高招共创教学乐趣(器材的妙用之十九:饮料瓶)废弃的矿泉水瓶到处都有,收集简单,就地取材。若能合理、适时、创造性地运用它,则可以变废为宝,使单调而枯燥的练习变得有乐趣,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有效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一、在一般性练习中的运用1.将若干矿泉水瓶作为标志,定点定距摆成不同形状,让学生绕瓶做蛇形跑、曲线跑、折返跑、三角障碍跑及“五米三向折返跑”等各种跑的练习。2.将若干矿泉水瓶沿直线适当间距摆放,让学生做增大步幅,增加步频的练习。3.两人(多人)手持一串矿泉水…  相似文献   

17.
一点通     
姜小鱼 《网球天地》2008,(5):105-105
折返跑,练步法我们都知道,步法移动是网球运动的灵魂,比赛中,球员会经历无数个起动一快速跑一急停一变向跑一回位的过程,如果反应不及时或跑动不到位,无疑会影响到击球动作的顺利进行。下文介绍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地升学考体育的项目各异,但快速跑都被确定为重点项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50米、100米、10秒钟25米往返跑和10米×4往返跑都属于这一类。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初中各年级均将快速跑作为通用教材和体育课成绩考核项目。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贵刊2003年第2期陈国英老师的《不宜用往返跑练习速度》一文,我觉得有与陈老师商榷的地方。25m往返跑和50m×8往返跑,在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大纲中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必修教材内容,老师正是运用这个项目作为练习学生速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一、往返跑在速度素质练习中的优越性1)有利于加速跑练习。往返跑在短时间内有两个或多个加速阶段(加速阶段即返回到达到最高速度之间的一段)。学生在练习时就相当于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多次的强化加速练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体能在最短时间加速到最高速度,所…  相似文献   

20.
50米×2蛇形往返跑既要求有速度,又要有灵敏和协调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节奏感。蛇形往近跑是蛇形弧线跑,而不是“之”字形的折跑。因此,它的技术动作关键是“绕竿”弧线跑这一环节,因此,应该采用小步幅,快速度,重心平稳的方法来跑,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明确。平时百米成绩好的人,蛇形往返跑的成绩不见得就好,而且往往容易违例;高个子,腿长的人反而跑得慢,这就说明蛇形往返跑中的“竿间步”和“绕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