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方式转变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标志。通过"价值链理论"分析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机理,用工具理性的视角分析组织成本和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改进内涵式发展的价值链要素。应用型高校需要通过明确价值链的组织战略、优化组织功能和塑造组织品牌,发展目标转向"应用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功能由"任务导向"转向"功能导向";办学特色由"同质化"转向"个性化",进而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内在价值与竞争优势得到增强,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的扩招之后,高等教育告别"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模式,走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和方向。新的形势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各高校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搞好顶层设计,认真解决"办什么学和如何办学"这个根本问题;认识和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快速发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规避财务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发展;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发展根基;加强科学管理,抓重点,讲规范,求实效,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屹立于西方高校之林。办学模式的创新是美国高校的魅力所在。美国高校的办学模式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我国必须发挥人事、学术、学院管理等体制创新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开展重德、创新、社会适应力"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优化高校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发展表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外延式的数量发展或外在办学形式的变化,还包括其内在精神和价值的提升。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在发展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在找准定位的前提下,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等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等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采取内涵式发展模式,努力推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审核评估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审核评估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设计思想上存在契合之处,高校可以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个性化发展,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三个方面加以关注,实现整体优化的"学习人"培养目标,以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发展表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外延式的数量发展或外在办学形式的变化,还包括其内在精神和价值的提升,是"型"的演化过程,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特色专业的开设、办学效益与办学规模的相互协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管理等多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采用2011年披露《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985工程"高校的数据,对该类高校本科教育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样本高校中只有31.58%达到了投入产出的总效率最优状态,其他高校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采用2011年披露《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985工程"高校的数据,对该类高校本科教育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样本高校中只有31.58%达到了投入产出的总效率最优状态,其他高校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突破了民办高校以往"外延式发展"模式,将办学重点由"重规模、求数量",转变为"追求办学质量"上,正确处理好了"规模数量"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追求。本文从促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角度出发,探究了内涵式发展的现状,及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对实现内涵式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内涵式发展是强调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民办高校应实施战略重心的转移,追求“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等办学内涵的教育理念,采取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发展模式,使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新世纪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战略。高校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核心要义是指向人、为了人、成就人。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则是科学设计学校目标定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以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在着眼于软实力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方面则有所欠缺,这一点地方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章在内涵式发展的视角下,探讨了内涵式发展之于地方高校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相关对策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强调将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适当控制大学招生增长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近十年的大规模扩张后,走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高校必须把握这一新的形势和特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教育质量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为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新世纪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战略,高校内涵式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其核心要义是指向人、为了人、成就人的本真发展.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则是科学设计学校目标定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降低,高考人数开始减少,我国高等教育扩张势头已放缓,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在拐点时刻,我国高校面临着教育质量下滑,学校发展定位不明,行政化倾向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的健康发展。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明晰大学定位,特色办学,同时解决当前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倾向,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是我国当前高...  相似文献   

17.
经过从1999年开始的持续扩招之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2700万在校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每年高考的平均升学率已近60%。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必须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从外延式拓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高校内涵式发展由目标整合、特色定位、质量提升、大学经营4项基础要素和构建品牌、现代化管理、文化建设、战略经营4项发展要素构成。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运行策略主要体现为找准目标定位、打造师资团队、变革体制机制、塑造核心品牌、发展大学文化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顺应同步建设区域性大学的全球趋势,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的必然要求,破除地方高校自主发展矛盾的制约瓶颈,突出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比较优势以及健全"双一流"建设长效机制的理性选择。当前,地方高校面临改革政策落实、规范竞争、学科专业、招生政策、科研及成果转化、对外交流合作以及财务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推进改革、公平竞争、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建立起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权责明确、竞争充分、合作广泛、办学自主的制度机制,助推地方高等教育强特色、提质量、上水平。  相似文献   

20.
眭依凡 《江苏高教》2021,(10):12-21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及特征,并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大学发展模式.文章在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结论,并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目的 及其改革要素切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