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沙市达材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学校,创办于2008年。学校开办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和高考复读培训,秉承"坚苦真诚"的校训和"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养"笃实、无我"之校风.行"敬业、乐群"之教风;坚持"人文明德、山水达材"的办学理念,涵泳"自然·人文·生命"的教育情怀;坚持走素质人文教育之路、优质特色办学之路、科学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明辨、致用"的新时代学生。学校由明德中学委托管理,实现资  相似文献   

2.
<正>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前身是1918年由晚清重臣曾国藩之曾孙曾宝荪女士、曾约农先生创办的艺芳女校,办学历史久长,文化底蕴厚重。校园漂亮精美,一步一景;师生神清气爽,盛德日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后,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实践载体,以“五个结合”抓学习,以“三件大事”抓落实,以“三个强化”促提升,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紧密结合,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紧紧围绕“管理”“教师”“学生”这六个字开展工作。管理,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证;学生,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要实现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达材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学校,创办于2008年。学校开办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和高考复读培训,秉承"坚苦真诚"的校训和"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养"笃实、无我"之校风,行"敬业、乐群"之教风;坚持"人文明德、山水达材"的办学理念,涵泳"自然?人文?生命"的教育情怀;坚持走素质人文教育之路、优质特色办学之路、科学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明辨、致用"的新时代学生。学校由明德中学委托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强强合作,办学以来,规模和质量在全省同类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05年,坐落于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生态科技园内,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现有小学、初中共84个教学班级,师生人数达5000人. 学校秉承百年名校长沙市第一中学文化底蕴及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善、勤、健、朴”为校训,坚持“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2012年4月,《湖南教育》编辑部对学校进行专题采访.2013年9月,《人民教育》长篇幅全面报道了学校办学理念及近年来教育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6.
高瑞来信,提出了不能歧视差生的向题。从各地反响中,又看出当前学校普遍存在“学业不良”的现象。这些问题,其源盖出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破坏了学校正常工作秩序。比如:在教育管理上,采用“筛选法”淘汰差生,扩大留级面,或“好言”劝退。“回炉”复读风从高中刮到初中、小学,骨干教师被派到复读班把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第六中学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原名“湖南私立兑泽中学”,林伯渠、陈明仁等著名人士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她也是向达、彭司勋、黄祖洽三位院士的母校.学校拥有设施一流的体育馆、微机房、语音室、琴房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和心理辅导室,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程度居长沙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现有教职工161人,专任教师143人,教师中有省、市级骨干教师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76人。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被授牌为“长沙市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技术》2011,(4):14-15
2011年3月下旬,本刊湖南记者罗杰、陈莎来到长沙市第二十中学采访了王春东校长。该校滨临、湘江,地处长沙市河西银盆岭,位于长株潭“两型”先导区的核心商贸区——滨江新城,与长沙市市委、市政府毗邻。学校以“突出应用,推进学校信息化深入发展”确定为办学思想与工作重点,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湖南教育》2006,(10):F0002-F0002
长沙市第七中学地处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浏阳河畔,占地48000m^2。新落成的科学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新建成的塑胶运动场开阔敞亮,时尚美观。学校布局合理,方便实用。校园内花卉艳丽,树木葱茏,文化气氛浓厚,环境优雅宜人,学校为“长沙市示范性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青少年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开福区花园式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2013,(17):F0004-F0004
临朐东城双语学校位于县城东郊,是东城街道办事处于2008年投资兴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立足于争创一流教育名校,服务临胸教育事业。为了强化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争创学校品牌,学校坚持“面向全体、提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有、用、改、研。“有”指硬件建设,该有的要有;“用”是目的,包括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于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研”是以应用促科研,以科研提高应用水平。“研”是对用和改的保障和指导。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中复读”就一直与之相伴相随。“高中复读”实际上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之后因名落孙山而做出的选择。近年来,农村地区出现了高中复读升温的趋势,被人们称为“高中复读现象”。研究这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分析其形成的政策背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政策决策者因势利导地解决其中不利于农村教育发展、不利于考生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种种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明 《甘肃教育》2022,(24):59-62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在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三个课堂”,探索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模式,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三个课堂”常态化教学应用策略,充分利用城区学校优质师资、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县城学校带动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教育城域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优势,组建三个“线上教学共同体”互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助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既是当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效能的必然选择。但在学科落实环节,目前还面临学校和教师重视不够、教育方式单一、欠缺相关的知识储备、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为提升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的实效性,要在实践中贯彻“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合理界定“主”“辅”两级教学目标,强化学科实践育人方式,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受帮扶学校在原有“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践行“精细化”管理,以切实提升办学质量。甘孜州九龙高级中学围绕四个明显提升,推进“四精”管理,从“精准教学管理、精细德育管理、精进专业发展、精心后勤服务”等方面优化管理,提升质量。一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上有了改善,教学成绩逐步提升,德育管理等方式逐步改进,教师教学理念等逐步改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校走出生存与发展困境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W县农村学校的实地研究发现,学校管理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散”“浅”“偏”“旧”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教师合作教学具有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产生高质量备课成果、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合作教学是促动农村学校课堂提质的有效着力点,学校可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完善、氛围营造的方法导引教师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合作教学的高质量开展,需要重视理论在合作教学各环节的融入、充分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合作”本身与“生成”内容进行监控反思、立足教学发展从课堂改善的判断中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入行以来,他辗转于六所学校,担任过三所学校的“一把手”,对教育教学了熟于心;他时常深入校园“微服私访”,现场办公,让人又敬又怕;他朴素实在的话语中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他,就是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20,(7):F0004-F0004
2019年以来,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吹响了"凝心聚智提效能,精致管理促品质"的集结号,党支部旗帜领航,以建设市、区级示范化"五化"党支部为抓手,促学校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聚神抓铸魂,以“三个格局”凝聚建党98周年登高磅礴之势,助推实现学校品质提升、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论坛》2008,(4):F0002
长沙市工读学校(又名长沙市新沙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全额拨款,行政上隶属长沙市司法局,教育教学业务接受长沙市教育局指导的公办全日制寄宿学校。一、办学思想与宗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学校的根本,健康是人的基石,幸福是人的追求。浙江省衢州二中不仅是求知之所,更是人文之所、幸福之所。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大力倡导“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和“幸福体验”的理念,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力提升师生内心的愉悦度和幸福指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品牌之一,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