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理闹钟馗     
无理闹钟馗言微说来也是“凑巧”,中国说部和戏曲里有“五鬼闹钟馗”的故事;在新民晚报的历史里也有出“无理闹钟馗”的案件。闹得新民晚报直到停刊的“开锣戏”就叫《钟馗捉鬼》。“鬼”未“捉”完,钟进士化身的“钟编辑”却被“鬼”“捉”了,岂非“意外”?《钟馗捉...  相似文献   

2.
默写的好处     
唐玄宗命吴道子和李思训去嘉陵江写生。李归来后参照勾勒的草图,精雕细刻,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描绘出一幅《嘉陵景色》。吴回朝时囊中空空,一无所获。玄宗很不高兴,以为他白跑了一趟。吴胸有成竹,对玄宗:“陛下宽心,嘉陵江沿岸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臣早已默写心中。”说罢,他当场举笔勾勒草图,着墨上色,不到一天工夫,就绘出一幅  相似文献   

3.
许欲晓 《兰台世界》2012,(25):69-70
一、钟馗的来历真正出现"钟馗"这一名字,是《梦溪笔谈》卷下里的记载:自开元的时候,唐玄宗在骊山阅兵后,回到宫中即染上疟疾,久治无效,卧病一个月。其中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看到两只鬼,一大一小,身穿红色衣褂的小鬼意图偷去玉笛和杨贵妃的绣香囊,盛怒之际,见头戴巾帽,满面虬髯大鬼,把小鬼的眼珠挖下然后吞掉[1]。此大鬼接着对玄宗说:"臣钟馗  相似文献   

4.
利用古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构思创作漫画借古鉴今,是很多漫画家常用的表现手法。已故杰出漫画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詹同先生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创作的“百鬼斩尽此精独留”就是从钟馗除鬼的故事演变出来的。传说钟馗是驱邪降妖斩鬼的神圣,能斩除一切妖魔鬼怪,是千家万户的保护神,然而这位斩尽百鬼的大英雄却对付不了阿谀奉承的“马屁精”。看了这幅搔痒图令人忍俊不禁,笑后又让人无限深思。  相似文献   

5.
纵览古今中外,名于世者,以神人居多,而鬼似乎就很少了,如钟馗,多少年来,我们还没有一部真正完整的传奇小说来为鬼中雄杰钟馗立传,这是令人扼腕的事情。值得欣喜的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通俗传奇小说《钟馗全传》(王小舒、陈广澧、王正美著)终于弥合了这一遗憾。25万字的《钟馗全传》自具一种悲壮之美。这样一部普通的传奇小说,竟有着异乎寻常的穿透力,慢慢征服了我们的心。作者以饱蘸情感之笔,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千古奇鬼;想象的翅膀为情感之风力所鼓荡而高飞远翥,带我们入一飘忽迷离的艺术世界:这里人鬼混杂,阴阳交错,善恶相兼,欢乐、恐怖、静穆、喧  相似文献   

6.
章回体通俗小说《何典》,为清人张南庄所作。光绪五年《申报馆书目续集》曾介绍过这部由该馆仿聚珍版印行过的小说谓:“书中引用诗人有曰活鬼者,有曰穷鬼者,有曰活死人者,有曰臭花娘者,有曰畔房小姐者。阅之已堪喷饭,况阅其所记,无一非三家村俗语,无中生有,忙里偷闲。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则开鬼心,扮鬼脸,钓鬼火,做鬼戏,搭鬼棚也。语曰,出于何典,而今而后,有人以俗语为文者直曰:出于何典而已矣。”使这《何典》在20年代再次问世者,不能不归功于吴稚晖。据吴稚晖说,当他读过《何典》,书中那句“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一下子打破了他“要做阳湖派古文家的迷梦,说话自由得多”了,据说,吃透了这两句话的“精神”,“才能得言论的真自由,享言论的真幸福”云云。不管吴稚晖是否是张大其词,反正这《何典》借吴稚晖的宣传而引起了刘半农、钱玄同的注意。1926年初,  相似文献   

7.
四库文化工程与古籍数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晓平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4-5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宝藏丰富的国家。在总结和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过程中,人们自然想到先人留下的古代典籍。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收罗天下图籍,分藏于长安、洛阳两地,“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从此以后,“四库”成为经、史、子、集四部的代词,也是中国古代典籍的代称。中国古籍有多少?至今仍然是个难以准确回答  相似文献   

8.
由宋人记录与建构的钟馗文化程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前关于钟馗的文献记载仅存零星片段。史书中记载了南北朝时期有钟葵(馗)、辟邪、白泽为名或字者数例,通过名与字的互文关系与类比分析,推断在其所处时代钟葵(馗)的本体为神兽,当时有以仙佛神鬼鸟兽为名字的风气,其中寄寓有特别的意味。敦煌文书中有"中(钟)夔"的写法,"夔"为虚(耗)鬼,也是神兽,与名字中钟葵(馗)的神兽观念相契合,而且作为"鬼"的属性一直保存在后世的钟馗故事版本中,由此推断,钟馗的起源可能来自于"夔"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相似文献   

10.
谢捷 《新闻爱好者》2011,(8):148-149
《喜福会》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多次获奖并被拍成了电影。《另类》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的另一个翻译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吴精美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儿吴精美和母亲吴夙愿的故事;故事中那一幅幅苦甜参半并充满波折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喜福会》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多次获奖并被拍成了电影。《另类》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的另一个翻译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吴精美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儿吴精美和母亲吴夙愿的故事;故事中那一幅幅苦甜参半并充满波折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工人的画     
工人日报上的《工人的画》副刊,于一九四九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是我国报刊上第一个工人自己画自己的画刊,一直很受读者欢迎。文化大革命中停刊。粉碎“四人帮”以后,工人日报复刊,《工人的画》副刊也获得新生,内容更加充实了。画刊编者为了把这个画刊办得丰富多采,想了许多办法,开辟了《读者点画》专栏,介绍读者喜爱的作  相似文献   

13.
在言论史上,张君劢不算是“失踪者”,但绝对是被忽视者. 中国历来有“清议”的传统,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清议》中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於清议亡,而干戈至矣.”稍微了解张君劢生平的话,会明显认识到,他是继承中国“清议”传统的代表性人物.在言论史上,张君劢不算是“失踪者”,但绝对是被忽视者,至少目前国内对他的宪政思想、政治哲学的研究远远不够. 第一次声名鹊起,是1923年,36岁的张君劢在清华学校的一次演讲“人生观”,指出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引发丁文江的批驳,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和《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随着他的反击,参与的学者越来越多,胡适、梁启超、吴稚晖、张东荪等,并由此引发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结果,自然是没有定论,不过张君劢却由此得了一个“玄学鬼”的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15.
读《中国记者》1991年第9期上焦仁贵同志《可怜天下作者心》一文,很想就其提出的“视角偏差”现象,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另外一些话。首先想弄清楚焦文的“视角偏差”到底是怎么一个偏法。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文章指的是读者没有全信作者的话,表达者和获取者“效果”不一致。实际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今年6月4日第8版李军同志的《文化产品“优质优价”小议》一文,提出了为什么好书不“优价”的问题,感到“不理解”。我没有从事过书籍定价的工作,对于制定书价的原则和具体规定,不甚了了。不过,我以为好书不“优价”的问题并不难理解。李军认为,文化产品也应当“优质优价”,并且举出“齐白石、徐悲鸿的真迹每幅定价数千,以至上万,非普通画家的作品能比”,来  相似文献   

17.
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我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堪与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比肩。吴道子一生作画极多,但大多数已湮灭,幸存的《八十七神仙卷》便成为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重要艺术巨作中的一件。这一长卷之所以能穿越千年重现世人面前,美术大师徐悲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出版后,曾有读者问:真有吴姐姐这么一个人吗?是不是一个群体或组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产生,我想一是因为这套书洋洋二十本,竟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令人难以置信;第二恐怕是因力吴姐姐“出书多年,羞怯依然,永远没有外出宣传的勇气”,始终不肯做秀(不上电视,不登照片,又不签名售书)的缘故。其实,吴姐姐不仅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既漂亮又能干的人。吴姐姐大名吴涵碧,祖籍湖南,现在是台湾《中华日报》的主笔兼艺文中心主任。从她自述《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缘起的文字中,可见其不同一般的个性。她说,“我是生长在台湾的中国人,就像唐朝时代生长在长安的中国人,此时此刻刚刚在黑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1-I0003
目前,经济之声已形成以“进一步的声音”为标志语、以整半点“报时中国经济”为基本框架,以《天下财经》《央广财经评论》《交易实况》《天天315》《天下公司》《冬吴相对论》等为骨干节目的全新的国家级财经频率。  相似文献   

20.
一、河图洛书说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也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即“河图洛书”。中国最早的古籍《易经》中就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另一部古籍《尚书》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有人进一步解释说: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