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量词本身看起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实际运用它们来表达数量时,也常常会产生错误。下面讲几个常常用错的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一、"二"、"两"和"俩" (一)"二"和"两"都是数词,表示的数值一样,但读音不同,"二"读"er""两"读"liang",用法也不完全相同。有下面几点必须注意: 1、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如"尺、升、斤、里、亩等)前面,"二"和"两"都可以用。如可以说"二尺布、二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下面这篇小文是已故著名语言学家、本刊顾问吕叔湘先生写的一则语言和记,篇幅虽短,但却抓住了生活中特殊而有趣的语言现象,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怎样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研究语言,本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点启迪。“二”和‘俩”在用法上是有分工的,可是现在常常看见该写‘俩”的地方写“二”。我说“写二”,意思是我还没有听见过有人在该说“两”的地方说“二”,例如,“请您给我er个八分的邮票。”这个写“二”说“两”的趋势发展下去,会不会有一天再也没有人写“两”了,于是“二”变成一个多音字,《新华字典》也不得不在“二…  相似文献   

3.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08,(30):14-15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在理论上一般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语言和文字".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所教所学的却是"话语和文章".从其动态过程来看,所谓"说、听、写、读",指的也绝不是说、听、写、读语言学中的"语言和文字",而是言语交际学中的"话语和文章".……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7期刊发了肖家芸老师的<<雨巷>教学实录>,作者自称是"活动化教学".从实录的名目上看有:"活动一:听读""活动二:交流""活动三:研读""活动四:品读"."听读",就是听配乐朗读课文,这样做的人很普遍,这种"活动"有新意吗?"交流",不就是师生进行互动吗?"研读"与"品读"有什么区别?"读",并不是"诵""念",本身就含有品味、琢磨、领会的意思."研""品"意思还是如此.在这些名目上做点儿新花样儿,其实质却没有什么真正的飞跃.这种课改"思路"就不对!  相似文献   

5.
雾中辨"薄"     
众所周知,"薄"的读音有三个:bao、bo、bo.其中bo比较易于区分,而其他两个有时则很难区分.省编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有这样一句话,"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第6课<船长>中有这样一句话,"薄雾笼罩着大海,诺曼底号轮船像往常一样行驶……"在这里出现了两次"薄",而且都与"雾"有关,那么,这两处"薄"该读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说起素质教育,人们提得最多的是培养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笔者无意否定这些提法的一般意义。但是,对于每门具体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此类提法过于笼统,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倒是现在并不流行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法更接近语文教学的实际,便于课堂操作。这里说的听、说、读、写能力,已非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意义。本文尝试给这四种能力作最新界定,并就它们之间及其与其它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一、对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重新界定传统意义上的'听",就是学生听教师讲的"听"。它要求学生紧跟教…  相似文献   

7.
眼下很多所谓"精彩"的课只是表面上的喧闹,过分地强调"人文的感动",却失去了语文课本该有的那块"自留地".真正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进行,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时,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二·两·俩     
“二(er)”、“两(liang)”、“俩(lia)”是三个常用的字,但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忽视它们的用法而用错。例如: 1.他有二门功课不及格(“二”应改为“两”)。2.开会时,他们俩个人分在一个小组里讨论(“俩”应改为“两”)。实际上“二”、“两”和“俩”的用法是有细微区别的。  相似文献   

9.
"报道"与"报导"这两个词读音相近,十分容易混淆。到底哪一个对呢? 其实,准确地说,"报道"与"报导"是一对等义词。等义词就是意义基本相同的词。它们都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这里是表示动作。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另外,二者的读音不同。"报道"读"bao dao","报导"读"bao dao",注意使用时不要误读。  相似文献   

10.
有人曾这样描述现在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起来云里雾里,说出来吞吞吐吐,读起来磕磕碰碰,写起来缩手缩脚.也有人说以前的"聋哑"变成了现在的"聋哑瞎",也许上述两种观念有点偏激,但事实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的确会遇到两个关口:一是入门时的绊脚石,二是初二时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在教材生字表中标注读"xié"。在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中,曾有特别注明诗中的"斜"读"xiá",但现在为什么却在生字表中标注读"xié"呢?  相似文献   

12.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其中"东"读阴平声,"西"读轻声,有两个意义: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欢的感情色彩)。人们常说的"买东西",骂人时讲的"老东西",称赞小孩时的"小东西"就属上述两义。那么,"东西"一词使用了修辞吗?  相似文献   

13.
李丹丹 《快乐阅读》2011,(16):96-96
关于语文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分为"语"和"文"两个部分,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听和说;另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能力,即读和写。如果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却把听和说方面的训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会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第二语言——英语的要求是越来越高。通过英语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英语单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可是,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却经常发现"听""说""读"占领了主导地位,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组织大量的听、说、读的活动,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训练。"写"作为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师决不能轻易放弃这部分的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不畏惧英语写作呢?  相似文献   

15.
校园中,总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出题解题是"高手",写论文是"快枪手",做课题是"行家里手",但如果让他们去当班主任、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儿却要么避之惟恐不及、"连连摆手",要么总是"笨手笨脚"甚至"无处下手". 本来,"学做人(品行)"与"学做事(知识)"是学生在校的双重任务,相应地,育人与教书、德育与智育、"传道"与"授业、解惑"就是教师岗位的双料素质、双重职责,两者应可得兼,缺一则不成其为师.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很广泛,唯有在"写"上,大多语文教师把训练范围仅缩略在了作文课上。透视现今的语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每学期读了数十篇课文后,学生仍然不会表达,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不能用笔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  相似文献   

17.
敦煌遗书《序听迷诗所经》为今见中国景教经典中最古老的一部,其文法怪异、多佛教名词,其文字多晦涩难解。本文对《序听迷诗所经》中"加■"、"薄合"、"趐睹"、"沭(沐)"、"(扌方)(扌方)"、"讫句"等字词进行考辨。"加■"之"■"为"禖"俗写,校读为"谋"。"加谋"乃为同义连文,义同"诬谋",谓诬陷谋害。"薄合"当校读为"布谷"。"趐覩"当读为"忮妒",谓忮恶妒忌之义。"沭"是"沐"的加点俗字,为"木"的音借字;"(扌方)"字当读为"纺","纺"为"绑"的古字,即绑缚之义;"讫句"即"各各他(Golgotha)",为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到"听、说、读、写"4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 "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认为,"读、听、思、写"特别是"读、听、写"是文科老师的事,和理科老师不沾边,其实这是不对的。本人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毕业后,14年来一直从事高中生物课教学工作,获得通辽市教学能手称号,所写文章发表在《陕西教师报》《通辽日报》等报刊上,有多篇文章还被收入《教苑思絮》(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柳笛声声》(远方出版社2013年)两本书。我以为,对理科教师来说,始终坚持"读、听、思、写"四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广西教育》2014,(25):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语用能力)成为了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那么,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呢?著名特级教师魏星说:"积极地听、说、读、写、思,即为积极语用。""言语的学习有两种:一是输入性言语,比如听、读;二是输出性言语,比如说、写。"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感受理解,轻表达运用。课堂上,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