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七岁那年,父亲不知从哪儿买回来几麻袋枣子,那枣子去了核,鲜红鲜红的,特诱人;然后又弄回来些冰糖、竹棒。原来,父亲准备做冰糖葫芦拿去卖。  相似文献   

2.
学用结合     
阅历极深的父亲对儿子说:“现在社会对人不可全抛一片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既不能说你打算做什么,也不能说你不打算做什么。”儿子对父亲的教诲心领神会。没过多久,家里丢了三十元钱。父亲追问儿子:“家里的钱是不是你拿去花了?”儿子回答说:“这钱不能说是我拿的,也不能说不是我拿的。” 学用结合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书柜     
<正>过年回老家收拾屋子,在父亲的书房,又一次见到了父亲使用了一辈子的书柜,不禁感慨万千。父亲的书柜是他上学时自己做的。那时家里非常贫困,他全部的精神食粮是学校的课本和省吃俭用买来的书,而这些宝贝常被奶奶随手拿去引火。父亲便问爷爷要来几块木板做个柜子将买来的书锁起来。  相似文献   

4.
《天津教育》2013,(18):5-5
日前,一则“成都女孩上大学遭父亲反对”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虽然成都女孩玲玲已拿到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父亲却认为“读书无用”,宁愿出钱资助她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元学费打水漂”——“读4年书花费8方元,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元,来回16万元,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  相似文献   

5.
爱的方式     
《学语文》2005,(11):17-18
[题目设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没有门路分配到大医院里,便回家在家开卫生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功地为一家大医院做了一例大手术,医院的主管人员说:“只要再成功地做一个接指手术,就可以到这家医院上班了。”于是这位高材生的父亲便拿菜刀,削断自己的手指,点明让这位高材生为自己做手术。手术很成功,父亲含笑了,儿子却哭了。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上大姨妈家去玩,听她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有一个19岁的男孩子,参军回来没多久,就干了几件大逆不道的事。一次,他向父亲借摩托车送战友去玩。由于工作忙,上级领导随时都有可能找他的父亲办事,所以父亲就没答应。他一听,就用拳头指着父亲,厉声吼道:“你到底拿不拿?”父亲生气了,红着脸说:“不拿,就不拿!。”这个家伙竟然抓起一把火钳,不停地朝父亲的胳膊打去。  相似文献   

7.
教训     
我快到知天命的年龄了,还牢牢记着父亲的教海:“不该拿的别拿,不该吃的别吃。”  相似文献   

8.
李奥·巴斯卡力是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关于爱与人际关系的书,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据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问他的一句话:“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刚开始,李奥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告诉父亲,时间稍长,李奥便觉得学校里所学的那些东西太简单太有限了。终于有一天李奥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于是他就跑到图书馆读书,学点东西回家告诉父亲。从此之后,李奥便养成了每天都要有所学、有所获取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影响了他一生,他每天都拿父亲问他的那句话问自己:“李奥,你今天做了些什么?生命是由一个…  相似文献   

9.
失色的风景     
在我眼里,父亲是那么平凡和土气,甚至是窝囊。父亲没做过一件值得我尊重、令我满意的事,自我懂事以来。父亲的话很多,整天(?)嗦个没停,但又说不出个什么道理来。他没有强健的体魄,干瘦如柴,病黑的肌肤,像雷公爷的亲戚。小时候的我就怕闲着没事干,今天扯死了东家的南瓜苗,明天偷吃了西家的黄瓜。别人三天两天来家里告状,父亲想不出什么应付对方的法子,就拿一根棒子打得我嚎哭大叫,直到对方“满意”地离开。小学二年级我们换了班主任,她是一个城里的女孩,拿粉笔的姿势就像音乐家拿指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而且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第一没拿到,学习成绩反而一落千丈。他的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找来一个漏斗和一大把玉米粒,带着他做了一个小试验:父亲让儿子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他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儿子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后来,这位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评语文中的"我"由于虚荣心做怪,在回家拿生活费时因为没有一张百元整钞觉得父亲无能,并冲父亲发脾气。最后得知父亲为满足"我"的虚荣心,雪天去卖炭,摔伤了腿。"我"幡然醒悟,体悟到父爱从不卑微。文章心理描写细腻,细节传神生动,感情真挚,叙事曲折有致,结尾点题巧妙。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唠叨     
“马扎要用手拿,别用脚勾,会影响楼下邻居的”;“东西要分门别类放好,别随便乱扔”;“你是做财务工作的,在钱财上一定要公私分明”;“在外面少喝酒,胃可是自己的”……父亲又开始唠叨了,有时,同样的话一天能重复好多遍,听烦了,便忍不住顶撞他两句。都说女人天生爱唠叨,为什么父亲老来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唠叨专家”?  相似文献   

13.
我坐在父亲破旧的自行车的后座上,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们在找中央音乐学院。当我们骑车穿过这个巨大的城市时,我不由自主地拿北京和沈阳做比较。在沈阳,大  相似文献   

14.
我为书狂     
覃祚华 《师道》2003,(1):53
我生于农门,长于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读书是咱们惟一的出路。现在回想起来,我迷上书并不只是因为父亲说过的这句话,而主要是父亲最初买给我的那些“小人书”。那时候,家里穷,父亲就叫我把家门前的佛手从树上摘下来切成片晒干,然后拿去收购站卖,得来的钱就拿去买“小人书”。我对“小人书”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上初一那年。读中学的6年里,由于母亲的病,使我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但是父亲节衣缩食、东借西凑也要让我和弟妹们完成学业。这样一来,家里就更加一穷二白了。但是我们谁也不愿辍学,上学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大…  相似文献   

15.
父亲     
迟冕 《初中生》2007,(6):38-39
她上午回家拿报考费。父亲在田塍上,见她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  相似文献   

16.
我七岁那年,父亲不知从哪儿买回来几麻袋枣子,那枣子去了核,鲜红鲜红的,特诱人;然后又弄回来些冰糖、竹棒。原来,父亲准备做冰糖葫芦拿去卖。他先用竹棍和麦秸杆扎成一个"靶子",准备用来插做好的糖葫芦。接着,挑选一个风和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为何说谎症状:一位父亲正在审问他的儿子。“老师说班里丢了一块钱,是不是你拿的?”孩子:(恐惧地看着父亲)“不,不是我。”父亲:(口气缓和,交待政策)“你只要说实话,我不打你。”孩子犹豫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是我。”父亲:(震惊,怒火万丈,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18.
讲究与将就     
齐夫 《小读者》2013,(3):24-24
小时候,父亲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姐姐穿小了给妹妹穿,哥哥穿小了给弟弟穿。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没有油,拿一块肉皮擦擦锅底,把冬瓜、萝卜、豆腐之类烧得看上去、闻起来都像红烧肉。  相似文献   

19.
心灿 《老年教育》2007,(5):23-23
佛经里有则故事:父亲要儿子上街买酒菜招待客人,却久久不见儿子回来。父亲上街寻找,看到儿子正跟人僵持。儿子跟父亲说:“这个人不肯让路,我就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父亲怒气冲冲地说:“你先拿酒菜回去,让我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7岁的朗朗与父亲背井离乡到北京艰辛求学时,谁会想到,一个世界级的钢琴王子就这样一步步踏上了钢琴圣坛。 我坐在父亲破旧的自行车后座,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不由自主地拿北京和沈阳做比较。在沈阳,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才华出众的小钢琴家;在北京,我什么都不是。在沈阳,父亲是一个身居高位的警官,别人对他又怕又尊重;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