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在,父母在一起的话题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可言谈间发现,有的父母过分爱孩子而少了些威严,有的父母却又过分严厉而缺少了关爱。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是要把握爱与权威的平衡。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不仅来自父母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来自于父母的权威。所以,作为父母,用爱去引导,用权威去矫正。没有爱的权威是专制、专横;没有权威的爱是骄宠、溺爱。  相似文献   

3.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昧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前的父母多扮演的是权威,孩子要绝对听从父母的;当尊重孩子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接纳以后,父母扮演的角色往往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孩子不愿意的事情就不做。  相似文献   

5.
李子勋 《家长》2010,(1):11-13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会把崇拜的目光从父母身上移开,并对父母的权威进行挑战。要挑战父母的权威,就必然有一个力量支撑他,于是,影、视、’歌等领域的一些明星自然就成为孩子的精神寄托,追星也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家长权威是指家长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行,因而能从言行各方面影响和感染孩子,使孩子由衷地尊敬、信任父母,并接受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杨雄(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根据美国家庭教育理论,最好的教养模式是权威民主型,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关爱,积极鼓励孩子,但又不失严格和一些必要的规矩.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会给孩子设立目标,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一旦规则制定后,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而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不应该以处罚或者哄骗的方式对待,而是要用跟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解决.在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模式下,孩子通常会表现得自信,且有较强的自控力.  相似文献   

8.
◆专家支招 杨雄(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根据美国家庭教育理论,最好的教养模式是权威民主型,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关爱,积极鼓励孩子,但又不失严格和一些必要的规矩。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会给孩子设立目标,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一旦规则制定后,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而当孩子违反规则时,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什么?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了什么作用?父母在有了孩子后应具备哪些理念与方法?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们在企求这么理所当然的事,作为父母应该认真面对这样的现实。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东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变…  相似文献   

10.
盲童、聋童、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他们虽然特殊,但也是父母的宝贝。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能成长得更好。那父母应该怎么调整好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特殊孩子?有些话,我们想对父母们说  相似文献   

11.
年轻父母或许认为,传统的教养方式过于权威专制,已不符现代潮流了。其实,传统的教养方法并非完全落伍,其中的智慧与价值值得现代父母继承。以身作则传统父母做得多说得少,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能体会很多道理。父母的亲身示范,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身教,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和效果。现代父母频频“说教”,孩子听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2.
通晓新媒体是新生代孩子的必备技能 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少家长感觉“孩子不听话了,被网络带坏了”,面对“顽皮”的孩子,许多家长采取了“断网”等严格控制措施,却无法收回孩子的心. 孩子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知道他想要了解的任何信息,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孩子像今天这样难教育,因为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我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觉得是网络带坏了孩子.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是对父母新的挑战,它意味着父母始终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孩子,鼓励孩子发现自我、发展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拒绝或否定孩子的思想。您具备这种现代父母的素质吗?  相似文献   

14.
李仁 《家教指南》2003,(3):49-50
“父母是什么?”面对这道试题,您可能不加思索地就会侃侃而谈: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是孩子忘年交的朋友,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师,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等等,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的言行同他们的自我标榜大相径庭。严格地说,有些人竞亵渎了“父母”这一神圣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李凤 《中华家教》2011,(6):20-21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捧到孩子手边,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干的父母,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  相似文献   

16.
父母难免会和孩子发生冲突,因为孩子好像随时在挑战他们的权威。有时父母犯了错误,就需要适时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要选准合适的道歉时机,掌握适当的道歉策略,父母对孩子的道歉常常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肖燕平 《宁夏教育》2013,(7):156-156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难与他们沟通。其实,父母如能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相对的友善。同时,“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时的言语伤害,可以使你冷静下来重新去思考,这对维持亲子间的良好关系有一定的帮助。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掌握以下技巧,让孩子感受到绿色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高考是孩子成长中要经历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父母应该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力给孩子以支持.父母自身的心态是影响孩子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心态良好,就会把乐观、自信的情绪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给他们一种积极、正面的影响,促进孩子的学习.相反,如果父母心态不好,就会把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对他们的学习、心理造成干扰.因此,孩子进入高三以后,父母要重视自身心态的调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和高考.那么,面对高考,父母应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首先,父母要明确能为孩子做什么.只要父母能够清楚地知道能为孩子提供哪些帮助、什么时候提供帮助,并经常检视所提供帮助的质量及有效性,专注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自然就会心平气和了.  相似文献   

19.
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很正常,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处理。首都师范大学的胡玉顺老师从事多年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她的观点是:矛盾是一种客观现实,不是我们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我们要接纳矛盾,而不是回避。作为成年人应该“自见其过”,就是说要看到自己的过错,然后,多看对方的优点。父母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教育的智慧。首先,面对矛盾,成年人和孩子沟通时掌握分寸非常重要。父母应考虑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和感知理解力。如果孩子是中学生,要用大人的方式,平等对话。而小学生阶段的道德发展是他律阶段,也就是服从权威阶段。榜样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不同父母有着不同的育儿理念,宽松的父母想给孩子足够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发展成有创造性、有个性的时代新人;权威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向哪个方向发展,他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离开父母的管教,孩子就会不成器。不同的教育理念必然外显于不同的教育言行,结果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