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滨海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彤  何玲  张俊梅 《资源科学》2014,36(6):1298-1305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持续增加,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20年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26.50%、19.89%和14.79%。此研究可为当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及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轻度盐渍化土壤面积持续增加,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20年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26.50%、19.89%和14.79%。此研究可为当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及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Kriging和Cokriging方法的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分布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GIS定位取样分析、Kriging插值和GIS处理,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非盐渍土的面积为80.8%,轻度盐化土壤占17.0%,中度盐化占2.2%,重度盐化土壤的面积仅占0.04%。有7.2%的土壤表层(0∽10cm)虽无盐化现象,但20cm以下次土壤含盐量超0.1%;黄淮海平原盐渍化目前已主要分布于沿渤海湾低平原、河北省的衡水以北和山东南四湖地区,其它地区已无大面积盐渍土分布;从宏观而论,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化程度正在减轻,土壤正向脱盐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已经脱离了土壤盐渍化的困扰。但是,在上述三地区及周边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治理与次生盐渍化的防治仍是近期农业管理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明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本文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统计分析法,对银川市西夏区南部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进行分析,为改良该区域土壤盐渍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内土壤全盐量总体上呈"表聚"现象,土壤全盐量及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在剖面上由上至下逐渐减少,土壤全盐量变异系数由116.51%降至  相似文献   

8.
张生田 《青海科技》2011,18(3):48-49
本文阐述了我省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和改良对策。结果表明:我省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采用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地膜覆盖、选种耐盐蔬菜、土壤深耕等措施进行改良,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析塔里木垦区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垦区处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之间的河漫滩冲积平原上,本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因其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埋藏较深,而均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具有土壤盐渍化的内在因素。目前垦区引用塔里木河水为灌溉用水,开发不当将会导致土壤次生盐化。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房产税现状的概述;第二部分是我国现行房产税问题分析;第三部分是完善我国房产税的对策建议;第四部分是我国房产税的配套措施。四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我国房产税的征收提供了参考借鉴。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尤其是税收要素的设计,是文章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MDS和模糊逻辑的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与蒸发严重失衡,土壤受盐渍化及污染影响严重。为获取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本研究选取了多个物理和化学指标,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构建适合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模型对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筛选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pH、TN、AP、AK、有机质和土壤盐分;评估结果显示在空间上土壤质量内陆高于沿海,以中部黄河与刁口河相交处为最优;土壤质量整体上以中等级为主,其中三级类型占比最大为31.22%,农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三级以上土壤,但有部分在低级土壤上存在,而且优质土壤上也存在较多的闲置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土地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利用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改造土壤;二是通过生物技术培育耐盐作物品种。前者不仅耗资巨大,且随着大量化学物质的加入加重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因此培育耐盐的作物品种就日益重要。国内外学者研究了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机理,克隆了一些耐盐相关基因,并通过耐盐相关基因转化,获得了一些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从玉米耐盐的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学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于2010年8月10日-14日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和额尔古纳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采用3S技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对矿产勘查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全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3S技术和地质矿产勘查的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GIS、RS、GP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具体应用;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加强3S技术的综合利用;第四部分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15.
伊犁新垦区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定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尔琪  张红旗  许咏梅 《资源科学》2012,34(6):1119-1124
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是调查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两种指标,进行两者关系的定量探讨是解决土壤盐渍化快速诊断问题的前提。本文以伊犁新垦区为例,采用传统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分段函数等对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同时应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作为辅助数据对两者进行分区线性拟合,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全盐量的增加,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以土壤全盐量为阈值的分段函数拟合效果优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其RMSE小于后两者;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辅助数据进行的分组拟合结果优于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效果,也略优于分段函数的拟合精度。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为快速、精确获取土壤盐分状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的是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相关问题,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的内涵;第二部分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阐述了概念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四项内容,分别是:a.合理选择建筑场地;b.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建筑基础;c.选择建筑主体结构4选择建筑结构刚度。第四部分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质普查和地质勘测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探讨V8技术在该领域中的相关应用,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V8电测仪和V8的技术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地质矿产勘查的相关技术,并探讨了V8技术的近期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分析了V8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大渤海区土地质量下降的形势,引起土地质量下降的因素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大渤海区约30×104km2范围内,土地质量下降主要与土地盐渍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而土地盐渍化与海侵密切相关以及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由人为和自然因素叠加引"土地质量、土壤盐渍化、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使农作物将有限的自然条件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如何使盐渍化的土壤得到改良?本文通过深松试验和全方位深松的生产实践认为,深松耕作尤其是虚实并存的耕作措施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盐渍土的分布广泛,其中新疆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盐渍土具有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土壤盐渍化带来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除了影响土地作物种植外,还有可能破坏人类社会环境,例如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当地居民不得不大量搬迁。新疆很早就采取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工作,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仍然存在重治理、轻预防的问题。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探究多种针对性较强的治理措施,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