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财政分权在缺乏"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的约束下,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政绩的最大化,不愿意将有限的财政资金过多用于任期内对政绩作用有限的教育,而是试图通过学校合并产生规模经济来降低生均教育财政支出,这是导致地方政府断章取义执行中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也显示:在控制人口、交通和城市化等变量的情况下,财政分权度越高,中小学学校数量越少,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越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如何约束地方政府中小学布局调整行为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1978-2008年间中国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消费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且这一趋势由居民消费率下降所主导。影响消费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最终消费支出增长率、经济增长模式、居民收入水平、住宅销售价格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共减少小学3.17万所,减少初中973所,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缩小。这是教育部门适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下降的趋势,对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是合理布局农村中小校的前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师资力量的重组、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同时,在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对教师、办学条件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有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口的迁移流动日趋活跃,并愈来愈被人口学者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在198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人口迁移被列为调查项目之一。随后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迁移又首次被列为我国的普查项目。这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调查,为我们了解人口迁移变动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准确全面的资料。开发利用两次调查中所获得的人口迁移变动资料,对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福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以分析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其它有关资料,力求对80年代以来福建人口的迁移变动状况及其趋势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人口迁移变动的规模、强度和主要形式 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期,福建省与全国一样除有个别为时不长的迁移活跃时期外,人口迁移流动均处于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之下,少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变动。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为人口迁移变动注入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同时,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步改革,行政干预对人口迁移活动的束缚也渐趋弱化。这使得80年代成为建国以来福建人口迁移变动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人口迁移流动规  相似文献   

6.
学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挑战,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需要适应学龄人口变动。未来我国总体生育水平可能持续低迷,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龄人口下降趋势,受教育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大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压力。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当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快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校舍资源,改进办学模式缓解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短期内师资短缺问题,保障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经费投入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规模发展的现状透视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规模优势将是重要的制胜因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规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规模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加快,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现阶段我国发展企业规模还有诸多制约因素,提出政府的产业组织和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某山区县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把上级政策教条化,一味追求学校规模和效益.该县教育局做出硬性规定:调整后的小学服务半径必须达到5公里,在校生200人以上;初中服务半径要达到15公里,在校生400人以上.由于这里地处山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而刚刚建立的几所寄宿制学校又要缴纳住宿费、伙食费,这笔费用对于收入不多的当地群众来说显得力不从心,加之考虑到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及安全问题,不少家长只能忍痛让孩子辍学.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屡屡为人口问题所左右。儿童、学生增加时,要研究怎样保证教室和教师的数量,人数减少时,如何进行学校的合并统一,多余的教师又怎样安置是使人头痛的事。人口增加有其增加的问题,若减少则又出现减少后的新问题。由于儿童学生人口长期不变的情况很难存在,因此教育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常常为人口问题所左右。然而,这种事不管怎样叹息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从教育政策方面来看,儿童人口,学生人口已经作为不能在政策上进行控制的事实存在。既然已经作为不能变动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对农村中小学合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主集中在农村中小学合并的原因、政策、实施策略与效果以及合并的争论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我国推进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具有参考意义:正确认识农村中小学校的合并现象;合并应因地、因时制宜;针对合并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大量开展对农村中小学合并案例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以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发展策略。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当前这种目标策略已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要解决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建立以随班就读质量为主导、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并重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总量锐减并向城镇集中.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校生数量是影响学校布局最主要因素.总体看,"自然型调整"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主导力量;但2001年之后,"政策型调整"的作用力日益凸显.从人口波动、城镇化发展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实现战略转型,遏制"一刀切"式撤点并校行为、实施"小规模学校建设工程"、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很长时期内,我国地方政府效率至上的价值观主导农村学校合并政策的实施,导致学校发展陷入不均衡的困境,教育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在于政策实施者过分追求教育效率、而忽视了教育供给的质量。因此,学校合并政策的取向应得到重新整合,即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兼顾教育成本节约与质量提升。而在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应成为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05年1%人口抽样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对不同夫妇的婚配概率和堆积释放生育估计的基础上,从全国、城镇、农村三个维度,对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五个阶段的受教育人口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在"单独二孩"政策下,我国受教育人口的规模有所增长,但长期总趋势是在波动中下降;学龄前儿童在2017年达到峰值,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经过不同的波动轨迹在2020—2036年间逐类达到高峰后转为下降;城镇在波动中增长,农村则单边下降;全国受教育人口的变动态势,主要受城镇受教育人口变动的影响;要特别关注城乡学龄人口的不同发展态势,为应对未来各级学龄人口变动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十三五"时期城镇学龄前儿童的快速增长,是制定"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国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  相似文献   

16.
校长博览     
去年全国减少四万多所小学和初中新增高校179所2004年,我国共减少小学3.17万所,减少初中973所,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缩小。这是教育部门适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下降的趋势,对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结果。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普通小学总数为39.42万所,共有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我国初中总数为6.38万所,在校生有6527.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1万人。在小学初中规模缩小的同时,随着高中和大学阶段人口增多,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2004年,我国高…  相似文献   

17.
周善标  毛建如 《文教资料》2008,(5):157-158,21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显著突破,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带有自己鲜明特点:经济后发;政府主导: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数量;承载着巨大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包袱;所有高等学校走均衡化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学校之间缺乏利益竞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危机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等外部条件,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即"全面FGLS",实证考察了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化肥施用率、种粮人口规模和年降水量对我国粮食单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率、受灾率以及气温显著降低我国粮食单产.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粮食单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所学校,都会因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办学规模、办学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或劣势,因此,要想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学校,就要学会如何大限度地发扬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我校在2009年撤并了9所小学,合并建成了大通县城关镇中心学校.现有学生2000多名,设36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30多名,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