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长与教育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教育论坛》2003,1(3):封二-插1
苏步青先生走了。“校长与教育家”这个话题就是人们在缅怀苏步青先生时引出来的,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作为校长的教育家和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活动,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当话题由一个具体的人,由一个既是教育家又是校长的苏步青引向校长如何治校的时候,话题本身的意义就已经被推而广之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考察现代大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校长,一定对教育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对大学精神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信仰。纽曼为什么能不被人们忘记,因为他是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这位昔日牛津大学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是什么?目前似乎在争议和讨论中依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性概念。我想,教育家大都出自校长,但校长未必是教育家。换句话说,每位校长都有成为教育家的可能,但并非每位校长都会成为教育家。一个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人,我想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质: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办大学,大学要教育家来办”,这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反观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一百多年的曲折历史就会发现,这个基本的常识却在现实中难以落实。由孟丹青博士撰写的《罗家伦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一书,把罗家伦放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的历史发展背景中去考察,通过他与时代的互动,以及和同时代人的比较,可以看出他在历史坐标系上具有独特的位置和地位。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家办大学艰辛探索的历史画卷,重点考察了罗家伦在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的发展具有有益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作用。罗家伦,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1897年生于江西南昌,1969年12月25日病逝于台湾。1928年8月,31岁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1932年8月至1941年9月,任中央大学校长。他是文学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外交家和实干家。罗家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和管理者,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切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校长,我常常静下心来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教育家?我认为:第一,他必须要热爱教育;第二,他要懂得教育;第三,他要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这就是"教育家办学"与"校长办学"的本质区别。今天的我,不再把担任校长当成一份纯技术性的工作,而是努力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的深层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思想、有创意的教育名家,浙江的教育改革热土正在孕育新一代浙派教育家。省教科院自2007年起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秉承“蕴育思想,催生名家”的宗旨,为校长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立足学校教育创新的现实,通过个案研究、个别访谈、教育对话,激活办学智慧,提炼教育思想,孵育教育名家。2008年,召开了多次高中段学术沙龙,提炼校长们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有创意的教育实践,在《教育信息报》上用八个专版推出八位教育名家。同时与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浙派教育家”,把浙江的名校长推向全国。  相似文献   

6.
吴志伟 《江苏教育》2013,(11):51-52
“教育家办学”已逐渐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和社会共识,它在反映当下中国缺少教育家这个基本事实的同时,蕴含了这样的内在逻辑:只有教育家或者像教育家一样的人(主要是校长)才能办好真正意义上的好教育和好学校。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实行的校长轮岗交流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教育的整体均衡。但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出发,校长轮岗交流制显然有着无法治愈的“硬伤”。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价这个学校的校长。"由此看来,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现代教育与管理要求校长作为一个特殊角色,既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管理家、活动家,又是一个改革者、引领者、示范者、实践者。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好校长,至少应具备以下十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校长而言,历练自己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是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历程。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历程和教育业绩,都是校长们学习的榜样。校长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从教育前辈身上汲取营养,从他们身上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方法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当校长忙 ,做校长累 ,校长的责任重、压力大。这是校长们的共同感慨。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段鞭辟入里的话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 !说得小些 ,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 ;说得大些 ,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 ,不值得一个整个的人去担负吗 ?”责任如此之重 ,要求如此之高 ,校长又焉能不忙和不累 ?平时和校长们聚在一起交谈 ,很多有经验的老校长谈到 ,忙和累是客观事实 ,问题是忙要忙到点子上 ,累要累得有成果。我对此深以为然。如何使自己的忙不是瞎忙 ,不是白累 ?我觉得还是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他10岁丧父,幼年在叔父的指导下读书。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24岁中翰林,26岁任晚清翰林院编修。在晚清政府日趋腐败,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口,蔡元培毅然辞官去职,委身教育,投身革命,成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一、委身教育从小学教师开始1898年10月,他应绍兴知府的邀请,开始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的总理(即校长)。绍兴中西学堂是一所新式学校,它由绍兴绅士捐资创办。蔡元培以一个朝廷翰林的身份接任一所新式小学校的校长,这在当时的绍兴城内引起了一番议论。堂堂翰林,居然做起一区区小学校的校长,在常人眼…  相似文献   

11.
“老师,晓明又跟人打架了!”“老师,晓明又欺负同学了!”“老师,晓明又……”我一边随学生的指点朝出事地点跑,一边不停地叹息:唉,这个晓明真是根不可雕的朽木!晓明的父亲因刑事犯罪正受监禁,他和妹妹二人全靠母亲捡拾破烂维持生活。由于生活没有依靠,日子过得相当苦。晓明虽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却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学习不努力,打架骂人却成了家常便饭。老师的帮助校长的谈话对他毫不起作用,他成了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生”。对于晓明,我没少动脑筋: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进行关爱教育,他却认为我是怜悯他,很是反感;曾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潘清河 《生活教育》2008,(12):36-37
陶行知是一个教育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假如说陶行知是一位诗人.恐怕有些人就会持不同的看法。当然,我并不是说陶行知的诗歌超过了他的文章.因为陶行知毕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必须通过他的文章和演讲来体现。虽然他不是诗人,但据我所  相似文献   

13.
1963年8月,我被分配到北京44中工作。听家兄说,44中的潘协和校长是学教育的,厦门大学毕业。当时北京的中学校长很少有科班出身的。8月中旬,我到学校报到,当天就看到了潘校长。当时他在四十岁上下,操南方人的普通话,给人的印象是头不算大,但眼睛、鼻子、嘴都大。初次见面说了些什么不记得了,想来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3,(3):2
<正>祝启程,男,1958年出生。教育学博士,特级教师,现任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校长,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校长,全国十人中学明星校长,全国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家协会副会长。出版专著《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等6本,在全国各级期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他26岁开始当校长.在28年的校长生涯中  相似文献   

15.
校长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家,必须提升理性思维水平,提升理论水平,对教育有深刻全面的把握。现在对理论有一种不太正确的看法,认为理论这个东西好看不好用。甚至有些校长说专家就是渔缸里的金鱼,看上去很好看,但是不好吃。现在全国研究教育的人有40多万,我认为真正指导学校实践的人比较少,研究得不够。但是,研究得不够并不能说理论不好。我们现在举办了一种校长国际研究班,一个省只选一个校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大港第五中学校长刘炳昭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校长,他热情、大气、勤勉,对教育充满激情。他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应实现健康增长,在此前提下,他带领师生不断探索,形成了“多元互动,健康成长课堂”的理念。他倡导健康课堂,坚持不让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成为角落里的人,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师生的快乐,对教育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刘炳昭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需要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家,但不能没有做教育家的情怀。”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7.
王敏勤 《江苏教育》2006,(3A):36-36
多年来我有一个感受: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教育家。因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还有创新的实施办法和骄人的教育业绩。他们与一些教育理论家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书斋里通过逻辑推理推出来的,他们既是思想又是行动。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赞赏王俊校长“以行为本”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校长不用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思想办学、文化办学、人格办学,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当校长就要立志当教育家型的校长,修炼"三从四得"的高贵品质。在个人发展上,要"从心"。教育家型校长最显著的特质是胸怀理想,热爱教育,有对教育的深爱至爱,能够把教育之梦与中国之梦、个人之梦融合起来。他们始终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成长的坚信,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诱惑  相似文献   

19.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1](p57)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教改名家的不断出现,众多成功的教育机智的案例层出不穷,对语文教学的成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一  相似文献   

20.
记得在一个早上,校长彭启明同志对我说:“现在介绍一个学生到你班旁听。”我当时很奇怪:已经是学期中途,哪来的学生呢?而且本班人数已超额(五十二人),又怎样安插他呢?我提出了疑问,彭启明同志说:“他是文教科介绍来的,暂时在你班旁听,过几天再说吧!没有位置叫他自己解决。”於是,张发仁就在我班学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