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的“走转改”.关键在“走”。怎样走?走向哪里?荆门日报“记者走基层·寻访荆门最小学校”系列报道对此做了最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杜大权 《新闻前哨》2008,(11):72-73
2008年夏季,荆门晚报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喊水”活动,遏制了接二连三的溺水悲剧,受到荆门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喊水”活动究竟是个什么活动?为什么能引起上上下下的关注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2000年10月的《荆门晚报》,力求在办报上创新,其显著特点是导读的应用。那么,导读的出现原因何在?导读有什么表现形式?导读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委点击     
正赖建权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荆门日报传媒集团(荆门日报社)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赖建权,1965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现任湖北省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荆门日报传媒集团(荆门日报社)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曾任荆门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目前,荆门日报传媒集团现有4处园区,共150亩,已形成"两报两网两刊八公司"的传媒格局。2008年,集团曾被授予  相似文献   

5.
魏平  贾明 《新闻前哨》2014,(5):52-53
市州报时评如何创新?《荆门晚报》开设“周末二人转”专栏,进行了有益探索,社会反响强烈,已成为读者喜问乐见的优势品牌。  相似文献   

6.
正《荆门日报》1956年创刊,后因三年自然灾害等原因停刊,1984年10月1日重新复刊,系中共荆门市委机关报。2009年12月,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复组建传媒集团。集团旗下现拥有《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新闻网、"荆门在线"新闻客户端、数字报、微博微信、户外阅报屏、手机报、《读写算》杂志、《发现荆门》杂志等全媒体集群和印务公司、闻达发行公司、掌控传媒有限公司、远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文博数字音像传播有限公司、康辉国际文化旅游公司等八大经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历史形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在一个以弱小民族解放为指归的联邦中,文学作品里对少数民族的叙述是否就一定是强权主义的,一定就体现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逻辑?我们是否也可以说,这种文学叙述恰恰体现了某种突破现代民族国家界限的可能?体现了被殖民者走向解放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中旬至12月下旬,《荆门晚报》成功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村庄当家塘堰》。报道引起荆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三万”活动作为全市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荆门的成功经验受到省内外其至国家级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头条播出了荆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07,(12):44-45
11月5日,在荆门市档案局会议室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天忠同志给《荆门州志·校注本》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颁发荣誉证书。清乾隆版《荆门州志》是一部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的志书,也是荆门市档案馆保存的唯一一部完整反映荆门历史的典籍。该书由誉为大德知州的舒成龙历时10年主编完成,乾隆十九年(1754年)刊行。它纵览历史几千年,横贯荆门数百里,是一部反映荆门历史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0.
毕竟 《新闻前哨》2006,(10):27-28
湖北省荆门职院学生刘芳艳携母上学,2006年8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宣传典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7家中央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宣传了她的感人事迹。此前,刘芳艳被荆门电视台发现和率先报道,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电视台跟进,而武汉晚报则对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连续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贾明  魏平 《新闻前哨》2013,(11):76-76
今年8月25日,中国荆门漳河游泳竞渡大赛暨第五届中国荆门漳河游泳节举办。作为荆门主流媒体之一.《荆门晚报》在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特别是针对网上部分网民的担心、质疑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言论,勇于担当,主动发声,权威解答,短时间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凸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荆门后,曾组建汪伪“荆门县政府筹备处”和“荆门县政府”,史志书上有简要记载,却没有当时的档案资料佐证。近日,一批汪伪政权文件现身荆门古玩市场,并由市档案馆征集进馆,不仅填补了荆门馆藏汪伪政权档案之空白,而且揭开了这个短命傀儡政府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湖北荆门日报社,现拥有《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读写算》杂志和荆门日报电子网络版等四个媒体。主流媒体《荆门日报》自1984年10月1日复刊以来实现了四次大的改版:周报——日报——厚报——瘦报。20多年来,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创收指标一路飚升,环境优美,收入殷实,人心安定,誉满荆城,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晚报都市报的民生新闻如何借助新媒体发力?从荆门晚报的探索实践来看,以下四点值得借鉴:正确厘清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纸媒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助力民生新闻传播;新媒体要反哺纸媒,形成良性循环、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第29届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湖北《荆门晚报》“走、转、改”系列报道《寻访农村当家堰》获得一等奖。这是湖北省市州晚报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也改写了湖北省市州晚报无缘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的历史。那么,《寻访农村当家堰》系列报道是怎样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呢?  相似文献   

16.
关于荆门地区地方文献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荆门地区地方文献建设出发,整体分析了荆门地区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荆门地区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谷,眼下已成荆门乃至省委省政府的热词。刚结束的荆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高举中国农谷旗帜,推动荆门跨越式发展,成为市委书记王玲所作报告的主题。建设中国农谷,在省委书记李鸿忠去年9月4日赴荆门屈家岭考察后,上升为省级战略。  相似文献   

18.
放眼全国市场化媒体,其与党报相比,均以市民性、生活性、服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见长。而在向主流化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化媒体,又无不提出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权威性和责任性的党性要求。那么,转型期市场化媒体如何实现“可读性”与“政治性”的无缝对接和血肉融合?如何在突出市场化风格的基础上坚定党报立场呢?荆门晚报成功转身证明,做好“市长关心、市民关注”的新闻报道,是市场化媒体转型的成功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叶进 《新闻前哨》2006,(6):19-20
2005年,我在《荆门日报》主办“县乡新闻”,这个专版每周出两期,实际上是个“农村版”。我常在下乡采访时,向基层干部和爱看报的农民朋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办的这张报纸,究竟有多少农民朋友在阅读?大家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看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