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2.
游戏活动时,高明明的家长请假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要有几天不能上幼儿园.小朋友听到了,纷纷问:"‘去世’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去世’就是人死了,因为是家里的亲人,说死了不好听,所以用‘去世’这个词."又有孩子问:"高明明的奶奶是怎么去世的?"这一下,小朋友议论开了,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3.
主题由来:时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天冷了,我好心让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可他呢,还嫌我烦。你让孩子多读读书。孩子却说:‘老师没布置这项作业,我不读!’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再把疼爱当一回事。每每听见家长们无奈的口吻中流露出来的伤  相似文献   

4.
一个宁静的夜晚,"?"和"!"发起牢骚来。?问!:"为什么书里面全是‘。’、‘,’啊?"!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又不比他们差!"?说:"凭什么他们才是常用的标点符号呀?"  相似文献   

5.
最近两周,我们大班正在开展"合作真快乐"的主题活动。我们设计了很多合作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在主题活动结束前,我问幼儿:"合作快乐吗?"幼儿齐声说:"快乐!"这时,媛媛大声地说:"老师,滔滔说不快乐!"一句话让大家炸开了锅。有的说:"滔滔说得不对!"有的说:"滔滔瞎讲。"看到孩子们群情激愤的样子,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问滔滔:"为什么不快乐啊?"滔滔说:"玩‘活板桥’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玩速度  相似文献   

6.
上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那一课,我让学生背诵最后一段:"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我问:"这句话里的‘长处’怎么理解?"王良镜说:"就是一个人的优点。"黄兴镇说:"和它意思相反的是‘短处’!"  相似文献   

7.
生成情景:一次游戏活动时间,我让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是一贯当老鹰的韩配群小朋友却迟迟不动,很委屈似的低着头,问他怎么了,他竟然说:"老师,我想玩‘小鸡捉老鹰’的游戏!""为什么?"我急忙问道。韩配群仰着小  相似文献   

8.
蒋平 《家长》2013,(5):1-1
参加一次家长会,面对"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们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对这个"快乐童年"的定义,很多人更是充分发挥无边想象,描绘了种种美好蓝图。我综合了这些观点,发现其中包含了六个字:爱好、尊重、自由。我问一名家长:"当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生活,上小学、中学了,你还会让他们继续快乐吗?"家长说:"那时当然要严格要求了,比如,电脑游戏不会  相似文献   

9.
说到青春期,好像家长对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头痛,其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早恋。遇到这样的问题,卢勤会怎么处理呢?听听卢勤怎么说吧——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他们这时候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尊重、理解和信任,也需要一个自已成长的空间。父母要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不能粗暴干涉。我认识一位父亲,有一天他还是中学生的儿子对他说:"我看上了一个女生,人漂亮、聪明、好学,我想和她结婚。"他父亲问:"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父亲又说: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现代教学》2013,(9):45-45
在上《买椟还珠》一课时,我先疏通了一下词句,学生们记得很认真,翻译得也不错。于是,我提问:"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语文课代表率先举起了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舍本逐末。"语文课代表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也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结束了,但我觉得不放心,学生们未必理解"舍本逐末"的意思,得让他们说说清楚。于是,我追问:"什么是舍本逐末?在课文中是‘谁’舍本逐末,他‘舍’了什么,‘逐’了什么?"不料一场风波由此而起。小A说:"谁’是指楚国人,他舍弃了成本。"我马上反驳:"可他的匣子卖了珍珠的钱呀!不吃亏!"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我在学校看到几个比较熟悉的高三男生准备去玩球,他们所穿的运动衫后背上,都印着一句"舍我其谁",于是我就问他们那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嘀咕了几句后,显得不好意思地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不懂。"其中一个有些胆怯地说:"是不是说‘把我扔给哪一个?’"我问另外几个同学:"这意思你能明确吗?"他们说不能。我接着问:"‘其’字该怎么理解?这是关键。这个字在文言文中,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有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我:"孩子每次到书店都买了很多书,可是,回到家里就放到书柜里了,根本不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您做对了,也做错了。"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啊?难道给孩子买书还有错吗?"我笑着说:"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13.
韦秀红 《广西教育》2013,(40):64-64
发学生手册那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成绩你们都看到了,有什么话想说?"美杏第一个站起来":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向荣则唱反调似地说:"我感觉自己没有多大进步。"此时,我班的"刘大侠"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笑嘻嘻地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什么双胞胎?"他的话让我莫名其妙。"我语文考得91分,数学也考得91分,那不是‘双胞胎’吗?"他眉飞色舞,嘴角都快拉到耳根了。"竟然比上学期进步了20分,真是太棒了,不愧是‘刘大侠’!"我由衷地夸赞,教室里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4.
黄四林 《中国德育》2014,(18):66-67
正新学期伊始,有记者做了调查,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能当班干部,哪怕是一名组长或科代表也好。有家长说:"刚开学,我发现儿子回到家老是无精打采的,甚至有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细问之下,原来他被‘罢官’了。"为了让孩子"当官",有的家长不惜放下身段为孩子"跑官",请客,送礼。有人认为学生想当班干部会导致"名利心太重""唯利是图""滋生权力欲"等不良倾向或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以成人的心态和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的选择,把孩子成  相似文献   

15.
<正>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在生活中,"出错"也要趁早。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出错,有的错出得越早越好。有一天,上二年级的孩子回家,拿了一张纸让妈妈签名,妈妈一看就火了,原来孩子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一支笔被发现了,老师让孩子写了检讨书,让他拿回来给家长签名。爸爸俯下身问孩子:"知道错了吗?"孩子很内疚地说:"知道错了,以后我再  相似文献   

16.
时常会有家长来问我关于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 "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成绩怎么就是不见长呢?" "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文水平怎么上不去呢?" "我的孩子只要见到作文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每当看到"幼儿园"三个字,那件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天,我到幼儿园的时候,发现我的椅子不见了。大家都坐着,只有我站着,老师看见了,问:"你的椅子去哪了?"我说:"不见了。"老师说:"不会吧?莫非椅子长翅膀‘飞’了?"这句话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连忙说:"不是的,是蚂蚁把椅子搬走了。"老师好奇地问":蚂蚁有这么大的力气吗?"我眼珠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上小学以前,我经常在炎炎烈日下玩得"乐不思蜀",被晒成了一个"黑煤球"。院子里的大人们见了我都开玩笑说:"这是谁家的‘黑雪公主’呀?"真让  相似文献   

19.
开怀大笑     
家庭审判律师的孩子回家迟了,邻居问他:"你回家迟了,会挨你爸爸打吗?"律师的孩子回答说:"不会的,如果我爸爸要打我,我会向妈妈申请‘缓刑’,甚至还可以向我奶奶提出上诉,那样就可以宣判‘无罪’了。"  相似文献   

20.
李思 《中华家教》2013,(Z1):78-79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的宣讲和咨询工作者,我经常会接到各地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类就是"孩子提的要求总是莫名其妙!他们为什么会提那些让人生气的要求?该怎么办?"这个月初在河北某县,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找到我,问的正是这个问题。"这孩子刚上初二,这两个星期天说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我怎么可能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