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现正由初始的保障型资助体系向发展型资助体系转变。通过利用系统比对、大数据分析、走访调查、同学评议等渠道,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改进认定过程和认定内容存在的缺陷,是高校完善精准认定困难生等级指标体系、夯实开展精准资助的基础。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精准资助体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要求,实现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孟兰 《科教文汇》2021,(11):18-19
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二者相辅相成。精准资助是资助育人的基础保障,资助育人是精准资助的深入发展。针对当前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在“三观”“三力”等方面的育人问题,文章以高校辅导员为出发点,提出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一是提升专业素质,大力建设资助工作队伍;二是创新帮扶理念,积极探索长效宣传模式;三是深入社区生活,高度重视心理发展动态;四是开拓实践平台,精心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五是统筹各方合力,着力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运用大数据思维,把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精准地落实到切实需要的学生身上,实现"精"与"准"的育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当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定位和管理,合理匹配资助项目与学生需求,寻求资助过程的动态管理与资助效果的精准评估,建立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靶向式精准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积极探索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尤其是精准扶贫育人的新模式、新举措。坚持做到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人文关怀为重点、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维精准扶贫育人模式,深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确保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助育人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人数增加,高校资助工作出现了困难生认定难度大、认定机制不完善、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重单向给予轻资助育人、重无偿资助轻感恩诚信教育等问题。钦州学院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如精准认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准评定,学工部门与职能部门相结合;关怀教育,经济扶持与心理帮扶相结合;助人自助,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立德树人,诚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0)
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者在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挑战。如何在信息时代,运用科技手段将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本文阐述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大数据技术相关知识,为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思路,从而提高资助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7.
郝娜娜 《科教文汇》2020,(14):15-16
高校学生资助的本质是通过扶贫来扶智,目的是让"寒门学子"都有学可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中还存在精准资助难、心理关怀少、育人成效低等问题。资助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把牢精准资助理念,立足育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多维度寻求资助途径,以期最大程度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有效促进"寒门学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精准化资助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受资助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就有许多问题涌现,如高校贫困生评定困难、贫困资助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贫困生出现心理困境,等等。为了更精准化地资助,我们提出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贫困生群体,建立信息化动态贫困生数据库,构建网络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平台等方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立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剖析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将从资格、资金、资源、资料等角度对资助的"资"作理论性阐述,进而从以助促俭、以助扶志、以助炼人、以助育人等角度对资助的"助"作对策性研究。目的在于强化资助体系的构建,推进资助育人举措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工作体系,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是,传统的资助工作体系还存在着认定手段机械化、认定对象不准确、后续工作跟进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无法完全做到精准资助。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增强资助对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注入。贫困生作为反哺农村的生力军,如何吸引这一群体反哺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高校中,贫困生反哺意识普遍较弱,高校资助体系中的反哺教育也略显缺失,激励机制仍不够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贫困生反哺意识薄弱表现和资助激励体系现状以及贫困生返乡动因的基础上,以激励理论为导向,结合高校资助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反哺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珂然 《科教文汇》2020,(5):30-32,35
本文在认识大数据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新教师、新学生、新环境三个维度解读大数据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所处的新形势。从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借助数字工具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摒除大数据负面效应并创设纯洁的校园舆论环境等路径来支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主体和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帮困育人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中心环节。如何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当前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帮困育人的主体应当包括高校、政府和社会:帮困育人的实现机制相应地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支持机制、国家政策引导机制和社会资助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在现实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其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主要场所,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针对改革的策略和问题,该文通过实践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若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保障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教育大数据技术的存在,实现了数据驱动决策的目标,为多方参与教育评价提供了便利。目前,通过平板电脑、数码笔及可穿戴设备等,可实时了解多种学习数据,可谓是全过程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育领域的各种评估及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完善,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为高等教育改进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以大数据为立足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教育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追踪、分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加强引入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改革教育手段、教育思路及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性分析与个性化定制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该文就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教育创新模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晨光  蒋贵凰 《科教文汇》2021,(11):128-129
大数据、商业智能背景下,管理决策越发依赖于交叉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力。为积极响应新商科教育教学改革号召和应对新常态人才市场需求,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突破传统课程独立体系,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强化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