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陕西省志丹县是一块革命的土地。192年夏,刘志丹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党团支部"中共永宁山支部"。土地革命时期,志丹县成为陕甘边红色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68。关于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尚无详细论述他与少时同学建立中共永宁山支部始末的文章。刘志丹的同乡同学王子宜对刘志丹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和刘志丹都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领导者,他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德才兼备的刘志丹,深刻地影响了习仲勋,他一生都在向这位老大哥学习.每到一地,如果是刘志丹曾经在这里战斗或生活过,他都要向干部群众讲刘志丹在这里的事迹,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刘志丹的工作方法和作风,使刘志丹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后人感恩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3.
赖晨 《湖南档案》2013,(1):22-26
习仲勋和刘志丹都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领导者,他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德才兼备的刘志丹,深刻地影响了习仲勋,他一生都在向这位老大哥学习。每到一地,如果是刘志丹曾经在这里战斗或生活过,他都要向干部群众讲刘志丹在这里的事迹,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刘志丹的r作方法和作风,使刘志丹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后人感恩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4.
张策是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的武术家和杰出的通臂拳宗师,是"五行通臂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晚年的张策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为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和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策是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的武术家和杰出的通臂拳宗师,是"五行通臂拳"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承人。晚年的张策积极从事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为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和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陕北出了个刘志丹"——这支唱遍陕北高原的民歌,讲述的就是革命烈士刘志丹的传奇人生。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史料里,有一册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文献《刘志丹的故事》,该文献长17.5厘米,宽12厘米,全书共计29页,载体为已泛黄白宣纸,全书字体为铅印宋体繁体字,封面特别而引人注目,中间用宋繁体竖写着《刘志丹的故事》六个红色的大字。封面上有飘扬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有手握钢枪冲向敌人的红军战士;有抬着单架护送伤员的支前  相似文献   

7.
崔平顺 《档案》2014,(8):25-27
正马锡五是老区人民所熟悉和爱戴的领导干部、我国司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审判的有关民事、刑事案件,大大小小不胜枚举,其最有名的是1943年发生在华池县温台区四乡的"刘巧儿"抗婚案[1]。但孰不知,马锡五在环县审判的苏发云和"卜鞋匠"案,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方,家喻户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马青天"。1930年,马锡五在陕甘边区同刘志丹等领导人一起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6月,马锡五任陕甘宁省苏  相似文献   

8.
黄莺 《兰台内外》2014,(3):11-11
正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部分领导向上级组织报告说,刘志丹、习仲勋等坚持"右倾"、"富农路线",中共北方局遂派遣朱理治等人赴西北解决问题。朱理治9月抵达根据地后,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领导的"肃反"运动。他们先是抓了刘志丹严刑拷打,之后又将红二十六军营级以上、陕甘边地方县级以上干部全部关押起来。大量的知识分子干部也成为屠戮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刘志丹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陕甘边区和红26军的主要缔造者,西北人民的革命领袖。1936年4月,刘志丹同志不幸牺牲,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莫不为失去这位领导人而无比悲恸,4月24日,根据地首府瓦窑堡数千人集会追悼刘志丹。为纪念刘志丹,1936年党中央将保安县改名  相似文献   

10.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这支唱遍陕北高原的民歌,讲述的就是革命烈士刘志丹的传奇人生。2013年是刘志丹烈士诞辰110周年。在陕西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史料里,有一册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文献《刘志丹的故事》,该文献长:17.5厘米,宽:12厘米,全书共计29页,裁体为巳范黄白宣纸,全书字体为铅印宋体繁体字,封面特别而引人注目,中间用宋书繁体竖写着《刘志丹的故事》六个红色的大字。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6,(2):44
京剧<谢瑶环>遭到错误批判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谢瑶环〉是一株大毒草>的署名文章,批判此剧的"反动性质"和"田汉借戏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目的".全国随之展开了对<谢瑶环>的批判.<谢瑶环>被说成是根本违背历史真实,作者是借戏言志、指桑骂槐,诬蔑社会主义现实,煽动劳动人民起来造共产党的反,起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等等.京剧<谢瑶环>是田汉1961年根据陕西地方戏剧<女巡按>改编的,田汉的改编把武则天写成一贯与贵族斗争的女皇帝.<谢瑶环>上演后曾被赞为"令人难忘的好戏".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作为地方出版社应该抓一下具有地方特点的图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是甩掉“地方主义”、“陕北中心论”等整人的大帽子,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一年多来,我们编辑出版了以下图书: 一、革命史读物:主要以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和建设为题材,同时包括陕南革命根据地和陕西地下党组织斗争史。已经出版的有《毛主席在延安》、《毛主席转战陕北》和《刘志丹的故事》。还有《杨虎城传》。正在组织编写《刘志丹传》。  相似文献   

13.
萨苏 《湖北档案》2016,(10):20-22
1 1935年9月15日,刘志丹和习仲勋率领的陕北红军迎来了第一队前来会师的战友们,一名脸上有个大酒窝的将军率领部队抵达延川县的永坪镇,揭开了红军陕北会师的序幕.此时,中央红军还在向吴起镇前进途中. 这个带着“大酒窝”的红军将领便是徐海东,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名叫红二十五军.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进步性。他的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他对古代教育制度的思考和批判。他的教育思想首要的是对"天下为私"伦理教育的批判。本文就这种批判精神和内容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一个初二班级连听五节课.他听完一节地理课后,认为课本中的"陕西、甘肃不应该划在华北地区".之后,有关出版社发表声明,声称将陕甘划入"华北地区"没错.说其地理教科书采用的是自然划分,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而将陕西、甘肃划入"西北地区",是原行政区划划分或经济划分.声明中,还摆出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国华 《历史档案》2007,(2):133-136,F0003
顾颉刚(1893-1980年),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古代史料的大胆怀疑,使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由他发起的疑古辨伪运动,使对古史资料的批判利用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时具有很大进步性。他的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他对古代教育制度的思考和批判。他的教育思想首要的是对"天下为私"伦理教育的批判。本文就这种批判精神和内容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爆发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报刊、荧屏、网络上等常见到和听到抗战中牺牲的英烈名字,左权、刘志丹、杨靖宇、张自忠……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里,却没有他--宣侠父将军.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6,(4)
由省国资委、省民政厅、省委老干局指导,省企业信用协会、西安启正企业资信测评公司支持,陕西信用中心举办的2015年(第11届)陕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年会,于2016年3月24日—26日在西安召开.本次大会上,备受瞩目的"2015陕西企业信用百强企业"名单权威发布,最新"陕西研发产品最佳工业企业"、以及"陕西省诚信人物奖"也新鲜出炉.大会发布了《2015陕西信用100强企业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身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并在此度过了一生.1746年他从哥尼斯堡大学哲学院毕业后,担任了九年的家庭教师.1755年到母校担任讲师,1770年任教授,1786年任校长一年.康德不仅对哲学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也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他的主要著作有:《宇宙发展史概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