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玲 《考试周刊》2011,(2):51-52
作者以考察中古音与日语音读的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为目的,以《常用汉字表》和《学研汉和大字典》为基础,整理归纳出中古韵母为阴声韵的汉字.按汉字所属古韵书《平水韵》的韵部和韵系将这些汉字归类,逐字考察其与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本文谈其中阴声韵与吴音、汉音短音的对应关系.通过同韵系汉字中古汉语韵母与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的考察,加深对中国古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吴音、汉音)的深刻影响的理解,以期能够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日语音读。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 1.汇报读书收获,在交流中增长见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分享读书的喜悦,交流读书的方法,共享读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阅读《老人与海》。  相似文献   

3.
小乌龟顶球     
目的:练习爬行能力.发展手脚头协调性;加深对各种图形认识。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新教材第204页学生实验一的课题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步骤是从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这几个方面阐述的,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只要有上述几种现象就可判断为化学变化的错误;因为判断一种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上述几种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所以为了防止错误,有必要补充几个实验比较一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发生变化的本质.下面将改进后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一变化的现象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等的操作方法;2.观察认识在变化中发生的现象;3.加深对物理变…  相似文献   

5.
(一)整体知识结构图示 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强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中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陶莉高等学技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阅读课规定: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独立工作的能力上,增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加深理解,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大纲》的规定为阅读课教学确立了明确的目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12.课本剧《小马过河》许扬波(鹰潭市教研室)黄仁先(贵溪县教育局)[活动要求]1.以演剧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表演才能。[活动准备]1.编好《小马过河》剧本(附后)并印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课标》明确要求把“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课标》不仅规定了知识性目标,而且明确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以及伴随过程性目标的情感目标.基于《课标》的上述要求,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设计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途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对数学实验的实践与思考,试对课堂教学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作一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关于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10.
本较全面较系统地介绍和评析了《周易》的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一、从国内研究组织和机构、研究队伍、学术活动、研究成果以及海外“周易热”的出现等方面.评介了“周易热”的概况;二、以东方化之奇葩、潭真的哲学经典.打开宇宙迷宫的金钥匙、经邦济世的要诀、上古巫史化的百科全书、神秘化的理论基础等六个观点,介绍和评价了《周易》的化价值.其中不乏深刻的学术见解。这些对研究《周易》和考察周易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人民教育》读者调查表在今年第九期上刊登后,受到了读者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支持。我们对其中的215份调查表作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主要信息如下:反馈回来的调查表中手抄的、复印放大的、附短信的共有32人,占14.88%。215份调查表中自费订阅的109人,占50.69%;每期阅读的几乎是百分之百;逐篇阅读的97人,占45.11%。普遍喜欢的栏目有《教学平台》、《走进新课程》、《班主任》、《校长治校》、《红烛》、《当代师表》、《本刊特别报道》等。最关注的教育信息是:教育教学创新;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国家对…  相似文献   

12.
一、《综合英语》的特点 1.《综合英语》试题特点 除了一般的语音、词类转换、语法练习外,还有一些试题出自原文,有的考生认为这与能力的培养是联系不大的。而笔者认为这种题型很有价值。与课文相关的题型有:A.完形填空中B部分:试题从所学课文中选出片段,留出空处;B.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每题所提供的线索,按照课文内容,用正确的语法形式完成句子;C.就课文回答问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D.另外句子翻译,段落翻译。考试题型的表面似乎在于背诵,而实际上把重心已经放在了语篇上。在这种题型的指…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棹"?     
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5页注释瑏瑥说:棹是“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相似。”第95页注释⑦说:棹“原意是船桨。”棹究竟“似桨”还是“是桨”?同一本书的注释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查一查常见的工具书,发现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桨,如:1.《现代汉语词典》释“棹”为“桨”;2.《新华词典》说棹是“划船的长桨”;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说棹是“船桨”;4.《应用汉语词典》释义同上;5.《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说棹是“广州等地方言,船桨。”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棹是“船桨”;7.《汉语大字典》释义同上;8.《古汉…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教学角度:语言品味课。主要教学过程:朗读———品味———迁移。训练实施过程:一、导入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二、朗读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深挚。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评点。4.指名读席慕蓉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三、品味1.找出第一首《乡愁》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  相似文献   

15.
一、收集培训需求信息 我们在收集培训需求信息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调查问卷收集;2.资料档案收集;3.重要事件访问收集;4.观察发现收集。 调查问卷是我们获取培训需求信息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方法。我们主要做两项工作:一是下发《培训项目需求调查表》,其中包括项目名称、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参加人数、培训时间等有关信息。经人事培训部门汇总后,形成《培训需求调查汇总表》,作为确定参加集团公司培训项目学习和制定勘探局年度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二是下发《培训意向调查表》,此表主要是向各二级单位和机关各职…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哈姆雷特》中复仇情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复仇提起整个故事;通过复仇情节,自然而然地表露主题思想;在复仇情节中,不同的人物构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复仇情节中,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丰富性格和个性特色。对这些的了解,有利于阅读者加深对《哈姆雷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词语训练对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的词汇以及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喇叭花》一文为例,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繁星》教案(第二课时)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刘中华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空的不同感受。2.通过理解不同的感受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知道这种思想感情是步步加深的。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教学重点:精...  相似文献   

19.
兰建波 《云南教育》2007,(11S):30-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1~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2)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3)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罗松 《阅读与鉴赏》2009,(12):10-11
古文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可以削弱.这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争论点。《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答案:适度强化古诗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一是传承中国文化。二是形成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