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乖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南,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薪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2.
现代校对人.指改革开放年代.工作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专职校对工作。本所论现代校对人角色.取自现代校对人责任这样的视角.从而得出四个主要社会角色,即:“异”“非”的猎手,编辑的益友.“书国”的最后把关人,读不谋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可视力》     
《信息系统工程》2007,(7):98-98
你的公司“看得见”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只要留心.你会发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很多事情确实是“看不见”或“没有被看见”的。一个企业是由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很多人所组成的集体.就算大家都一心工作.仍然有很多部分无法知悉.比如工作状况具体如何.存在的问题都在哪里等等。  相似文献   

4.
“规范”.在档案部门可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开展档案工作叫“规范”:档案室、档案馆整理档案要“规范”;整理档案的方法上升到理论是“规范”.档案管理学就是档案整理“规范”学。档案人好像有一种“规范”情结.  相似文献   

5.
米戎 《现代出版》2000,(1):39-39
“注意”是人的意志心理的一种机能,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征。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运用“注意”去观察事物、协调行动,没有“注意”,人就失去对活动方向的控制。同样,校对者工作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校样上而不能有所分心。实践证明,工作时走神、注意力分散是导致校对失误的一大因素。为了更好地运用“注意”为校对工作服务,我们应对以下四个环节给予重视。 1.“注意”的预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对者接触的校样内容各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事先就要确定“注意”侧重的方向,对校样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即事先…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这只“眼睛”来传神。“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周晓燕 《大观周刊》2012,(22):239-239
“兴趣”是学好所有东西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自得其乐的人。同样.在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性”的遗产即自然文化景观和文物包括建筑遗址等,注重的是知识、情感和技能、手艺及其“活体”传承,意在引导人类自身注重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和智慧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因此,对其保护必须讲究“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特别是保护好那些创造、拥有和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生生的人.是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贵州省档案界的同行们深谙此道,他们在保护抢救水书、山林契约档案时.把着眼点首先锁定在“人”上,随时注意突显“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职能与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夏帆 《湖北档案》2011,(6):14-16
档案馆藏“三多三少四缺乏”现象长期存在.使得档案收集工作为人诟病。近年来,随着档案馆工作职能的不断扩展,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家档案馆”被指定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这使得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由此导致了“大档案”理念在收集工作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医中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经数千年智慧之积累,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施治的是人之身体。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发动群众,凝聚力量,克敌制胜的“传家宝”,它触及的是人之灵魂。中医中药与思想政治工作,一“外”一“内”,初看上去,相距甚远,互不关联。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校”的解释为“订正”,“校对”则有三个义项,分别是1.核对是否符合标准;2.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3.做校对工作的人。古人有“校雠”一说。即“校勘”。“雠”就是“校对字”的意思。有意思的是,“雠”又同“仇”,颇有视出版物中的错误为仇敌之意,必要将其消灭。校对工作发展到现在,  相似文献   

12.
7月1日上午.省档案局(馆)举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暨“关心身边事、关心身边人”交流会。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各党支部选出的8位代表就“关心身边事、关心身边人”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王立忠局(馆)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高俊  刘明义 《档案天地》2006,(2):45-45,30
在隆化县有一位被称作“老档案”的退休干部陈卫东.人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热心于档案工作。隆化县公安局档案管理能够达到全省公安系统先进水平.不仅凝聚着公安干警的辛勤和汗水.而且更体现出这位编外“老档案”的酸甜苦辣和无私奉献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14.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13-13
“我带来了好几件衬衫。”;“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别动我们的《马赛曲》。”;“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动不动拿着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灾区,要知道。一瓶矿泉水的钱.老百姓可以买两斤粮!救灾工作要务求实效.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是在(英国)电视4台.我吓坏了……我不希望人们盯着我说,‘嘿,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或被人说.‘伦敦袭击者来了’”。;“节油汽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气象,带来新的生机,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并不都是一片“莺歌燕舞”的气象,而是“龙腾虎跃”,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行业、有的人可能如鱼得水,走在前面,先富起来了;有的行业、有的人则  相似文献   

16.
《新闻导刊》2005,(3):31-31
财政报道要注重人性味,关注前瞻性。财政报道少不了经济味.但是过于严肃和理性,就会陷入冷漠,不是“概念 数字 例子”.就是“过程 措施 效益”,读肯定不喜欢。事实上财政的政策执行、资金分配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干出来的。因此,我们的财政报道不能只见事见钱不见人.而是要通过人情味的表达,笔下有人.把人的活动与财政工作的过程结合起来写,写政策、写事情、写资金分配,都要有人格化的表现.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或既见事情又见人。  相似文献   

17.
“精品意识”、“精品工程”、“多出精品”在出版工作实行由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实现优质高效为主的阶段性转移以来,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亮的词语。然而何谓“精品”?其标准是什么?很多人基本上是人云亦云.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口喊精品,做法依旧.甚至把追求形式上的高档豪华当作了精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李书本 《大观周刊》2012,(31):329-329
古今中外.知恩图报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感恩在西方的观念里,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恩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于胸怀感恩之心.中华文明礼仪之邦更是积淀深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的动情诗句,“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循循善诱,彰显着古人对感恩的崇尚、崇拜。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特别是一个企业领导干部走向领导岗位.都是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来自的恩惠是很多的、很广的,离开党的教育、培养之恩,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11,(4):20-21
不久前.一则“亚丁湾存在‘星际之门'”的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神秘的言论围绕着“亚丁湾星际之门”展开。有传言称,早在2009年12月9日.整个挪威北部天空中突然出现一个蓝色漩涡状光圈。就像计算机台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丁渝 《出版科学》1999,(2):27-28
歇后语.是大家非常喜爱的语言材料.是人民群众语言智慧的结晶,是章、讲话中的“作料”和“兴奋剂”。由于它经常被人们使用,因此从80年代开始,有不少人对歇后语进行了一些整理出版工作。从笔掌握了解的情况来看.规模小一点的歇后语词典.质量稍微好一点,而一旦贪大求全,号称“歇后语大词典”、“歇后语大全”,三五十万字.乃至百万字以上,那么问题就一大堆,就难免胡编乱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