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份以北京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传统的封建迷信经过诸如星座、占卜等形式的“革新”.在互联网上成了“科学预测”.便在一些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100个中学生中就有40个。调查中“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占41%和5%。另有11%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樊青 《陕西教育》2011,(7):23-23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网络成瘾已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观低俗、突破道德底线、心理扭曲、自我意识淡薄、少年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里,我谈一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一些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青少年带来的双重效应,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遵循针对性、互动性、广泛性等原则,采用“引进来,留住它,深下去,动起来”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开辟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天地。针对如何进一步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还提出“虚”与“实”结合,“网上”和“网下”结合,提高信息时代教师的综合素质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江西省从4个城市抽取了8所1056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为样本,从中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等3个方面,对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试。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和检验.发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中学生对上网有强列要求;上网成了人际交往新动向;要正确引导——宜“疏”不宜“堵”;要创造适当条件;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尚不成熟,网络素养不高,容易成为遭受“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欺凌”等网络危害的主要对象,严重影响其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收集中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表现,根据网络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学生网络素养结构包括网络法律意识、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环境意识、网络信息使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五个方面,并从学校课程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家校协同合作、教育行政与社区服务联动支持四个角度提出了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冲浪的无限空间。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使我们与网络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中学生已成为上网大军中的一个庞大群体.有资料表明,上网人数中中学生占了45%。而网络无所不有.其中不健康的信息更是无孔不入地在毒害学生那稚嫩的心灵.部分老师和家长也将之称为“电子海洛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触网”。中学生的生活与网络的关系如何,密切程度怎样?网络给中学生带来了哪些影响?为了了解这些情况,我在南昌市外国语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初一年级2个班和高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共245人,其中有24人(全部是初一的学生)从未上过网,实际有效问卷为221份.有效率达90%。其中男生139人,占57%,女生106人,占43%、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认同量表对6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以探讨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27.65%,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的社会认同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1.225,P〈0.05;t=-2.057,P〈0.01;t=1.513,P〈0.01;);网络使用状况与社会认同之间呈负相关(r=-0.217,P〈0.01),不同网络使用情况的中学生其社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47.250.P〈0.01)。结论为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其社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9.
应美玲 《成才之路》2009,(12):I0006-I0007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信息检索、工作、通讯等方面带来了便捷性、娱乐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网络成瘾也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成瘾”定义及其特征出发,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中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一、中学生的网络文化行为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网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行为,并且,“网络文化正影响着一代中学生。中学生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在网络中,青少年的自主创造力和主体地位能得到明显提高,因此,网络一出现,便与中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中学生成为“网上一族”,与网络共同成长发展,网络文化也必将成为2卜世纪初中学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调查分析,中学生参与网络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学以其自身的优势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解决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从3个方面分析网络教学中学生情感缺失的原因,并在疏理、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5种技术策略,以期为日后解决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情感缺失问题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视听节目、博客和点对点的网络等互联刚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网络必将更广泛地走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深刻地改变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但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严重危害,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清理‘网上黄祸’.救救孩子!”已成为许多家长和老师痛心疾首的呼声。基于此.对于网络特点的正确认识,对青少年的聚集群——中学生网络心理及其对策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互联网、城域网、校园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中国网民中学生网民已经达到1.40亿人,传统德育已经无法适应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等特点,随着网络普及速度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优君 《教育探索》2005,(8):100-101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学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大。由于引导不当.监管不力,网络在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许多新的心理困惑,其中之一是“网络成瘾综合征”(NAS)。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构建网络明工程,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而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齐世强 《甘肃教育》2008,(19):11-11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以其高效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备受人们青睐,并且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学生对网络更是趋之若鹜,这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蔚 《成才之路》2009,(36):I0007-I0007
一项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已经完成。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本周发布了这项调查结果。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中学生特别是城市中学生建构人际关系的一种十分普遍的方式,并可能对其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结合实际采用“网络教学”和“网络直播广播教学”这2种新型教学模式,归纳了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陶玲莉 《考试周刊》2012,(92):122-12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高,但这个脆弱、好奇、缺乏社会经验的特殊群体.越来越频繁地与“网瘾”、“网络犯罪”、“网恋”等联系在一起。这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效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遨游信息世界的领航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利 《教育探索》2005,(11):88-91
当前,网络在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了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后,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他们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20.
张陆川 《学周刊C版》2011,(11):208-208
本文从探究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及原因入手.结合信息技课教学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信息和网络.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